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日战争的中国空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22: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尽管在二十年代广东已有双翼飞机(bi-plane), 中国空军迟至1932年才开展与美国的飞行合作和训练计划. 这个计划随着合同期满在1934年12月结束. 虽然日本对美国施展压力去终止双方合作, 有传闻是蒋介石向日本示好. 紧接着意大利的训练计划取代了美国人的项目(意大利人广告卖得好). 意大利人的飞行学校保证百分之一百的毕业率. 中国受训飞行员似乎在意大利人监护下确实不会不及格. 意大利还卖飞机给中国和在中国建立一个工厂去生产意大利飞机.
中日战争前的中国空军组成比较复杂. 很多军阀都有自己的飞机, 主要的有张学良的东北军; 李宗仁的广西军; 陈济棠的广东军等等. 东北军空军在1931年9月18日完全损失. 几乎所有的飞机都让日本关东军缴获. 广西空军听从中央政府(蒋介石)调遣被派往前线(上海?). 大部分在战火中丧失. 广东空军在1937年的”两广事变”中被分解. 一部分被蒋介石控制, 另一部分被解散. 陈济棠在广东失去权力, 蒋介石将广东纳入他的势力范围.
当中日战争爆发, 中国空军共有约500架战机和350名飞行员. 但扣除训练机, 机械故障机, 能投入战斗的只有约200架飞机和150名飞行员. 中国空军的主力是美制 Curtiss Hawk 双翼飞机 (包括 60架I型, 130架II型, 80架III型). 战斗机还有美制 Boeing P26 和 Vought Corsair (双翼飞机), 德制 Heinkel, 意制 Breda 和 Fiat. 轰炸机有德制 Junker, 意制 Capronis, Savoia Marchetti 81, 和 少量美制 Martin 139 (B 10) 和 Northrop 攻击机(一种单引擎轻型轰炸机).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日军先进战机(譬如Mitsubishi 的G3M2和A5M"Claude", 其中A5M是零式战斗机出现前太平洋战区最先进战斗机 (苏联人曾绞尽脑汁去拿一架来研究), 大部分飞机一开战就被日军迅速摧毁. 中国空军在1937年8月30日有145架可飞战机. 其军力在11月11日降到31架.
中华民国空军从1937年8月14日开始正式与日本空军作战. 8.14于是成为”空军日”. 当天的中国波音P-26/281战斗机跟日海军空军的三菱A5M战斗机狗斗是世界上首例全金属单翼战斗机对抗.
蒋介石向美苏求援. 美国态度模棱两可; 苏联则反应迅速, 同意支持中国民国空军. 苏联政府在中国尚未付款的情况下就运送约250架战机给中国, 包括I-15系列, I-16战斗机, 和SB-2轰炸机. 在1937年10月21日苏联已有447名军事人员(包括地勤, 机场维护, 飞机组装工人和工程师)准备开往远东. 飞行员们换着平民服装以志愿兵身份在Alma-Ata(现在的 Almaty)城集结. 还同列车携带约200架战机到中国组装.
从1937秋至1941年1月, 苏联分13批共卖给中国848架各类型战机. 另外, 因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而撤离中国的苏联志愿队留给中方37架飞机. 中国总共从苏联获得563架战斗机(包括252架I-152, 75架I-153, 132架I-16(10型), 75架I-16(17型), 29架I-15bis), 322架轰炸机(包括179架SB-2M-100A, 100架SB-2M-103, 24架DB-3, 6架TB-3, 13架不在购买计划内的SB), 和5架UT-1训练机.
中华民国空军的 Tupolev SB-2

