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强奸的快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04:28: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lyyj 于 2017-7-1 05:54 编辑

  一丫鬟,偶放一屁,恰好被主人听到。主人以为不雅,要打丫鬟的屁股。当主人看到丫鬟的美白皮肤后,便把她给强奸了。一天,丫鬟又来找主人。主人问:“何事前来?”丫鬟说:“我又想放屁了。”    
  被强奸是件痛苦的事,可是为何丫鬟从被奸发展到了送奸?显然是被强奸的快感起到了作用。一个小偷去一家偷东西。发现女主人在裸睡,于是,淫心大发。女主人一阵挣扎,小偷以为要喊人,十分惊慌。不料,女主人却说:“贼哥哥,你是什么时间来的?!”    
  “强奸一次是强奸,强奸多次是夫妻。”很多人在第一次被强奸时,感到痛苦。可是,几次被奸后,却捆绑成了夫妻。可见,被奸的快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一个被奸者向往屈辱地生活。  
  一个宫女被齐桓公强奸,这对于拔腿无情的帝王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对于得到快感的宫女来说却是耿耿于怀的大事情。齐桓公老年,被人用围墙围困。当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一个宫女爬过围墙,来到他的身边。齐桓公问宫女:为何对自己这么好?宫女说:“我就是那个被你宠幸过的宫女。”类似宫女“一日被奸百日恩”的现象,在生活中决非个别现象。    
  被强奸带来快感,是一个人性自然反映的过程。被压迫者流露出对压迫者的感激或癫狂,也是长期社会压迫的必然。社会生活就是充满神奇,当一个人或一群人第一次被压迫时,可能屈辱地大喊大叫。可是,屡屡被压迫的时候,就可能在长期被压迫中,产生被压迫的快感来。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压迫人民一次的是贼,如果长期或一贯压迫人民的人,却会成为受人爱戴的大救星。    
  如果想要一个人或一群人听话或癫狂,强奸的办法比协商的办法更让人产生快感。一次整人就是一次强奸,而多次强奸比一次强奸带来的快感更多。朝鲜金家王朝,可谓现代社会的一大恶魔。可是人们却把他比作慈祥的父亲、领袖、舵手、统帅。金正日的照片在南韩街头遭雨淋湿后,恰好,为朝鲜的美女啦啦队成员看到。为此,她们失声痛哭,并强烈抗议韩国政府的侮辱行径。30~40个美女跑到宣传横幅前,表示强烈地抗议。一路上,她们高举着金正日的照片,一边如丧考妣。看到北韩美女助威团大声哭喊,一个过路人形容她们“就像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就像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这是对被压迫者多么生动比喻。在萨达姆上台后,一次清理反对派的大会上,每当念到一个被清理的反对派名字,会场就是一次雷鸣般的掌声。清理一个,一片欢呼。当清理结束后,整个会场成了狂欢的海洋。独裁政治就是这样,人们一次次被清理,就是一次次强奸。快感随着被奸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强烈。一个统治者成为他们的暴君以及精神领袖之后,整个国家也就成了快感的海洋,高潮的世界。    
  人一生难免不被强暴,被歹徒强暴,我们往往能感觉到被强暴。可是对于强权强暴,人们在痛苦、麻木之后,很可能发展到被强奸的快感。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女文工团员结婚后,军官丈夫发现他不是处女了。丈夫很气愤,非要去跟强暴妻子的人算帐。女文工团员说是伟大领袖强一时冲动。作为军人的丈夫马上从床上爬下来立正说:“向伟大领袖战斗过的地方敬礼。”    
  压迫和加害在给被压迫者带来被强奸的快感之后,也很容易给家人带来莫名其妙的快感。在一个被强奸的社会,被强奸的快感也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疾病。在封建社会,大臣被强奸,要对皇帝心存感激。即便被杀,临死还要谢主隆恩,高喊“吾皇万岁”。至于家人痛苦、麻木之后,必须在“吾皇圣明”快感之中才能寻求出路。    
  压迫就象被强奸,如果不能反抗,摆好姿势享受快感也许是最好的思路。在“要么被杀,要么闭上眼睛”的现实中,把屈辱转化为快感不失是一种摆脱的方法。在一个痛苦、屈辱而又无助的现实中,我们常常被人强奸。在被强奸的快感作用下,我们成了一个自觉的、恬不知耻的助奸者。    
  鲁迅说:“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强奸之下,奴才不仅“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来,还能在极致的奴隶生活中体验到被强奸的快感。
                       (转载自2004年14期《散文百家》)


香港回归20年晚宴
