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從“文革”中的暴力現象談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04:2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暴力看來是客觀地存在人性中。最初是為了生存覓食﹐或者群起爭食而使用暴力。隨著生產力和人類文明的發展﹐群體暴力在一般情況下得到了理性的壓制﹐只有在國家名義下的群體暴力時有發生﹐但個體暴力行為還個別地存在。如果從人類個體來看﹐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暴力傾向的。許多人從個性上來說根本不可能會打人。所以﹐是否可以說﹐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許多人的內在暴力傾向逐漸消失了﹐或者說暴力傾向從來沒有存在於每個人的人性中。這恐怕要科學家來下結論了。

文革中發生的暴力行為是群體暴力現象﹐可以從兩方面來加以分析。一是人性中本來就有暴力的傾向。這種被壓制的傾向在一定的適宜環境下﹐在外界條件的誘導下就會爆發。儘管如此﹐有暴力行為的個人必須對自己的暴力行為負責﹐不能因外界的誘發條件而推卸責任。但引發和鼓動群體暴力的人必須負主要責任。這是不言而喻的。

至於宋彬彬在文革中是否打死人﹐到了事過境遷之後﹐如果沒有人證物證足資證明﹐只能存疑。筆者在文革中就聽到過宋彬彬打死人的傳說。當時打死一些人根本不算什麼事﹐貼在街頭的大字報都有說宋彬彬打死人。難道在這麼亂的時候﹐有人要造她謠嗎﹖綠林好漢做事敢作敢當。但宋彬彬不是綠林好漢。時至今日﹐誰還敢承認當時打死過人。所以當面去問她這種問題的人既不識時務﹐又欠思考。

文革究竟要反思什麼﹖要反思的事多著呢﹐豈僅是打死人一樁。首先﹐一個標榜為人民服務的國家領導人﹐為了爭權奪利﹐漠視人命﹐不惜採用把全國弄得大亂的手段﹐來打擊政敵。這就是禍亂之根﹐罪魁禍首。反思之二是居然有這麼多奴性十足的國家領導人﹐不怕造孽﹐支持毛澤東的錯誤決定。其中包括周恩來。這也反映了中國的封建思想之根深蒂固。毛充滿了帝皇觀念﹐不甘被逼宮退居二線。其他支持者充滿了封建時代的愚忠。封建時代尚有死諫之臣﹐而紅朝帝國中怕只有彭德懷一人。如果當時周不支持毛的文革主張﹐中國就不會有文革。何用反思。所以現在我們要在破除封建思想方面加倍努力。而破除封建思想就要發揚民主的理念。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在中國實行民主。

文革中人性裡各種罪惡行為的大暴露﹐只是我們要反思中的次要方面。我們不能迴避更重要的反思﹐而只注重在次要方面。如果電影“八﹑九點鐘的太陽”沒能反映重要方面的反思﹐則其深度不夠。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3 21:27 , Processed in 0.0622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