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國突然發現,一項技術被中國徹底碾壓,博弈敗局已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股艾大叔

這篇來自《紐約時報》的報導提到,中國正建設一條全長約3200公里的特高壓輸電線路,用於將西北荒漠地區的清潔能源,輸往東南沿海工業地帶。所謂“特高壓”,指的是電壓等級極高、用於遠距離、大容量電力傳輸的輸電線路。

中國在這項技術上投入巨大,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果。根據報導,中國目前已建成並運行了超過40條這種線路,每一條線的輸電能力都超過美國的任何一條主幹線;《紐約時報》的報導,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是相當羨慕嫉妒恨。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獨步全球】
為什麼中國能做成這個?

首先,中國具備國家級、跨區域統一規劃的體制優勢。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大規模統籌,區域切片、小片割據的情況相對少。基建動員能力強,上下能快速協同。

其次,經過多年積累,中國在高壓導線材料、電力損耗控制、穩定控制技術、抗干擾設計等環節,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系統化整合,不僅能輸得遠、輸得清穩,還能在複雜地形、氣候條件下保持穩定性。

相比之下,美國的電網體系過於分散,由東部、西部和德克薩斯三大聯合系統,以及阿拉斯加等獨立電網組成,全國有520家電網公司和127個分區控制中心,各個州、各個公共事業公司各自為政,輸電線路的大規模跨州整合極其困難。批地、審批、賠償、環保、地方利益糾葛……一條跨州輸電線的開發往往拖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這種制度性障礙,使得美國“想做”也難“做大、做強”。


【美國電網四分五裂】
所以,在輸電這條“主動權鏈條”上,中國已經佔據了高地。現在美國才意識到自己的落後地位,被動局面就十分尷尬了,尤其是在AI技術領域,電力系統的落後,已經嚴重拖累了美國的產業發展能力。

有人可能覺得,輸電線厲害歸厲害,跟AI有啥必然聯絡?

事實上,這正是關鍵所在。電網的穩定、容量和覆蓋力,直接決定了高密度計算、極大功率需求系統的落地難度,像AI晶片、訓練中心、資料中心等,對電網的需求都非常高。

AI訓練和推理本質就是大規模算力與資料流的循環,算力越大,功耗越高。電網一旦不穩、供電中斷,AI模型訓練就可能被迫中斷、資源浪費嚴重、硬體壽命受損,電力系統跟不上,很可能會拖垮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中國的電網越強,就意味著大規模AI訓練中心、高速計算叢集等關鍵基礎設施,可以安全、低成本地部署。換句話說,中國在電力輸送和保障上取得的優勢,為AI產業提供了一張堅實底盤,這是一種隱形的、基礎性的“戰略性支撐”。


【AI產業基礎設施對電力的需求相當高】
戎評也注意到,前段時間就有美媒報導過,專家警告過美國政府:美國的AI產業因為技術瓶頸,只能通過“攤大餅”的方式擴張,但電力供給和基礎設施瓶頸,嚴重制約了如此粗暴的發展模式。

戎評在查閱資料的時候就看到,美國NERC(北美電力可靠性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未來幾年,AI、資料中心、電動車等高耗能終端會大規模拉動電力需求,而現有電網和發電能力可能難以跟上。夏季高峰、冬季極端用電時段,電力供給吃緊,出現供需錯配、局部故障、斷電風險的可能性增高。

一些財力雄厚的技術公司,不得不繞開公共電網,設法自建能源設施、尋求獨立發電解決方案,用自己的“小圈子電網”作為保障。但這種方式成本高、效率低,還極難擴展;至於那些小公司,根本沒有能力建造自己的發電站,很多時候只能祈禱電力系統不要出現幺蛾子。


【美國很多地方還在使用老式的電力裝置】
在戎評看來,如果美國AI產業本身相對比較健康,電力系統的問題可能並不突出,但眼下美國的AI產業,已經出現泡沫化風險。狂熱投資、估值膨脹、邊際效應下降,許多AI項目靠資本驅動,還沒能真正做到產出與回報同步。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美國電力系統崩潰,後果將極為嚴重。你可能看到:訓練中心停擺、硬體損壞、資金鏈斷裂、信心崩盤。那將是一場產業災難,不僅是單個公司倒下,而可能引發連鎖效應,讓整個AI產業鏈陷入困境。

相比之下,中國在電力系統的精心佈局,使得資料中心獲得廉價、穩固電力供應,提升整體效率、安全性和擴展性,在這場高科技拉鋸戰中,咱們提前拿到了“後勤補給基地”,而且這種底層優勢,不是靠一兩個“牛模型”就能抵消的。


【中國電網,誰看誰羨慕】
如果AI產業崩潰,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這裡戎評就要提到另外一篇報導,美國《財富》雜誌前不久刊登了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傑森·弗曼(Jason Furman)的研究報告,美國2025年上半年的GDP增長,幾乎完全依賴AI產業,如果沒有那些資料中心和資訊處理技術,美國經濟的增長率僅為0.1%。

可以說,美國當下的經濟增長,沒有了AI產業,就什麼都不是。如果這根柱子崩了,美國經濟的“筋骨”就扛不住。產業鏈斷裂、企業倒閉、資本撤出,這些潛在風險會迅速顯現,泡沫破裂可能不只是科技圈的事,而會帶動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同時崩盤。

而對中國來說,這恰恰是咱們的優勢所在。我們有多條強大的輸電骨幹網,有覆蓋全國的大規模能源統籌體系,有穩固的能源安全保障。這些年我們在電網上的投資,不光是為了電力本身,更是為了從能源控制與國家戰略層面,讓自己在大國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


【不僅是AI技術,電力系統還關係國家戰略安全】
或許有人會說,美國有資本、有創新能力、有好項目,總能補齊短板。

但現實是,美國的制度弊端、分權結構、利益壁壘,根本不允許像中國那樣集中調動資源、快速推進基礎設施,美國即使有意願,也很難動真格。戎評就看到過這樣的報導,美國大約70%的輸電線路和變壓器,已經使用超過25年,大型變壓器也都使用了40年以上,遠超設計的使用壽命;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裝置的更新改造十分緩慢,就在幾天前,川普政府凍結了明尼蘇達州兩個輸電項目的改造資金,只是因為聯邦政府關門這件事。

中國有體制優勢,可以在國家層面進行動員、整合資源。電網建設、輸電改造、清潔能源、智能調度系統,都是頂層設計和地方執行聯動的結果。美國若要逆勢追趕,不僅要補發電、修輸電線路、升級電網智能化,還要改制度、改利益格局、重構成本支撐,那是極難的任務,更何況中國也不可能坐等美國追趕。

https://hao.cnyes.com/post/199987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没啥大不了的,技术不行,蛙狗猪头们的跪舔来凑呗

赢学的真髓嘛

就在于不要碧莲就行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7 13:16 , Processed in 0.0649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