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宫动用国防法案扶持 柯达股价一日之内暴涨20倍(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08:2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sper 于 2020-7-30 08:26 编辑

潜望



美国时间7月29日,柯达的股价出现疯涨,连续十多次“熔断”甚至都未能抑制投资者蜂拥而至的热情。

造成股价暴涨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本周二宣布,柯达将承担制造用于应对新冠病毒药物成分的重要任务。基于国防制造法案,美国政府将向其提供7.65亿美元的贷款。柯达方面也在当天确认了这一消息,称将生产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局所认可的美国目前所短缺的重要药物成分。

消息一出,柯达的股价立即飙涨,周三盘中多次触发熔断,本周柯达的股价涨幅超过2000%,市值已经从上周不到1亿美元,涨至目前的已经接近20亿美元。

柯达的股票还能涨多高?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甚至找不到分析师对其设定的目标价来作为参考,因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的分析师在cover这支股票,自从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后,柯达在资本市场中,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存在,股价长期徘徊在低位,交易量小的可怜,几乎无人问津,直到本周这则大消息的出炉。

对于柯达这家曾今的巨头而言,转型药物成分生产,或许是一个重振当年辉煌的契机,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美国欲摆脱药物生产对外依赖,重夺产业链上游的战略手段,作为一家纯正的美国公司,柯达正是美国政府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最佳选择对象之一。

柯达迎来新的转型机遇

毫无疑问,柯达是又一支直接受益于新冠疫情的股票。根据公布的消息,柯达将生产用于制造被特朗普一直宣称对新冠治疗有效的羟氯喹的成分,这也解释了柯达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的直接原因。

但除了与新冠疫情直接相关之外,昨天的消息可能标志着柯达将朝着一家药物成分提供商的方向进行彻底转型的开始。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是让药物生产重新回到美国的重要突破,他表示未来柯达将不仅生产基因类药物的成分,还将以“成本更低廉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生产用于制造许多药物的基础成分。

当天同时宣布的授予柯达的7.65亿美元贷款,则是特朗普第33次动用美国国防生产法案,目前该法案支持的合作项目总金额已经达到32亿美元。在新冠疫情期间,特朗普动用该法案支持包括呼吸机、口罩等在内的医疗设备的紧急生产。

柯达首席执行官Jim Continenza表示,柯达在化学和高级材料方面有着超过100年的悠久历史。“(柯达)现有的基础设施将让公司很快的投入(药物成分)的生产。”

经营业绩持续惨淡

作为一家曾经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柯达近年来的经营业绩一直未能摆脱惨淡的状态。从财报中也不难看出柯达近年来仍在不断出售处理旗下不赚钱的资产,业务持续收缩,艰难求生。



单纯从财报上来看,也不难看出柯达是一家毫无生气的公司。2019年全年柯达的销售收入为12.42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5.9%,同时研发投入为4200万美元,同比减少12.5%,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进一步从4%下降至3%。



从具体业务部门来看,柯达旗下的打印系统业务收入在2019年为8.36亿美元,占到全部总收入的67%,其次是品牌、胶卷和影像部门,2.09亿美元的收入占全部总收入的16.8%,两个部门收入合计占比超过80%,但即便是收入比例最大的业务部门,收入也是呈现连年下滑的尴尬局面。

2019年持续性业务出现9100万美元的净亏损,当年依靠出售旗下资产获得的2.07亿美元净收入,才实现了利润为正。

2019年,柯达仅实现了1200万美元的经营性现金流,而且其中很大部分是依靠应付账款增加导致当年实际付出的现金减少而勉强获得。投资性现金流实现3.11亿美元,但主要是依靠出售旗下资产一次性获得,融资性现金流为-2.98亿美元,主要用于偿还之前的贷款。

截止到2019年底,柯达在全球拥有4922名员工,其中约2000多人在美国本土,其他则是在美国以外的员工。柯达方面称,获得的政府贷款将至少能够新增360个工作岗位,并间接支持额外1200个工作岗位。

