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审是个好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9:46: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勇平
        重庆日报:11月7日至16日,重庆市将进行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称政审材料是参加高考录取的必备材料,将反映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是高考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普通高校的录取。
        政审是个好东西,可以为国家输送政治合格的人才。如果政治不合格,即便再有才,也不能重用。只有政治上合格的人才,才可以加以重用。如果政治上不可靠,然后将其培养成重要人才,那就会成为巨大隐患,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经过实践证明,政审是行之有效的,在第一个三十年,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了政审,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政治安全。进入第二个三十年后,各部门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政审,没有把好关,没有把政治不合格的人筛选下去,什么人都可以往上爬,从而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政治因素。
       由于政审工作放松了,使得很多政治不合格的人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结果把他们培养成了精日分子和美分党。其中有的人甚至还成了博士和教授,然后沦为了公知。这都是因为政审不严,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果加强政审,就可以把精日分子、美分党和公知扼杀在摇篮之中。
        重庆的有关部门,在高考中重新强调政审,这是值得称赞的,应该得到媒体和群众的表扬才对,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反对?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充分说明了加强政审的必要性,正是因为政审不严,才让一些政治不合格的人接受了更多更高的教育,从而让他们有能力、有文化对政审进行批评。
       希望重庆的有关部门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将政审进行到底,把那些政治不合格的人给筛选下去,让他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变成文盲或半文盲,看他们还怎么写文章批评政审。同时,也希望重庆的有关部门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以便于在全国推广应用。
       以后不仅要在高考中进行政审,在中考、小升初考试中,也应该进行政审。政审工作要从娃娃抓起,第一个纽扣就要帮他们系好,如果第一个纽扣没系好,后面的纽扣就全会系错,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毁了自己的一生,也会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进入新时代,需要加强党纪,以推进从严治党;同时,也需要加强立法,以推进从严治国、从严治民。但法律也有局限性,只能约束民众的行为,不能约束民众的思想,而政审可以弥补法律的这一缺陷。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加强政审,就可以很好地约束民众的思想,让他们不敢胡思乱想。
蔡慎坤:高考“政审”之说为何引发喧哗?
11月8日上午,一条来自《重庆日报》关于重庆高考报名的消息轰动网络,官媒文章明确:“2019年普通高考11月7日开始报名,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而具体“政审”不合格的指标包括“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恶劣;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此外,报考军x、公x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公x部门和院校会对考生进行再政审。” “政审”一词挑动众人神经,在公众舆论乃至微信群中引发广泛而又激烈的争议。
《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联系到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罗胜奇。罗胜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关于政审是媒体记者写错了。我们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记者把这个理解错了,就出了一个‘政审’。重庆市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文件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做变化。只是记者的片面误读。往年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来的。一个字都没变。”
罗胜奇声称,往年,重庆市也都会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至于往年是否有考生因为这一项不合格而不允许参加高考,他回应说,“因为我不是业务组织的。应该是没有,具体我还没办法准确告诉你。”(中国新闻周刊)
《新京报》记者石茹也证实,重庆市将于11月7日至16日开始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此次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的是,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外发布的消息明确,考生的政审材料是参加高考录取的必备材料,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普通高校的录取。
这条消息来源于经认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招考”。该微信公众号在11月2日发布《重磅!我市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下周开始!考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这儿!》,该文对“政审怎样进行?政审主要有哪些内容?”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文章称,政审的结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普通高校的录取。
“重庆招考”称,所谓政/审就是对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及现实表现进行审核。这项工作主要由考生所在的学校或单位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以及学习、工作等表现作出全面鉴定。文章列出了三种情形属政审不合格: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恶劣;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报考军x、公x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在备注中单独列举,该文称公x部门和院校会对考生进行再政审。
根据百度百科,政审指政治审查,政审工作一般应由基层组织负责进行。政审的内容和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在参x、入x、竞聘公务员等情况下需要政治审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称,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是教育部要求的。
