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礼佛教哲学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4:0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玄义》卷上)之问答,乃总示观心显理之要,未论修观之相。”。②他批评《玄义》略本仅仅概括了“观心显理”的要点,却没有论述修习观想自身。“观心显理”,即认为理或佛智是埋藏在心中的,通过对心的观想才能显露。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有把握了佛智才能真正理解心与“金光明”精神本体相互一致的关系,才能做到“诸法皆净”,即由“金光明”精神本体推广到整个大千世界,以至最终将整个大千世界仍归结为心识的作用。知礼在这里陷入了循环论证。如同法相宗认为“只有佛能断尽有漏种子;有漏种子断尽才是佛”一样。知礼试图突破这一窘境,他的办法就是在世俗的“初心”到神圣的“佛心”之间划分不同的层次或阶段,提出只要严格按照这种次第顺序去修行,最后可以从不理解转变为理解。
为了说明这个修行过程,知礼从因、果和“能观”、“所观”的角度作了一番解释,勾划了从“初心”到“佛心”的具体过程。他首先对几个重要的概念作了限定:
“非染非净真心者,不思议境也。能成净缘,十乘妙观也。佛界心者,妙观之果,常住阴也。能熏染缘,无始无明也,九界心者,无明之果也,生死阴也。生佛虽各由缘,而染缘所成本有。”③
这段话从理论上规定了各概念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因果或并列关系:
1.“非染非净真心者”,被称为“不思议境”,即最根本的本体,是“常住阴”、“生死阴”净染的根据。观想的对象不是它,但观想最终要显示的却就是它!它非染非净,不是说它无染无净,而是说染净等尚未分化,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使它保持一种并不空洞的抽象。这就是山家派所说的“真心”。知礼认为这种“真心”是不能直接企及的,但并不否认它作为最高本体而存在。
2.“能成净缘”(十乘妙观)④为因,(是“能观”);“佛界心者”(妙观之果)为果,又称“常住阴”。
3.“能熏染缘”(无始无明)为因,(是“所观”);“九界心者”(无明之果)为果,又称“生死阴”。
4.知礼对“能观”、“所观”的规定是为达到观想认识的目的而设置的。他用“妄心观”将上述所有概念贯穿在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中:
“今欲显于妙理,须破染中因果,将总无明心一念阴识为境,以十乘观破之,使染中妙理显现,成于佛界常住之阴”。
就是说:要想显示“佛界心者”(妙观之果),就要以“能成净缘”(十乘妙观)去修断“能熏染缘”(无始无明)与“九界心者”(无明之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修断的对象即概括了无明心的“一念阴识”。“一念阴识”是包括了“能熏染缘”(无始无明)和“九界心者”(无明之果)在内的“观境”,而且还先验地包含了修习观想所要预期达到的东西(染缘所成本有)。于是,当按照“十乘妙观”看破之后,染缘中本有的佛性便显现出来。这样,便脱离了“生死阴”而达到佛界“常住之阴”。
简而言之,从教义理论上讲,“十乘妙观”和“妙观之果”本是因果关系,“能成净缘”是“能造”,“佛界心者”是“所造”。但是知礼认为,除了圣哲之外,俗人不可能直接沟通这一对因果,不可能具备“净缘”从而达到“佛界心”。对俗人说来,要想摆脱生死轮回而进入佛界,必须以“十乘妙观”为“能观”,以“无始无明”为“所观”,从中摄取“一念阴识”为观境,经过这样一番观心的过程才能达到。
知礼认为,三种观心(止观约行观心、附法观心、托事观心)都要依“五阴”、“十二入”为境,而“依阴入为境”,又可以归于“拣示识心,以为所观”,这样“去尺就寸”的结果,便明确地将“介尔一念阴妄心”(即凡夫俗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闪念)作为宗教认识的最基本对象。无论哪一种“观心”,都要以“介尔一念阴妄心”为对象,然后再谈严格的修行程序。
知礼议论的下半段讲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执着于外色的人,要让他专一地对内心做观想,由此将注意力从外色集中到内心,便放弃了对外色的执着。另一种是执着于内心的人,要让他专一地对外色做观想,由此而将注意力从内心趋向外色,对内心的执着才会减弱。山家的观点是对内外、色心都不可执着,要看到它们最终的同一性。对偏向执着于某一方面的人,要从相反的方面来加以对治。“皆具三千”是达到最后均衡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山家才敢于提出“专观外色”。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3 03:36 , Processed in 0.0401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