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2|回复: 0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0 06: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塞进孩子嘴里的东西,他不会,也根本咽不下去。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5岁小男孩的入学简历,刷爆了朋友圈。


  这份有15页之多,页面精美、内容丰富的PPT,全方位展示了小朋友的优秀履历。


  他读“万卷书”,识1500字,每周写3篇英文日记,一年阅读500本英文书。




  他行“万里路”,5年时间足迹遍布全国,以及日本、东南亚。




  除了这些惊人的履历,他更是爱好广泛,文史、艺术、数理、运动等才能样样兼备。




  据了解,孩子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而作为典型的“复(旦)二代”,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简历一出,众多网友惊呼:


  “我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突然感到自己正在被一个5岁孩子鄙视!”


  “看着自己的简历,感觉我永远都找不到工作了。”


  的确,这是一份优秀又完美的简历,很多毕业生的求职简历都自愧不如。


  但也正因过于完美,很多网友质疑道: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被一个5岁孩子完成,那他得了吃多少苦?


  如网友猜测,这个5岁男孩可能一直被严格教育:


  他从小打针不能哭,摔倒自己爬起来,受到批评忍着眼泪接受;


  他遇到危险独自面对,想休息了不能睡,还要熬着夜写完作业;


  他劳心劳力,替家长照顾着弟弟,努力成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无疑,他成了父母眼中完美的孩子,但这对于只有5岁的他来说,真的太辛苦了。


  网友@huuuasir评论说:“在童年承受这些,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噩梦。”


  而这并非个例,近年来,“让孩子赢起跑线上”的思想肆意传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不着边际。


  他们让孩子1岁背诗、2岁弹琴,4岁学编程,6岁学奥数,急切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恨不得一挥手孩子就变成超级天才。


  然而父母们却不知道,这样“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俞敏洪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孩子学习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用兴趣班塞满孩子童年的教育方法,只会透支孩子的未来,致使孩子成长畸形发展。




  昨天闺蜜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女儿的照片,并配文道:“妈妈再也不逼你学习了,只希望你健康成长。”


  后面跟着的,是一连串大哭的表情包。


  朋友们都急切地问怎么了,打听后才得知,闺蜜的女儿晨晨生病了,而且还是一场大病。


  原来,为把晨晨培养成“神童”,从孩子3岁起,闺蜜就急切地给她报了舞蹈、声乐、钢琴、绘画、跆拳道等一大堆兴趣班。


  幼儿园大班时,晨晨被逼着学会了800多个英语单词、1600个汉字,甚至提前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而今年刚上二年级的晨晨,学业更加紧张,每天除了完成作业,晚上还有书法、钢琴家教班,周六一天更是辗转3个辅导班。


  每周只有周日下午半天时间休息,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才能睡觉。


  小姑娘曾表达过太累想休息,但都被妈妈严厉地拒绝了。


  高强度的“超前教育”一直持续着,直到前段时间,晨晨累病了。


  闺蜜注意到晨晨总是歪头看人,有时还会突然看不清东西,到医院一检查,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孩子得了弱视,右眼视力只有0.05,几近失明。


  小姑娘嘤嘤地哭闹着:“妈妈,我看不清东西了。”


  闺蜜看到这一幕,又想起医生说只能尽力治疗,情绪突然崩溃,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超前教育”让孩子的生活节奏比成人还快、压力比成人还大,这对幼小的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残忍的摧残。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用危害健康来换取“神童”光环,换来的只是孩子身心的损害,和父母无穷无尽的悔恨。




  《爱弥儿》一书中说:“我们教育孩子,应该按照孩子成长的自然而进行”。


  而很多父母对“神童”的追求,让他们忘记了“拔苗助长”的后果。


  曾经的天才少年魏永康,以逆天的履历惊叹世人,却又在世人的惊叹声中摔落神坛。


  他出生两个月就被抱着认字,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


  4岁时,基本学完了初中课程,8岁直接进入重点中学读书。


  13岁时,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时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但在20岁时,魏永康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勒令劝退了。


  劝退的理由是“知识结构不完整”以及“生活、交际能力差”。


  原来,为了让儿子学习更多知识,母亲把魏永康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念高中了,还坚持喂饭。


  魏永康去湘潭念大学,母亲就陪读了四年,以此来节省儿子的时间,让他再去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


  直到读研,魏永康独自赴京,但因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甚至无法生存。


  退学后的魏永康,因为不善交际,更没有工作能力,整日在家啃老。


  而曾以他为荣,以他为傲的母亲,也害怕别人提起自己的儿子。




  超前教育,培养了一个又一个“魏永康”,但又一个接着一个摔下神坛,泯然众人矣。


  心理学专家蔺秀云曾说:儿童发展有自身规律,这世上超过95%的孩子都处于正常发展规律,打破这一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


  追求天才的超前教育从没有成功的先例,逼迫年幼的孩子学习他接受不了的东西,只会害了孩子一生。




  有专家表示,培养“天才”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早别人一步的行为,原因大多出自父母们的焦虑。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一位小朋友就说:“是爸爸妈妈希望我去美国,所以给我报了英语课程。”




  或许孩子还没到学英语的年龄,或许还没培养出兴趣,但盲目攀比的父母们,根本不管这些。


  表姐家小侄子最近就多了一个象棋兴趣班,而原因只是,班里有个小朋友报了象棋班而已。


  用表姐的话说就是:“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自己家孩子无所事事,那可不行!”


  在教育孩子上,无数父母都是被推着走的,“别人家孩子”成为了他们焦虑的源头。


  但他们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因时施教。


  作家叶萱说:学习这件事不只是刻苦就可以,走得远的孩子多是因为热爱。


  遵循孩子的天性,什么年龄学习什么知识,孩子自会成材。


  不管孩子几岁,让他接受承受能力之外的东西,只会让他误入歧途。


  教育家陈鹤琴说:“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深以为然。


  强塞进孩子嘴里的东西,他不会,也根本咽不下去。


  父母终其一生,都想让孩子的人生幸福,而“超前教育”,正让孩子经历着一生中最大的不幸。


  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爱孩子,没有父母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但千万别让错误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摧毁着孩子的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6 13:02 , Processed in 0.0430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