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理用“鞋”招待安倍 如何炒高房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8 00:48: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lyyj 于 2018-5-8 00:53 编辑

总理用“鞋”招待安倍:  日外交官:这是冒犯
【文/观察者网 李东尧】“日本首相觉得内塔尼亚胡家中鞋子上的甜点冒犯了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官邸设宴招待来访的安倍夫妇时,官邸厨子却用鞋形餐具盛放甜点,做这道午餐甜点的厨子叫莫伊(Segev Moshe),一位日本外交官告诉以色列希伯来语报纸《新消息报》(Yedioth Ahronoth),“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允许你把鞋子放在桌上,厨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明白他想要说什么,如果是个玩笑的话,我们不觉得好笑。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首相被冒犯了。”安倍本人似乎对这一做法并不太在意。
适合用鞋招待的对象
国际大串联日记
2013年3月23日,他跑到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去卖鞋子,说,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鞋子的人自己知道。俄罗斯人说:那双破鞋,我们早就扔掉了。
2014年4月2日,他在欧洲学院对欧洲人说,天朝三千多年以来的历史是一脉相承,不可割裂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欧洲人说:那你们把我们马克思搞的那套东西整进去干什么?
2015年9月22日,他跑到美国去大谈天朝的第三代民主。美国人说:都第三代了,老百姓咋还没有选票呢?
今天他跑到英国,对英国人说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天朝的领土。英国人说:你知道曾姆暗沙名称是怎么来的吗?那可是咱老James 先生首先发现并命名的, 整一个红卫兵大串联。
鞋、破鞋、有特色的破鞋
苍天一浮尘
过去有特色论,现在有鞋论。
凡是不想做什么时,总是说,呀,不行呀,这东西不合国情,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但好歹能有一个比照,有的东西通过比照,总能找到中外相通的东西,这时,也能引进一点恰好合适的东西。
现在好了,出了一个鞋论。说是,这鞋子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说白一点,这东西好不好,中国人自己知道,外国人永远不知道。这样一来,除了中国人自己,外国人连评判的资格都没有了。于是,你老说什么自由呀、民主呀、法制呀这个好那个好,你老说独裁呀、人制呀、侵犯人权呀,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都是放屁!因为我说你是放屁就是放屁,你说好,但对我就是不好,你说不好,但对我来说就是好!有道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又有道是:我说好,就好,不好也好!我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鞋论唯一的本质含义是,对于一件事物的价值判断,须经过实践来证明。这种观点早就有另一个说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没有穿这鞋的人,没有权力判断穿鞋的人是否舒服,唯一的原因就是没有穿它。这就是实践论。
鞋论的本质含义并不是说,没有穿这双鞋的人不能说这鞋舒服不舒服。
鞋论的本质含义也可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你想知道这鞋穿起来是不是舒服,那就要穿穿看才知道。
穿什么鞋,由穿鞋的人自己选择,而不是由卖鞋的人强加。
舒服不舒服,由穿鞋的人自己来说,而不是由卖鞋的人包办代替,全世界到处声称自己卖的鞋子是多么的舒服,穿着它的人幸福指数有多高。
如果硬要将管理国家比作为穿鞋子,那么,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就应该为这个国家不断寻找新鞋,寻找更加舒适的鞋子来穿,而不是强迫这个国家几十年如一日老搞一只破鞋。
现在的问题不是穿哪种鞋子更加舒服一点的问题,而是咱中国人几十年来脚上穿的根本就不是人脚该穿的鞋子,而是一双邪恶的鞋子,一双穿上就必须倒着走路的鞋子,一双穿着它便一直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方向而去的鞋子。这种鞋子,若不扔了它,亡国亡党便是迟早的事。这种鞋子,世界上许多国家穿过,人家早扔了,现在才发现新的鞋子实在是舒服多了。苏联穿过,扔了;罗马尼亚穿过,扔了;波兰穿过,扔了;南斯拉夫穿过,扔了;东德穿过,扔了……。中国现在还在穿着,但是在三十多年前开始修修补补,勉强对付了这三十多年,舒服不舒服,咱中国人真得心知肚明,其实早该扔了!
