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有望获得第三块国际海底矿区 属富钴结壳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9: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8日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国大洋工作有四大亮点:开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有望获得第三块国际海底矿区;安排3艘船执行大洋科考任务;9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获得通过,拟继续提请10个国际海底命名。

  据悉,中国大洋协会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的第三块矿区是富钴结壳区,位于太平洋。2012年,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区域”内富钴结壳勘探规章》后,第一个提交了矿区申请。2013年2月,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和技术委员会通过了对该项申请的审查,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建议核准我矿区申请。按照程序,该委员会的核准建议将提交今年7月份召开的国际大洋理事大会核准。一旦该申请获得核准,这将是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的第三块矿区。

  今年,中国大洋协会将继续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按照多部门、多海域、多船只的格局计划,开展大洋科学考察。中国大洋协会将安排3艘综合科学考察船执行大洋任务,调查时间240余天,调查区域主要涉及印度洋、太平洋,调查内容包括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和深海环境调查等。深海无人缆控机器人(ROV)、深海中深孔取样钻机、资源综合探测系统等一批自主研发的深海高技术装备仍将是航次调查所依赖的重要手段。

  此外,中国大洋协会将稳步推进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工作。今年,中国大洋协会计划向全球海洋通用制图指导委员会海底地名分委会提请10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提案,使未来国际海图中拥有更多的中国元素。

  据悉,2011年,以大洋多年调查资料积累为基础提出的7个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提案获得了全球海洋通用制图指导委员会海底地名分委会的批准。2012年,以中国大洋协会为主提出的10个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提案中,有9个命名提案(分布于三大洋)获得了审议通过,预计于9月公布。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透露,为了积极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高对深海科学认知水平和环境评价能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国际海域资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国计划新建的大洋科考船目前已经立项,预计“十三五”前后可建造完成。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7 03:40 , Processed in 0.0535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