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人罹大肠癌几率增 医点出1关键:吃太多这类食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12:2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廖静清






高脂肪、红肉与加工食品摄取过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机会。(记者廖静清/摄影)






年轻人罹患大肠癌有增加的趋势,以台湾为例,大肠癌发生率居亚洲第一,远高于邻近的日本、南韩,台湾基隆长庚胃肠科主治医师钱政弘表示,大肠癌是吃出来的病,民众饮食西化,多肉少纤维是罹癌关键。

钱政弘表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失衡、坏菌增生。尤其,年轻人喜爱汉堡、薯条、披萨,这类高脂肪、红肉与加工食品摄取过多,也会破坏肠道菌丛,过多的坏菌会对肠胃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便秘、腹泻、肠躁症、肠道发炎等,甚至大肠直肠癌。

钱政弘以一名个案为例,年仅39岁的女性,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半年内肚子大得像孕妇、大便稀软不成形,以为只是吃太油而未加以留意。后来就诊进行电脑断层后,惊觉确诊大肠癌,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降低五年存活率。

排便习惯改变、腹胀不适等问题时,可能是大肠癌的警讯,钱政弘提醒,排便模式超过二周有异常、交替出现腹痛或腹泻、粪便细如铅笔或感觉排不干净,应尽早就医检查,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时间。近年来,45至49岁大肠癌发生率上升近1.5倍,40至44岁大肠癌发生率更是增加了1.7倍。

大肠癌过去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高龄者,如今明显年轻化,部分患者甚至年仅30多岁。钱政弘表示,年轻患者常因症状不明显,容易忽略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警讯,导致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增加治疗困难与死亡风险。

大肠癌该如何预防?钱政弘建议,可以从调整生活习惯以及定期健康检查着手。饮食方面,应多摄取蔬菜水果、高纤食物,并少油少盐、减少摄取红肉及加工食品。另外,研究指出,饮用优酪乳与降低大肠癌发生率有正相关;优酪乳中的益生菌、乳酸菌可降低瘜肉形成、降低肠道发炎。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09:01 , Processed in 0.0645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