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没有终结的轮回-悲剧的印度驱逐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7: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77年,当最后一艘“纳吉尔”级护卫舰开工后,印度终于获得了相当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建造经验,同年,印度政府批准了新型驱逐舰计划,代号Project15,简称P15计划,这个计划在1982年正式开始实施。由于印度没有任何驱逐舰设计经验,自然求助于当时正与其大力扩展军事关系的苏联,1974年,印度海军第一次向苏联提出购买61型大型反潜舰的要求,61型是当时苏联海军远洋反潜的主力,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装备燃气轮机的大型舰艇,规格相当于西方的驱逐舰,其改进型61M加装了反舰导弹,作战性能相对均衡,印军新型驱逐舰就以其为原型,在苏联北方设计局的帮助下,于1985年基本完成了P15方案设计,1987年11月开工,其6700吨的排水量仅次于之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建造的“榛名”和“白根”两级直升机驱逐舰.



    印度海军的61ME型驱逐舰

    自信满满的开始


    从1987年开始印度海军开始为P15型首舰切割钢板,在1987年开工P15全部3艘舰全部由马扎岗船厂建造,这个厂也是"纳吉尔"级的建造者,是印度综合实力最强的船厂如果按照原计划在2000年前全部服役,P15型的性能也算不错,两座使用9M317导弹的 发射器为印度海军提供了远超61型的防空能力,4座四联装"天王星"导弹发射架则赋予其不俗的反舰火力,加上双机库的直升机系统,综合性能甚至略超排水量更大的中国海军俄制956E型驱逐舰,相比同期的中国国产051B型驱逐舰更是占据相当优势,对一型在50年代末设计基础上发展的新舰来说可算难能可贵,问题是三舰直到200 2年才全部服役,此时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建造全新设计且国产化程度更高的052B型,同期出现里程碑意义的052C型更是确立了中国海军在水面舰艇方面对印技术优势并一直处于压倒状态。而心比天高的印度海军早在1996年就发布了P15A型需求,该方案到2000年时基本成型,当时只是P15的武器升级版,导弹换成了与9M317一脉相承的垂直发射版9M317ME,连导弹备弹量都是相同的48枚,反舰则与在建的11356型相同的"俱乐部"系列,其他于P15基本相同,虽然与后者一样属于组装货,但性能可靠,也符合当时印度的工业能力,设计方就是马扎港船厂自家。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由俄方"革新家"设计局的防空系统在研,印度人自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2006年3月30日,P15A首舰"加尔各达"号开工,后两艘"科钦"和"钦纳"号也相继开工,2006年3月30日首舰下水,此时印官方公布的模型已经发生变化,明眼人都能将这些变化同传闻的印度国防科技发展机构DRDO与以色列IAI公司联合发展"巴拉克2"中程舰空导弹系统联系起来,此前,印度海军已经开始在大量舰艇上加装"巴拉克1"近程舰空导弹并有意将其作为标准系统,果然,到2007年新公开的预想图上,IAI公司的2248相控阵雷达的四面天线已经赫然出现在P15A桅顶,而按照最初计划,该级舰现在就应该服役了。印度海军随即将服役日期推迟至2010年,再次延续了印度海军的恶劣传统。

   
   “加尔各答”级官方模型

  纸面性能

"加尔各达"级与"德里"级的舰体完全相同,都是长163米长,17.4米宽,吃水6.5米,满载排水量略微增加到6800吨,舰体构型也保持了平甲板,加长了舰艏武器舱段,主炮最后确定为意大利制造的奥托76毫米单管超射速炮,前甲板室集中了该舰的主要火力,最靠前的是两座串联装的24联装"巴拉克2"导弹发射井,之后是"布拉莫斯"导弹所用的3S14型8联装发射井,两座RBU6000型火箭发射器布置在舰桥下,四座AK630近防炮布置在后桅基座两侧,两座12联装"巴拉克1"分布在直升机库两侧,通过改装而获得"巴拉克1"的"德里"级则因空间不足,拆除了两座AK630后才得以安装。"加尔各达"级的舰体侧面与我国的052B相似,虽有侧影完整但也能通过烟道或桅杆等分为几个部分。该级舰的动力系统全部来源于俄罗斯,与原型完全相同,四台总功率64000马力的DT59燃气轮机为主动力,另有两台总功率9000马力的柴油机,最大航速32节,巡航速度达到18节,续航力可达5000海里,其传动和驱动部件全部由俄方提供,单价高达2000万美元。舰体水下设计明显受到了苏联北方设计局的影响,对航速很重视。

       舰上的电子设备相当先进,其在舰桥内便可通过先进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实现对全舰动力系统,包括主辅机以及损管系统的控制,电子战系统则全部由以色列埃拉特公司负责,水声设备由印国产和美制设备综合而成,作战指挥系统同样是印度国产的。
      
