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文史略知一二
诺贝尔奖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奖项在科学、文学与和平等领域都享有至高声誉,被公认为个人成就的巅峰象征。不过,想要摘得这项殊荣可谓难上加难——不仅竞争异常残酷,评选标准更是严苛到令人望而生畏。至今仍有许多国家从未诞生过诺奖得主。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有几位传奇人物创造了梅开二度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两度折桂的诺奖得主。
科学界的双冠王首推居里夫人,这位波兰裔法国物理化学家堪称女性楷模。1903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因在放射性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贡献,共同斩获物理学奖,成为首位女性诺奖得主。但这只是她辉煌人生的序幕——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成功分离镭元素、发现钋元素,并系统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特性,单独获得化学奖。这位科学女神至今保持着两项殊荣:既是首位女性诺奖得主,也是唯一同时包揽物理和化学奖的女性。
物理学领域的双料冠军约翰·巴丁创造了另一项纪录。这位美国物理学家在1956年凭借半导体研究和晶体管发明首获物理学奖,16年后又因开创性的超导BCS理论再度折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史上唯一在同一学科两度获奖的科学家。有趣的是,他的超导理论早在1957年就已提出,这提醒我们:想要多次问鼎诺奖,不仅需要超凡智慧,还得有足够长的寿命等待评委会的认可。
跨界获奖的典范当属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1954年,他因阐明化学键本质及复杂分子结构的研究独享化学奖。但这位科学家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作为坚定的反核活动家,他长期奔走呼吁禁止核试验,最终在1962年荣获和平奖。这种理科 文科的诺奖组合,至今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桑格尔则在化学领域实现了双响炮。1958年,他因破解胰岛素分子结构开创蛋白质测序先河;22年后,又因发明DNA测序技术再度获奖。这位基因密码破译者成为唯一两获化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方法至今仍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