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卖身救弟的农村女孩这么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2:26: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佑
      我要卖掉自己,换钱给身患白血病的弟弟治病。”8月23日早上,在济南山东省儿童医院附近的经五纬六路路口,一名举着牌子的瘦弱女孩吸引了不少过路市民的注意。女孩名叫李晓晓,今年只有19岁,聊城冠县人,是齐鲁师范学院的一名准大学生,为了救得了白血病的年幼弟弟,年轻的她不得已在街头举牌“卖身”筹钱。据了解,她本来在打工为自己筹学费,但是,但刚打了10天工就得知弟弟发病的消息,她立即辞了工作,拿着打工挣来的700元钱来到济南找弟弟。结果发现弟弟治病还需要几个疗程的治疗和骨髓移植,至少需要几十万的医药费,女孩的父母都是农民,除了种四亩薄田,平时还在村里卖馒头,并没有多少积蓄。之前给弟弟治疗大半年已花费近50万,她的父母把亲戚朋友能借的钱都借了,还欠着20多万外债,女孩迫不得已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朱冠臣,家住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城关镇南关村,今年10岁,靠捡垃圾救母亲。他的妈妈年仅36岁,却在2个月前被查出了尿毒症,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就阴冷了起来,姥姥姥爷整天唉声叹气,爸爸在外奔忙无暇回家。他只知道妈妈住进了郑州的一家大医院,病情严重。邻居告诉小冠臣,他的妈妈患有尿毒症,每天都需要很多治疗费,而且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肾,可能很快就会离开他。这可吓坏了10岁的冠臣,他先到妈妈平日里上班的超市谋职,但由于年纪太小,超市并没有适合他的职位。之后,他又去了家附近的工地,工人们都嘲笑他说,你一个小孩子来到什么乱。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靠捡垃圾来换取妈妈的医药费。从那天开始,朱冠臣捡垃圾的身影出现在新乡的大街小巷。他不怕天气热,拼命地捡着垃圾,生怕哪天妈妈因为没有医药费而被赶出医院。http://www.sohu.com/a/167991598_ ... c=1&focus_pic=0
这个国家不是有新农合吗?这个新农合制度实行以后,农民看病实际上更难了。有人做了个比喻:以前3000块能治好的病,自从有了医保新农合这些个玩意,非得花1万多不可,然后给你报销个4000左右。从你那多掏走3000块,还得让你感恩戴德。
   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总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农民看不起病的总是解决不了?这不得不说与那个新农合制度设计有关系。对于新农合这个制度,中央不可谓不热心,而且承诺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中央这个态度,各省市也不能含糊啊,于是,各省根据中央的通知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以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再随后,市、县各级政府同样也会有类似的红头文件层层推销、下发,要不怎么叫中国特色呢?假如仅仅看这些文件,假如走进各级医疗单位或者各级农保、医保部门,检查检查那些同中央一样毫不含糊的什么表格、数字,就算是WHO的官员过目,也会称赞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典范意义,弄不好美国日本欧洲都得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方针也好、政策也罢,人的因素才是第一的。按某些官员的说法那就是:“方针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没说出来的当然就是:活的人不能被死的方针政策憋死,要赚钱,那就需要“改革创新”。
于是,各种利用“新农合”赚钱的门道就来了。各地政府都有个“农保办”,有了这个机构,嘿嘿,你就应该知道他们得活着。咋活?赚钱啊?据说现在进入农保办都要花大钱,花那么多钱进农保办干嘛?赚钱啊。赚钱的门路在哪儿?在医疗机构呀!公立医疗机构,譬如县医院、县中医医院这都是新农合铁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农保办只能在“服务行为和费用的监管”方面“敲敲警钟”,赚钱有限。但是在多如牛毛的私营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中,谁能够列入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呢?这就“马虎不得”了。要知道一旦荣幸地“被定点”了,他的病人就可能成倍地增加,何况乡村医生“被定点”为村卫生室,每年还能享受10000元的“补贴”(广东的资料)。那些私营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中,能有谁可以不想“被定点”?于是,明天跟(农保办)领导打牌,咱该输多少好呢?换句话说,以X或十X万元买来一个定点,会吃亏吗?恐怕只有傻子才会舍不得那几张人民的币。这些花出去的钱怎么赚回来?当然是要通过新农合本身啦。所以,新农合的钱其实很大一部分进了官员口袋或者被“定点”们瓜分。   一部分被瓜分了,剩下的总要用在农民身上吧?想得美。我们看看新农合的报销制度。由于新农合着重于“大病统筹”,农民在门诊看病很少给予核报,因此一些并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也在医生的劝说下住院去了。而报销比例,大部分地区都说是70%(村)、60%(乡镇)50%(县)和50%以下(县以上的三甲医院)。但与此同时,各地又相继制定了《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也即是说,上述报销额度只是一个目标比例,农民得到的实际补偿,官方报告是“参合农民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为30%”。30%也行啊?不过就是这一部分可报销的钱款,还是被某些卫生院,联合比如像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或者当地的电力部门那样的单位扣除了1/3。扣完了还冠冕堂皇地告诉农民:我怕停了你的机、停了你的电,替你预交了话费、电费等等。也就是说,农民的报销款是唐僧肉,不扣白不扣。
这个不住院不能报销的规定很操蛋,操蛋到什么程度?举两个例子:一,某人骑摩托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也就是皮外伤和局部软组织挫伤。按医生吩咐,他住院八天,总共花了8000多元,可是只给报销1600多元;二,某人中度煤气中毒。如果是以前,农民送来医院处理后,最多留院观察72小时,轻度的甚至不超过24就会走人。可是现在呢?没有一个星期,你就别想离开。医生告诉你:反正有政府报销,你就安心住吧。结果怎么着?结果就是:出院一算,总费用至少5、6千元,这样,病人自掏腰包少则2500+,多则4000余元,还耽误了一个礼拜时间。如果与新农合之前作个比较,这个病人起码得多付出2~3千元。因为像什么高压氧、进口脑活素等等,是不会给你报销的。至于大量给你使用非“目录药品”那就是小儿科了,这些药品你可是要自己掏钱的。
这真是个中国特色!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不起病,为什么有效的药品都是自费的而不是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改革”越改百姓越看不起病,根源在哪里?
在中国一场大病对于平民来说就是天灾,治不好,家破人亡;治得好,负债累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政府能不能少点对外援助,解决一下自己国民的贫困问题呢?
自称社会主义人权观不同的中国,近三十年来却在这些领域大搞产业化,将政府的责任推向了社会。作为社会福利、公益的教育和医疗市场经济化,成为谋取暴利的行业,医院行政化,将官场的腐败作风带到医院。而公民的社会、医疗保障却实行劫富济贫制度,造成收入者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让民众享受到理论上社会主义的福利,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国家资产回到国民手里,而不是为一小撮利益集团支配与独享?这办法只有两个字:民主。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5 14:26 , Processed in 0.0696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