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正是上述观点的力证。表面上,汽车产业与早期的计算机产业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同被影响力大的品牌所垄断,并且产品必须在复杂的价值链中生产和交付。当时,许多产业专家坚信这个推论。在1999年的题为“大型供应商的黎明”(The Dawn of the Mega-Supplier)的报告中,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预测,通过联合的、标准化的系统设计,新型大型供应商将实现对行业的统治。产业中最大的份额将会被零配件供应商瓜分,利润将会聚集在标准零配件的设计和生产商一方。克莱斯勒、通用汽车、戴姆勒、丰田等汽车厂商都会降级至组装厂和销售商,正如当下计算机产业中OEM的命运一样……然而,正如我们所知,故事并不是那样发展的。
中国电池制造商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s”的首字母缩写)的故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几年前,比亚迪宣布基于自有的电池设计专利,向前整合进入电动汽车的设计与制造领域。这个项目甚至吸引到了巴菲特的投资。然而,比亚迪的全电动汽车型仅售出了几百余辆,客户大多是地方政府。尽管这家公司曾经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2050年以前实现向美国出口普通汽车和电动汽车。而今它再也不提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了,转而专注于中国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