       港人何缘“占中”? 追求民主真普选的诉求,而不是中共境内的民主集中制,假民主出现在香港。概因2017年特首普选。特首普选怎么选?香港人与大陆产生分歧:一方认为,既然是普选,特首侯选人的提名权应归于全体香港市民,特首的最终确定亦必须根据香港全体市民的选票产生,否则任何操控侯选人和确定侯选人的所谓普选,便是欺世盗名的伪普选;另一方面认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故特首人选必须具备“爱国爱港”的前提条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特首最终人选的确定必须由大陆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认定。由此,不难看出,双方分歧或者说问题的焦点,在层面上是香港特区特首的普选问题,但本质上则是对待民主和自由较不较真的问题,是认识民主和自由边界的问题。
民主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其实并不需要多么繁文缛节的解释。民主无非就是人民做主,自由无非就是做不影响别人自由的一切事情。民主自由有没有边界?当然有边界。边界是什么?边界就是在民主自由基础上产生的法律。根据这样的认知,我们便可以这样理解本次“占中”的香港人士:
1、“占中”人士确实不如我们大陆民众“高风亮节”,没有我们大陆几十年来不断倡导的“爱国”情怀,很自私。
2、“占中”人士爱不爱港,我不能妄加揣测,但一定不爱“国”。他们或许认为,大陆所说的“爱国”其实就是“爱党”,大陆党国一体,党国不分。如此这般,香港还会有真正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还会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3、“占中”人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不认可。在他们心里,该法与大陆其它法律一样,并不是在民主自由基础上产生的“法条”,于21世纪的今天,严格意义上或都不能称之为“法”,若非要说法,也只是根据党意志拟定的“党法”。这,当然难于接受。
4、“占中”人士如果爱港但不爱“国”,可“国”又逼其非爱不可,怎么办?说理?你一个“国”之下的小小行政区,“国”在这种原则问题上与你讨价还价?门都没有!于是乎,“占中”!
香港从法理上已经回归中国,但人心的回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事关中国的政治民主法治进程,香港之所以独立意识迅速崛起,并非港英时代的遗留和西方外部势力的扶植,而在于中国是否接受民主政治公平法治的理念,如果一昧地排斥打压并拥抱专制独裁,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会越来越具有独立意识。
邓小平生前曾答应让香港继续保持并延续过去港英殖民时期的政治体制,并承诺五十年不变!这些不变的体制究竟是好是坏,其实比一比就很清楚了。
以香港和紧邻的深圳、广州来比较就更有说服力。香港2011年GDP为18909.39亿港元,折合2429.23亿美元,人均GDP34176美元,征税2383亿港元。深圳GDP11000.00亿元,人均GDP3.6万元,财政收入达到4056亿元,广州GDP12380.00亿元,财政收入3978亿元。香港税收占GDP12%左右,而深圳、广州均超过了GDP的30%以上。而香港教育预算550亿,公共医疗预算410亿,占总税收45%左右;而广深两地的教育、医疗预算累计才24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
香港不同于内地的体制特色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香港的公务员队伍就很精简。全香港总共有约700万人,公务员17万人,约占2.42%。而纵观内地,13亿多人,公务员到底有多少,目前看不到任何公开的权威数据,网上有数据说,中国吃财政饭的人员竟然达到1亿,也就是说近10%的比例,基本上每10人就要供养一人(中国公务员队伍十分庞杂,不仅有政府公务员,还有事业编制人员,更有数量惊人的党务人员和政法人员以及民主党派)。
香港17万公务员只有数量很少的官员拥有专车,而在内地,不说经济发达地区,就是中西部一些特困县,恐怕都远远超过香港的专车数量,内地公车改革改了20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改越多,公车消费一年比一年增加。
香港每年都要公开公务员公款消费的详细账单明细,尤其是特首,一年的公款消费才几十万港元!而在国内,公款消费从未完全公开,内地一个县长书记一年的公款消费一般都在几百万上千万!这些明显的差异让许多香港人不希望香港成为内地的翻版,把全体港人排斥在香港政治进程之外,把香港变成党无下,家天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5 00:30 , Processed in 0.0695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