下水的“加尔各答”级

防空核心

       加尔各达"级的核心是"巴拉克8"导弹及MFSTAR雷达系统,前者源自以色列的"德比"空对空导弹,该弹在"怪蛇5"近程空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加长了弹体延长射程,换装了一个主动雷达引导头,目的是获得一种轻便且高机动的中程导弹. 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美制AIM120的依赖,也有相当的国外市场,舰载型加装了一截直径更大的助推器,强化了导弹本为控制成本而简化的引导系统,印方对"巴拉克1"相当满意,当埃拉克公司抛出这个"香饵"后,印度就立即咬钩,第一期便投入1.2亿美元参与联合研制,最终投资超过3.3亿美元,主要工作还是由以方负责。2003年,以方提出该项目,2004年,印度国防部长访以时便对其表现出高度兴趣,导弹长4.5米,其中第二级长3.4米,直径270毫米,拥有60千克重的战斗部,全弹重量为1350千克,最大射程超过70千米,最大射高16000米,最大速度4.5马赫,其主动雷达引导头工作在S波段。最基础的一个发射单元为8联装,2009年以方公布的价格为2400万美元(包括雷达),其综合的EL/M2248相控阵雷达系统是目前同类系统中重量和体积最小的,其4个主动有源相控阵天线面总重仅6000千克,每个天线的面积为9平米,甲板下的控制以及供电设备也不过900千克重,能发现250千米外的战斗机并自动跟踪30千米内的反舰导弹,采用了脉冲多普勒和多波束技术,据称为砷化镓单元,液体冷却,尤其重视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通过增减阵面单元控制系统重量,满足不同类型舰艇的需要。后桅上的雷达为同系列的EL/M2238雷达,“加尔各答”级采用的单天线版本重2100千克,主要用于对空对海搜索和值班。

      
      IAI公司展台上的巴拉克2导弹和2248雷达模型

      最吸引印方的是"联合研制"这个名头,客观地说,虽然印度是国际军火市场上大客户,但一直非常重视武器装备的国产化,只是由于其国际环境实在太好,大多数项目最后都变成了引进生产而已,以方正是看准了这点,用转移"巴拉克1"技术为诱饵,将印度拉进了这个没什么前途的项目。这套系统的性能确实比"施基利1"好得多,尤其是雷达系统比后者先进至少一代,加上引导头优势,抗饱和攻击能力强的多,但在未服役前,一切都是空话,况且以色列海军主要在风平浪静的地中海活动,对这类区域舰空导弹完全没有研制和使用基础,后者则基于成熟且大量出口的系统,其杰出的反掠海导弹能力得到了中印的一致肯定且对高海况的适应能力很强,据称能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战,俄军也确定要装备,如果印方按同样力度投入该系统的研制,"加尔各达"级的建造过程或许要顺利地多。印度海军在"加尔各达"级上做出的变更,很有可能是受到中国海军052C型驱逐舰的刺激,后者相对船体基本相同的052B可算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印度海军似乎也想来这一套,但其似乎忽略了一点,即使是国力强的多的中国,也是在完成2艘052C整整7年后才续建同型舰,印度试图依靠外购一步登天,显然是过于乐观了,以色列国防工业虽然大而全且在很多方面颇有建树,但也非常依靠美制技术,现在美印关系热络,很难保证全天候供应. 对该级舰的非议,很大程度集中在那两座反潜火箭发射器上,现在俄军已经放弃了该系统,印军在大多数新舰仍有装备,鉴于印军对潜射鱼雷有切肤之痛,这两部火箭发射器很可能是配合 鱼雷诱饵系统使用的。 从纵向来看,现在已知的采用类似布局的盾舰有不少,包括荷兰海军德芬省级,德国海军萨克森级,法国海军福尔宾级等 ,以"加尔各达"级而言,其排水量远大于俄军自用的22350型,火力更弱,性能更均衡但技术状态最不稳定 主要系统都是全新研制的 与其排水量最为接近的是中国海军052C/D型,已经有4艘052C建成 , 052D 的进度也高于P15A,据称其发射器采用了冷热共架技术的64单元发射器,这套发射系统很可能实现对空和对舰导弹的共架化,中国自研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拥有更大的天线基阵,性能也应更强,最关键的是,这些系统大都实现了国产化,这是印方远远不能相比的。

      
      “德比”空对空导弹,该弹是“巴拉克2”的基础


   
  服役期未定

      到目前为止,3艘P15A的船体仍停放在船厂码头,主炮已经安装,桅顶雷达基座也已经建好,但雷达天线仍不见踪影,导弹垂直发射井也被防雨布遮挡按照IAI公司的说法,2248雷达系统将在今年进行陆上测试,与2238整合工作没有公开,至于MF.STAR系统的上舰测试则是遥遥无期,印度海军关于其在2013年开始试航的期望怕是要落空了,反观中国海军,与P15同期建造的052A在各方面都不如前者,而且同样拖延很久,但却一方面建造了十余艘性能可靠的053H2G/H3护卫舰充实舰队,一方面潜心研究80年代获得的西方技术和90年代的俄罗斯技术,终于促成了2000年后的技术爆发和造舰狂潮,已经确认的052C型驱逐舰已经多达5艘以上,更为强大的052D也将有2艘下水,印度海军可堪使用的则只有4艘老旧的61ME和三艘P15,超过15艘的054A型护卫舰则完全压倒了仅服役三艘的印度国产P17A型护卫舰。尽管如此,心怀"雄心壮志"的印度海军还提出了P15B和P17B方案并获得批准,用于反潜的P28轻型护卫舰也拿出了改进型方案,至于其按期实现的可能性,就只有湿婆神才知道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印度海军迈向远洋的梦想,也在印度象缓慢却坚实的步伐下,一步步深入波诡云颉的印度洋.
            图片:c9fcc3cec3fdfc03895066e8d53f8794a4c226b1.jpg




       马扎港船厂中的二艘“加尔各答”级,随着雷达问题逐渐解决,他们终将走入印度海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22:36 , Processed in 0.0571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