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龙源里穿插迂回:“左勾拳”重创美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7: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斗一气呵成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场对侵略北朝鲜并企图向我国边境进犯的美侵略军进行了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的目的是,利用敌人骄傲狂妄的弱点,正面示弱,节节抗击,将敌诱至纳清亭、五峰山、新兴洞、丰田里、直上地区,然后在敌人右翼德川、宁远地区打开战役缺口,我左翼部队向军隅里、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配合正面4个军分割歼灭敌人。
    三所里、龙源里位于朝鲜北部,临近大同江,是德川、熙川通往顺川的公路枢纽,其周围地形复杂,公路两旁有连绵的高山,便于阻击敌人,是第二次战役中美军主力第9军通往后方主要交通干线上的重要地点,也是敌军事力量的薄弱之处。
    志愿军某部按照战役计划于11月25日对德川地区的南朝鲜军第7师发起进攻,经过激战,歼敌5000余名,且攻占了德川,协同友邻在“联合国军”右翼、我之左翼打开了战役缺口。随后,该部所属的一个师,奉命向三所里穿插迂回,断敌退路并阻敌北援。该师14个小时急行70多千米,于11月28日8时许进至三所里,全歼三所里地区南朝鲜军1个治安连及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先遣分队,占领了三所里及其附近高地。29日凌晨,所属某团又占领了龙源里,切断敌人南逃北援的要道,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迫使敌人由进攻转为全线撤退。在敌退却过程中,官兵们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与敌奋战三昼夜,始终没有让相距在1千米以内的南北敌人会合,对西线志愿军大量歼敌起到重要作用。12月1日,美第9军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的愿望彻底破灭,丢下大量辎重装备向安州方向逃窜。
    战术运用灵活巧妙
    此次穿插迂回战斗,战术运用得当,作战坚决,指挥员灵活主动,犹如一计打出去的左勾拳,成功地阻止敌人南撤,其战斗组织和战术运用是我军进攻战斗的一个典范。
    周密计划,充分准备,正确选择道路和目标
    在受领穿插迂回的作战任务后,该师党委经过简短的战况研究后,认为完成穿插迂回任务的关键在于按时插到指定位置,因此,一面通知各团准备迅速行动,一面由师首长分头到各团传达任务,并在战前准备的基础上,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组织准备工作中。
    担负穿插迂回任务的部队按遭遇战的原则,编组穿插迂回。各级都组织了两个前方警戒护卫分队,以便互相掩护前进,并根据敌情、任务和地形的分析,拟制了作战方案:确定如遇敌阻我前进时,我以尖兵分队歼灭或驱逐之;如不能很快驱逐之,后续部队则在前方警戒护卫分队的掩护下,迅速通过或绕行,总之,从全局出发,不与敌恋战,按时插到指定地点;接近三所里时,如无敌占领,即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作好阻敌南逃、北援的准备;如有敌占领,即以前卫营和另一个连歼灭守敌,强占三所里,并构筑工事,做好阻击准备;如发现敌人正在撤退中,则先头部队迅速展开,夺占要点,断敌退路,等待主力到达。
    为了行动迅速,抓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部队进行了彻底轻装,骡马、背笆和其他笨重装备统一由有关部门专门负责管理;重机枪、迫击炮改用人扛,并多带弹药;此外,每人均带足6天的熟粮。
    此次穿插迂回行动有效地利用我军已打开的战役缺口和美9军暴露的翼侧,选择了沿安山洞、船街里、松洞直插敌后方交通要道三所里的路线。三所里位于美9军通往后方的主要交通干线上,是德川、熙川通往顺川两条公路的枢纽。同时,三所里附近地形对我军有利,公路两侧均有连绵不断的高地,便于阻击敌人。这条行军路线既隐蔽又便于运动,加上敌人后方空虚,所以沿途未遇到大股敌人的阻扰,使我军迅速到达指定地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3:43 , Processed in 0.0548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