据悉,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政审反映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以《重庆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呈现,作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的必备材料,是高考录取时的参考依据。《重庆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由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生成和打印,分为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电子档案将在录取时提供给高校;纸质档案装入学生档案,交给录取高校存档。
从上述权威消息来源来看,重庆当地官报记者并没有写错也没有误读,高考“政审”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教育部的明文规定,这就使得整个舆论场感到了嗖嗖的寒意。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恢复高考意味着一场全民浩///劫的终结也意味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受教育权本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不能任由哪一级政府和部门剥夺,除非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律方面做出变更。
当年主持恢复高考工作的原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听闻这个消息,觉得不可思议,称“政审”之说明显是在“倒退”,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非常清晰地表述,当年恢复高考最重要最关键之处就是高考看成绩,彻底改变并抛弃靠“政审”推荐上大学的既有政策,如果当年还要搞“政审”,今天千千万万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社会中坚根本不可能走进高校,中国改革开放更是无从谈起。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讨论了恢复高考的问题,邓小平针对高考“政审”连说三个:“繁琐!”,大笔一挥所谓“政审”条件全部抹掉。谁也没想到,时隔40年之后,曾经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命运的“政审”又死灰复燃。
高考“政审”在四十年前是常态,更有一段时间,“白----卷英---雄”轰动全国,许多识字不多的“又红又专”青年被推荐上了大学,那时候的大学几乎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有点知识有点思想的老师都被关进“牛棚”或者失去了站讲台的机会,能够站在讲台上的,大多是不学无术投机钻营之辈,因而导致中国教育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很长时间出现断层。
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在《我的祖父孙---中---山》的后记中记述:“1955年,我从上海第八女子高中毕业,我三年高中的总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还被评为五好学生。在教师的指派下,我还负责帮助五位同学通过了毕业考试。虽然有这样的成绩……我不能进入任何大学读书。我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悲观,却连哭都不敢哭……就写了一封信给祖母宋---庆---龄……祖母很快回了信,信上说: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的《荆棘路》中,有知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回忆文章,谈及自己因鸣放而被打成“右派”的遭遇:“使我最痛苦的是我的家庭,我的母亲、妻子、子女……再说我们3个孩子,都不许升学。长子吴刚去近郊农村‘锻炼’,次子吴欢初中读完也送到北大荒,作了7年‘兵团’通讯员,每天走70华里送信的苦役。小女儿吴霜初中毕业后,竟被原来最喜欢她的女班主任老师取消了她升学的权利,只能留在家里……”
集作家、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冯骥才也是当年高考“政审”的受害者,谈及那段往事,冯骥才依然心有戚戚,“我1961年高中毕业,考中央美术学院,我出身不好,复试完了,教师告诉我:‘你愿不愿意上李可染的山水画系?’我说:‘愿意。’最后我没有被录取,原因是我出身资本家的家庭,那时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时候。”
获得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的作品《胡杨泪》记述的主人公钱宗仁也是当年高考“政审”的受害者。钱宗仁1963年在湖南参加高考时是湖南省的前十名,清华要录取他,因家庭出身问题,他所在的公社不给档案。1964年钱宗仁第二次参加高考,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3个月后,因公社书记多次到学校逼迫,迫使学校将其退学。1965年他又一次要求参加高考,公社出面不准他报考。钱宗仁只好被迫到新-----.疆,----谋生,但是他仍然自学数学。1984年《胡杨泪》发表后,钱宗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才改行到《人民日报》当记者,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诊断出肝癌晚期,于1985年10月1日凌晨去世,年仅41岁。
享誉海内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出现使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华人经济学家,就全球华人经济学家而言,杨小凯对中国的政治变迁和经济改革具有切身体验和真知灼见,是少数能对现代经济学作出理论性贡献或挑战现有理论体系者的佼佼者。当年杨小凯因在长沙一中学读书时,写过一篇名为《中x向何处去》的大----字-----报,1968年被判----刑----十年,当时年仅20岁。
1979年杨小凯出狱后,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听过,1980年又被于光远收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实习研究员,1982年,时任武大校长刘道玉得知杨小凯非常有才华,派人到湖南把杨小凯和妻女的户口调到武大并聘杨小凯为助教,教授数理经济学课程。1983年,杨小凯又被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1988年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博士学位,1990年杨小凯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人崔琦,如果当年不去香港上中学,而是留在河南宝丰,他也很难逃脱“政审”“不宜录取”的命运,相反,当年那些因“政审”“不宜录取”的优秀学子,如果有人被命运改变走上崔琦式的人生轨道,获得诺贝尔奖项绝不是痴人说梦。当年高考“政审”曾经是千千万万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只不过现在许多人太过健忘或者说被迫遗忘,我不知道新的“政审”之说让谁惊恐?又会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创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19 15:30 , Processed in 0.0450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