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讨论系列贴3: 转点专业知识,CPU用了那么久,你知道CPU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4:5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半导体工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还是硅,是经过特别选择的非常纯净的沙子

其实这些沙子的初步加工都是沿海进行的,限于技术水平和设备,不得不使用非常污染环境的方法加工到99.9%纯度的硅;然后低价卖给国外企业,进行进一步提纯,其纯度提升了几个数量级,达到99.9999999%的纯度。所以技术决定一切啊...


然后,将得到的高纯硅缓慢注入一个模具里面,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得到一整块单晶硅。
单晶硅的结晶速度,纯度,杂质含量都是有关系的,晶圆(wafer)越大,单片晶圆所能切割出来的芯片也就越多,对单晶硅提供者和芯片制造厂商的技术要求也就越高。最近好像逐渐过渡到18inch wafer了。

这些单晶硅被切割成片状,用于下一步制造。接下来是离子注入技术(ion implanter),离子注入技术是使用被剥夺了电子的金属离子在电场之内加速,轰击硅片表面,由于速度很快,能量很高,离子能够直接进入硅内部,从而改变局部导电性。我相信这里反复使用了lithography(掩膜光刻技术),由于离子注入的深度只有数十个原子厚度,所以能够用光刻胶很好阻挡。

一般通过光刻机进行,光刻机数亿美元一台,里面最贵的基本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莱卡“镜头”;莱卡这些镜头厂商出品单反镜头只是给消费者福利而已,并不指望能赚多少钱,大多数的利润还是在光刻机里。德国工业凭借其严谨的态度,镜头品质非常赞!

光刻机使用镜头将掩膜所留下来的斑驳光影缩小数倍,投射在光刻胶上,改变其化学性质,让其容易被洗掉。没有曝光的光刻胶等通过精密抛光除去。

掩膜光刻的优势在于,使用一个有数亿个窟窿的模板可以在几步操作内形成数亿个晶体管。

离子注入步骤之后,晶体管的source和drain等成型,借用Asuka的图:接下来继续进行掩膜光刻、电化学沉积、精密抛光的反复步骤,最终形成这种四通八达的铜线互联道路,新一代CPU的这种道路可以达到20层甚至更多。在显微镜下,这是人类设计的最复杂,最庞大的多层交通路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7 18:57 , Processed in 0.064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