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曝武直-10的头盔近照 可看哪打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8: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直-10的头盔瞄准具可将作战时必要的光学、红外线、仪表的视频和图文信息都反映到飞行员仪表盘上,不必频繁盯着正前方。炮塔和光电转塔同步随动于头盔瞄准具,这使飞行员看哪里,哪里的视频图像就同步反映到头盔上,使视力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都提高数倍。



图为南京军区某陆航旅参谋长盛建忠

WZ-10是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它的整体作战性能与技术性能,将与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相当;对地攻击作战效能与美国的“眼镜蛇”和意大利的A-129直升机相当。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武直-10采用了先进的液晶显示技术。 机载环境对液晶显示器件有特殊的要求:机载环境下常有太阳光直射,因此要求LCD在强环境光下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机载环境要求LCD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45℃~65℃)。以上两个方面都是普通民用液晶所不能满足的,通过把AM-LCD应用到机载环境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显示技术研制了高亮度背光源,使显示亮度最高可达到1000cd/m2,彻底解决了强阳光下显示的问题。并研制了具有减反射功能的滤光片,采用在玻璃表面镀减反射膜技术,降低了强环境光在屏表面形成的反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在强环境光下显示的对比度和清晰度。该项目采用了透明加热膜制作技术,研制了高透过率、低吸收率、小电阻透明平板加热器,并研制了闭环温度控制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可对液晶屏进行自动加热,在-40℃低温启动时,加热5分钟内就可使液晶屏正常显示,并可保证液晶屏始终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下,解决了液晶屏不能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难题。而且该项目加热器与液晶屏的连接采用了透光性在97%以上的粘接胶粘接,增加了透光性,并使结构得到了加固。

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基本继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动力装置采两台欧洲MTR出品的MTR390涡轴发动机(turboshaft),具体数据不详。航电设备采国产和法制数字化系统。导航系统为3轴yrolaser+RadioAltimeter+DopplerRadar+GPS。座舱内前后都有平显(HUD)和3具多功能低头数显(MFD),(外加一些主要飞航仪表的指针式backup)结合HOTAS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荷,也使的飞行员得以花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理,战术环境而不是眼花撩乱的各式仪表。这正是当代战场战术运用的最大特点之一,事态意识也是一代和二代武直技术上的分水岭。

作为专职武装直升机,WZ-10的战场生存能力被看作是同攻击能力一样重要的项目指标。其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当代武直运用的实例和其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使WZ-10基本具备了未来高科技战场的生存能力。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撞毁起落架和复合材料的使用外,其完整的电战系统也功不可没。专为武装直升机研发的“浴火96”由垂尾前后端的一组雷达警告接收器和发动机上方的激光告警接收器与机载有源,无源干扰器自成一体,有自动保护程式,也可由驾驶员人为控制。其它电战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座舱前的IFF敌我识别器。在受到敌无制导武器的攻击时,其座舱防弹玻璃可抵抗7.62毫米弹药的倾彻,座舱下的复合装甲可抵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前后座舱中间有防火、防弹墙,以防敌人“一石两鸟”,同时飞航、武控等主要系统的冗度设计使得当一名驾驶中弹时,另一名驾驶可马上恢复对战机的操作。在最坏的情况下,还有类似Ka-50操作方式的零零弹射座椅作为最后一根救命草。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23:53 , Processed in 0.0605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