这双具有中国特色的鞋子穿了几十年了,中国人的脚上都被磨得血迹斑斑、蛆虫滚滚了、脓水外溢了、臭气湩天了,一双脚都快要残废了,是人都知道这破鞋是得扔了。可是,某些人却还视而不见,睁眼说瞎话,对外国人说,咱中国人脚上这双鞋穿着很舒服、很合脚,闻起来很香、很有特色,你们不知道,咱中国人自己知道。
炒房团如何短期内把三线城市房价炒高两三倍
《中国证券报》5月7日的文章,以漳州为例,揭露了炒房团是如何短期内把三线城市房价炒高两三倍的。
到漳州安营扎寨后,魏广华他们早已事先踩好点了,首先相中当地名校漳州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冠城国际,彼时该小区均价约为1万元。小区内“流通盘”不到50套,介于60—80平米之间,只需不到1000万的资金,便可一把吃下“流通盘”,这就相当于控制住了该盘近乎全部的流通市场。
这一“套路”屡试不爽,魏广华其他9个兄弟在其他楼盘如法炮制,陆陆续续在市区扫掉接近500套小两居,总共花出去不到1亿元。这在当时,几乎扫掉了漳州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三分之一存量。此刻距离6月他们进驻时,刚过去三个月,而漳州的房价已被在他们的刺激下,每平米涨了近2000块钱。
“十个人要一口气买下这些房子不是易事,难免树大招风。上数量级的投资,得从老家亲朋好友那里借来身份证。但亲朋好友毕竟有限,于是,他们就通过中介公司找农民工买身份证,之后再找七大姑八大姨的公司配合给每张身份证出一份收入证明。银行为了抢客户,对收入证明也不会认真核查。这样做不仅悄无声息,还能拿到贷款优惠。”魏广华说起如此“简单又暴利的赚钱方式,感觉有点上瘾”。
吃下市区三分之一的流通盘,仅是魏广华的第一步骤。接下来,他们找到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垄断地位的房产中介机构合作,开始一天一天地刷新手中房产的挂牌价格。
“只要我们手上的房源一起抬价,再散布房价即将大涨的消息,在售的房东也会跟风抬价,甚至撤单观望,这样市面上的流通盘就不会扩大。我们可以通过对倒交易的方式抬高房价,也可以直接刷新挂牌价。”魏广华表示。
联合中介机构后,就开始通过媒体、论坛、公众号等途径,为“厦漳同城化”、学区房、江景房等概念造势。2016年底至2017年初,“厦门地铁将修到漳州市区”的消息已传遍漳州的大街小巷,“同城化”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房价疯涨的催化剂。
加之旧城改造和自然村拆迁形成的刚需,以及泉州、厦门等省内土豪纷纷赶赴漳州扫楼,这个偏居福建东南一隅的四线农业城市,在市区人均收入约3000块钱的情况下,市区房价却以近乎“一天一价”的态势,从六七千元起步,向1.5万元、2万元、2.5万元、2.8万元进发。
2017年4月初,魏广华在漳州宾馆见到记者时,满面春风得意。在袅袅腾起的雪茄烟气中,他说这辈子从未想过有如此轻松的赚钱方式,他们手上近500套房已基本都转手,当时投出去的1.2亿元,净赚约2亿元,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城市。
炒房团掠夺的是几代人的民脂民膏,透支的是一个青年家庭一生的财务支出。一个炒房团就能轻松卷走2亿元,5个团就是10亿元,这些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下来后,拱手送给他们的。”漳州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G县的卖地“生意”
011年,江苏“土豪”徐波来到此地经营设厂,“县领导跟我说,我们这里的住宅用地每亩大约70万元,你回江苏帮忙找几位开发商过来,下一宗土地招拍挂的时候,必须帮我举牌到250万元以上,超出150万元的部分,县财政会择机返还给你们。楼盘开发后,县里会配合你们把房价炒上去。”一世经商的徐波当机立断,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他很快就从江苏老家招来5个铁哥们。
徐波回忆说,“那块地拍卖那天,起拍价是70万元,从早上8点开始,我们6个人坐在最后排。江西本地开发商每次两千、三千地加价,一路拍到10点钟,我们都快睡着了,才刚刚报到95万元。
眼看着离目标价还很远,我们第一次举牌,报出150万的价码,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我们这边。就这样又拍了半小时后,价格还在160万元附近徘徊。眼看着快11点了,我们加快进度,第二次举牌报价230万元,就这样顺利把这块地拍到了250万元一亩。”
这块地后来被规划成G县第一个人车分离地高端住宅项目,2014年开盘价是5500块钱,在当地是“登峰造极”的高价。
徐波解释了其中的奥秘:开盘之前,就有浙江游资团队找上门来,答应可以一次性买下三分之一房产,前提是给予内部优惠,每平米降到4200块钱,但对外必须宣称每平米售价6000块钱。
有游资炒房团找上门,就当是薄利多销,解决燃眉之急,先把各种借贷还上,剩下的就可以和当地中介及游资配合,捂盘惜售,统一提价,一唱一和把房价抬起来。如果能再做通当地知名小学的工作,设个分校,那就是暴利的“学区房”项目。
在上述地块拍出一亩250万元的史前高价后,G县又如法炮制出了两个“地王”。这三块地拍出去后,G县县城的房价从3000块钱涨到5000多块钱。财政收入也从2011年的5亿元涨到2012年的8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大概占到4亿元。
“2016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是13亿元,其中预算内收入约6亿元,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地出让金。”G县财政局负责人4月1日告诉记者,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当地的工业园基本处于停业状态,鲜有企业开机生产,财政收支压力很大,土地出让也是不得已。
土地财政不仅解了G县的财政压力,也带富了县城周围的居民,依靠土地征迁补偿款,他们在一夜之间暴富。
原先静悄悄的县城,现在夜幕降临后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KTV、酒吧几乎夜夜爆满,当地多位企业老板告诉记者,“如今新开的酒店,房间基本都配了一台麻将桌,这些年吃喝嫖赌吸毒的青少年日见增多,看了实在痛心。”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23:51 , Processed in 0.0587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