惨淡的经营业绩和毫无希望的前景,也让柯达这支股票在资本市场中几乎无人问津。在本周之前,该股票的日均交易量不到10万,股价在近两年来长期徘徊在低位。在消息公布之后,周二和周三连续两个交易日,柯达股票的成交量都达到了近3亿手,成为这两天美国二级市场交投最为活跃的股票,远远超出很多交投活跃的日均交易量在5000万手以上许多指数基金。

为何是柯达?长期战略考量

柯达无疑是商业史上最经典的案例之一,曾经的柯达是一家科技巨头,依靠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当年是和如今的苹果、谷歌比肩的巨头,1973年,柯达在全球的雇员超过12万人,1975年,这家公司发明创造了全球首款数码相机,但接下来却并没有抓住相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于2012年宣布破产。

为了维持经营,柯达不得不大举变卖旗下总价值高达5.25亿美元的专利资产,令人唏嘘的是,接手这些资产的,正是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微软等科技行业新贵。

如今的柯达,已经是旧时代的代名词,但随着昨日的这则重磅消息的宣布,这家昔日的巨头似乎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在许多人印象中,柯达曾经最大的业务是胶卷生产,但如今却要生产药物成分,这样的业务跨度是否太大了?其实早在1988年,柯达就曾涉足医药领域,当时这家公司创办了新的药品部门,并在当年收购了一家名为Sterline Drug的药厂,根据柯达公司历史简介,可到在收购完成后,开始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成分制造和销售工作,但仅仅在6年后,柯达便将旗下的医药业务出售。

柯达首席执行官Continenza在消息公布当天的声明中强调,柯达为能够增强美国自主生产关键药物成分保持民众安全而自豪,通过运用柯达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在化学生产方面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和质量控制的积淀,柯达将扮演美国重返药品供应链的关键角色。

“未来药物成分生产业务可能占到30%-40%的业务比例。” Continenza称。

特朗普政府称,柯达最终将生产25%的对于所有非生物和非抗菌类美国基因药物成分至关重要的成分。

根据柯达2019年财报显示,旗下在全球拥有或租赁的用于运营、研发和生产以及营销的办公地点和工厂总面积为1200万平方英呎 (约110万平方米),此外柯达还向第三方租赁了100万平方英呎的厂房。

目前,柯达在位于其总部所在地纽约州的Rochester设立柯达实验室作为其主要的研发中心,此外,在美国其他一些地区以及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日本和中国也都设立有研发部门。柯达称,研发部门与生产和销售部门紧密合作,以研发新的产品和应用满足当前以及新的市场需求。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得到美国政府直接支持的柯达转型,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美国药品生产对外依赖。目前中国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药品活性成分供应方,美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药品原材料,根据IHS Markit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39亿美元的药物原材料,较上一年增加了近25%。白宫负责国家供应链策略的政府官员称,药品生产从美国转移至海外的趋势从1970年代开始,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成本。

根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局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主任Janet Woodcock 2019年一次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所提供的信息显示,为美国药品市场提供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的生产商,72%来自于美国以外,其中13%来自于中国,18%来自于印度。



对于国际卫生组织认定的370种关键药物,用于生产这些药物的成分制造工厂在全球共有1079座,其中中国有166座,占16%,美国221座,占21%,剩余687座位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The number of Chinese facilities producing APIs for the U.S. market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decade, as part of a massive movement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offshore. This movement is being driven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 desire for cost savings and less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bsent any intervention, FDA believes that this trend is likely to continue.

Woodcock在听证会上表示,在过去10年中,为美国市场提供药品成分的中国工厂数量在持续增加,这是大型药厂纷纷将生产转移至海外所导致的结果。这些举动主要是受到医药行业希望压低成本以及缓解面临的环境保护监管压力而做出的。

“如果没有任何干预,FDA(食品和药物监督局)相信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将持续。”Woodcock说。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称,他越来越担心美国在药物生产的关键原料成分方面对外国的依赖。

“这并不是跟中国或印度或任何国家有关,”纳瓦罗在一则声明中称,“这是关于美国正在将药物供应链转交给全球的血汗工厂、污染地和避税天堂而使得美国丢失了药物生产的独立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00:45 , Processed in 0.0400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