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益唐:我的研究比陈景润更有突破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5: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益唐:我的研究比陈景润更有突破性

http://enewstree.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412&extra=page%3D1

《名星》记者陈小平






  2013年6月8日,受哥伦比亚大学邀请前来纽约 讲学的华人数学家、新罕布什尔大
学讲师张益唐,在法拉盛湘水山庄与新朋老友聚会,约50馀人挤满了二楼餐厅,庆祝这
位数学家取得伟大的数学成就。庆祝会之 后,张益唐在距离湘水山庄不远的玫瑰茶室
接受了《名星》记者陈小平的专访,一同参加谈话的还有张益唐的北大好友、哲学家胡
平。在采访中,张益唐对记者谈到 了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未来研究计划、与妻子的轶
事、中国父母情况、个人爱好以及回国打算等。



  
  我这人野心太大

  名星:我对数学问题是外行,今天我们采访不谈严肃话题,我想到哪问到哪,我估
计不少人对你数学之外的故事是很有兴趣的。

  张: 好呀,这样倒轻松。

  名星:从各种报导看,究竟你什麽时候开始孪生素数研究,好像不是很清楚。我知
道你的博士论文做的是被称作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克比猜想,你是怎样又跨入了
数论领域的孪生素数研究的呢?

  张: 雅克比猜想这个问题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做了,我发现我的兴趣还是在数论,
所以我又回到那儿。在数学研究中,我经常是同时在想好几个问题。其实,我对孪生素
数 的研究早就有了很好的部分结果了,可能是我这人野心太大还是怎麽样呢,要是没
有做完,我就不想发表。现在,我手里还留着好几个东西呢。

  名星:外面说你这麽多年没有发表什么东西,原来是你把东西都拽在手上?

  张:是,这些东西是拽在我手上。

  名星:很有意思。外界说你没出东西,事实上,是你手上有东西,没有往外放。

  张:事实上,我手上拽了几个东西,那怕就是部分结果拿出来,其成果也会非常好
。我这人就是这种个性——追求完美。用英文说,Partial result,如果拿出来,也是
很好的论文,可我就不甘心,为什麽我不能把它完全做完?完全做完之后拿出来的东西
就是大东西了。

  名星:你的这些自认为有把握的拽在手上的东西,是你从普渡大学做雅克比猜想的
时候就做出来的呢,还是可以上溯到更早的时候,是在北大读硕士的时候呢?例如,你
1985年在《数学学报》上就发表了东西。

  张: 有些想法是我从北大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我读硕士是搞数论,丁石孙教授当
时是北大数学系主任,他要我改行去学代数几何,他说代数几何很重要。这些故事,网
上 都已经捅出来了。本来是丘成桐帮忙,当时丘成桐还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任教(
1984年至1987年),约在1984年左右,丘成桐给我推荐了圣迭戈分校 解析数论学家
Harold Stark,结果被丁石孙给否了。5月13日我去哈佛介绍孪生素数研究成果时,丘
成桐告诉我这里面的故事。再后来,我就跟了代数几何方面的高手莫宗坚,他 当时想
找个中国学生帮他做。

  名星:这就是你去普渡的原因?

  张:对,就是这样。

  名星:你的导师对你评价很高。网上说他的论文一个结论导致你的研究走了弯路,
不过,他说,他的论文没有问题,这是怎麽回事?

  张:他认为他是对的,而且谁都相信他是对的,但是,他没有证出来。他告诉我他
的研究是对的,我照着他说的路子就都做出来了,但回过头来才发现,没有证据证明他
是对的。我也不认为他是错的,但他还没有拿出证据证明他是对的。

  91年从普渡出来以后,我又回到我的数论上来,期间断断续续做这个,做那个,
2001年还发表了一篇论文。

  名星:你指的是在《杜克数学》发表的那篇文章?

  张:这些资料似乎你们都知道了。

  名星:本来关于你的信息就不多,有关你的一些资料,网络基本上都挖掘了。不过
,你的朋友胡平、冯胜平、杨巍在湘水山庄讲的那些你在生活上的精彩故事,外界基本
无人知道。

  黎曼猜想成果拿出来会轰动

  名星:你说手上拽了几个东西,都是在你这20多年隐身期间分阶段完成的?到了哪
一年时,你觉得你的阶段研究成果已经很不错了?

  张:这里要解释一下,不是发表出来的报导错了,如果有错,是我把人家搞错了。
人家问我一共想了多少年,我说三年或四年左右。

  名星:精确点说,是不是北大校友拉你去新罕布什尔大学时,你开始进入孪生素数
研究领域?

  张: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完全进入孪生素数猜想,这个时候,我还在想别的,包括
黎曼猜想。

  这个黎曼猜想,我手上也有一些东西,如果拿出来,也会很轰动,我就是这种习惯
,如果没有完全结果,或者到最后,我觉得我不可能再做了,我也许会把它拿出来,但
我现在是不想拿出来的。

  这 个孪生素数问题,实际我想了不止三年,断断续续想了很多年,就是因为看了
前面三个分别来自美国、匈牙利和土耳其数学家已有的研究结果,可能这个领域的所有
专家都在想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已到了有很好成果这样的阶段了。在他们思考的基
础上,能不能……谁都知道,是在关键问题跨越那根头髮丝。我能做出来,是我 比他
们坚持的时间长。他们也想了很久,最后实在做不下去,就放弃了。我有一种直觉,你
要我去论证这种直觉我没法论证,但这种直觉告诉我,我应该可以做出 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种办法,可能不是一根头髮丝的距离,而是半根、1/
4或1/8根头髮丝的距离,可就 是迈不过去。然后,这麽积累,就到了去年夏天的那个
看梅花鹿的故事那个瞬间——我的好友,指挥家齐光的后院里经常有梅花鹿来做客,那
天,我是想去看看有没 有梅花鹿,其实那次我没看到,但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出来
了,其实就是这麽一回事。(《名星》第3期记者 陈小平)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0:47 , Processed in 0.0583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