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31|回复: 0

国内这3大类岗位被移出事业编制 “铁饭碗”梦碎(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8 1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公子


最近,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内容,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报告提出,除了“稳住楼市股市”、“大力提振消费”,还首次提及“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这也意味着,“铁饭碗”的时代要终结了。

过去,普通大众对于医生、老师的看法——“他们是“铁饭碗”,工作体面,收入高,福利好…”这些职业也一直受到人们的羡慕。

但是这两年,财政压力大,体制机构改革,传统的事业编制正在被打破。有些高校、医院、社区开始了合同制、聘用制,有的院校甚至被要求自负盈亏。

1、高校工作者

这两年,已经有多个省的高校开始试点“编制周转池”和“备案制”。

native advertising



周转池编制确实是事业编制,而且它与事业编制在待遇方面保持一致,周转池编制人员同样享有事业编制人员的各项待遇和保障。

但是,已经不是铁饭碗,用八个字来形容:人编捆绑,人走编收。

备案制和传统事业编最大的差异,就是用人方式上,传统事业编一般只要不出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可一直保留编制。

但是备案制是合同制用工方式,合同期满,需根据考核决定是否续聘。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硕士学历,好不容易面上了一本高校教师岗位,以为终于上岸,过从此可以一份工作干到老,没想到编制紧张,需要等名额,因此只签临时合同,为期三年。

三年后,如果没有编制,是继续签合同还是去外面“卷”?充满了未知数。



而且,如果教师的铁饭碗光环不再,为了保住工作,只是应对各种考核,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

另外,国内大多数高校在人事制度上也在试探“非升即走”,即预聘制。博士毕业后入职高校与校方签约合同,在一至二个聘期(3~6年)完成约定的科研教学任务,并评上副教授职称,转为正式编制,否则解聘走人。

这就打破了教师终生制,但执行过程同样备受争议。



2、医院工作者

医生的“铁饭碗”也不像过去那么“铁”了,不少公立医院开始采取合同制,与医护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正式编制,还要经常面临考核,导致很多医生护士的工作存在不稳定性。

一边学历要求高,另一边告诉你只是临时合同工,没有编制,给很多求职者当头一棒。



身边一个医学硕士朋友,两年前进入公立医院,以为自己找到了“铁饭碗”,从此一劳永逸,没想到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医院宣布改编制为聘用制。

这种改变也有一个担忧,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稳定性极其重要,如果每天服务患者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应付一堆的考核来保住工作,待遇还不如编制内的,工作的质量想必会受到影响。



3、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一般是指在街道办、居委会、妇联、社区等城市公共服务的人员。他们的角色定位往往是政府部门和老百姓之间的沟通枢纽,

以前这份职业也比较“稳”,这两年,社区工作岗位编外化也变得更严峻,随便能看到类似“xx社区xx服务中心招聘纳入岗位管理的编制外人员公告”,“编外招聘计划”。



而且,即使是编制外,也同样竞争十分激烈,不乏清北复交等高校毕业生,学历有硕士甚至博士。

这种变化也有担忧,现在的社区街道管理工作相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化,社区工作者也面临越来越多新的挑战,如果因岗位变化导致人事浮躁,可能影响政府工作的高效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这三大工作岗位被移出事业编制,打破了很多人追求“铁饭碗”的梦。

面对这种改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社会在不断发展,万事万物都会有新的迭代,我们无法阻挡这种变化,唯一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真正的铁饭碗是,你有实力让自己一辈子在哪都有饭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6-23 08:14 , Processed in 0.0756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