1936年一名中国将军在美国很欣赏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上尉带领的飞行队表演. 中国决定聘请陈纳德为空军顾问, 答应给他更多薪水, 给他比在美国陆军空军队更多的自由, 更大的职责和权力. 1937年陈纳德率领一队美国顾问来华重建中国空军训练系统. 在1941年建立飞虎队前, 陈纳德为中国如何使用它的”杂牌机”空军出谋划策. 陈纳德还建造了一个平民空防预警网络.
中国的资金有限. 但从1938年至1941年中国购买了各种战机, 包括30架英制Gloster Gladiators 双翼战斗机; 24架法制Dewoitine D.510 战斗机; 100架由撤到汉口的CAMCO公司组装的美制 Curtiss P-36M Hawk 战斗机; 24架美制CW-21 Demon 战斗截击机; 12架 Northrop A-17A Nomad 轻型轰炸机; 35架由撤到衡阳的CAMCO公司组装的Vultee V-11 轻型轰炸机; 6架 Martin 139W (B-10) 中型轰炸机.
苏军在1941年初离开中国后, 陈纳德于三月回到美国寻求援助. 美国会一通过租借法案就排队申请. 同时陈纳德被允许为美国志愿队(别名飞虎队)招募飞行员.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同意支援中国大量物资, 但自然中国的军需远远低于美军所得. 尽管如此中国空军依然得到: 108架 Republic P-43 A-1 Lancer 战斗机; 约100架 P-40C Tomahawk 战斗机(不计美国志愿队所得的100架); 120架 Vultee P-66 Vanguard 战斗机(本是瑞典的订单; 被禁止出口瑞典后改名P-66转往中国);19架A-29 Hudson 轻型轰炸机; 15架P-38L闪电战斗机和5架F-5A侦察机(1945年2月交付)(当然这也比不上苏联通过租借法案从美国得到的过万架战机). 这些飞机相当部分(特别是Vanguard)被国民党封箱留作二战后对付共产党用. 始于1942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雷鸟基地接受中国飞行员受训. 后来成立的中美联合大队, CACW(Chinese-American Composite Wing)的一些中, 美飞行员也在此接受训练.

中美联合大队


在雷鸟基地中国飞行员受训

到1942年12月中国空军组成如下:轰炸机大队:1st, 2nd, 和8th 大队; 追击大队: 3rd, 4th, 5th, 11th, 和美国志愿队(分开指挥). 后来中国空军还得到P-51B战斗机和B-25轰炸机.
在1943年6月中国空军组成如下:轰炸机大队: 1st 和2nd; 追击大队: 3rd, 4th, 5th, 和11th. 第八大队有2个追击中队和1个轰炸机中队.
后来美国政府承认飞虎队为美军编制并以此为基础成立美军第十四航空大队, 陈纳德荣升为上校跟着将军(准将). 美空军助华抗日作战直到二战结束, 相信大家很熟悉.
中国虽然没有实际的飞机工业但也通过合伙企业建造一些飞机, 如在杭州的美中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公司, CAMCO(Central Airpla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它在中日战争前制造了20架A-12攻击机, 25架Northrop Gamma 2E, 少量Douglas O-2MC, 和Vultee. 其美国老板, William D. Pawley, 在1941年也参与招募美国志愿兵并让他们以公司雇员身份进入中国. 另一个合伙企业是和意大利在南昌于1937年2月完工的飞机工厂. 但这工厂只生产了3架Savoia SM.81轰炸机就被迫迁入重庆以南大山的一个天然山洞. 在南川的工厂建造了一些运输机, 训练机, 滑翔机样机. 1942年在成都建造另一个飞机工厂也研制出一些木质结构机体的原型机.
在山洞的工厂

中国在1922年在上海建有号称世界第一个浮动机库.

中国飞行员在中日战争早期已有所表现. 在上海空战中中国飞行员虽然飞行技术差但作战英勇和投入. 他们甚至攻击日本在台湾的轰炸机基地. 当然中国空军弱小. 跟日军硬碰硬是损失不起. 他们作战更有效的是去对抗日军对中国城市的轰炸, 特别是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日轰炸机. 即使后来日军改变策略派遣强大战斗机护送. 中国飞行员也跟他们有一拚. 尤其早期装备的I-15机身骨架非常强健. 碰到日军装备7.7mm机枪的A5M中弹几十发都不倒 (后来零式战斗机装备20mm机炮是另一回事). 后来美国飞机的装甲可以抗击12.7~13mm的机弹.
中国政府也向社会募捐筹集资金购买飞机. 首次筹款活动在1933年4月发动. 当活动在1935年结束所得捐款约三百万美元, 购买超过40架飞机. 另一次筹款活动在1936年以庆祝蒋介石50岁生日为名举行. 至1937年底共筹集超过一千三百万美元并以此购买了114架飞机.
爪哇华侨捐买的飞机, 像美制Douglas O-2MC 观察机

中国空军的Douglas O-2MC 观察机

苏美都先后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但大国的参战, 援助都是有其战略目的. 苏联帮助中国是一不想中国倒下日本把战火烧到苏联国土; 二在中国扩大苏联影响并扶持亲苏势力. 跟纳粹德国一样, 苏联派遣空军军事人员到外国参战(如西班牙内战)以获取战斗经验和熟悉对战国的空战战术. 正当美国后悔因迟疑没有打入中国政界, 苏联要跟纳粹德国友好停止与日作战离开中国. 美国趁机进入中国提高美国影响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然来华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苏美军人平民都是不远万里, 冒着生命危险的. 他们值得中国人民感谢和尊重. 政客跟他们是无法比的.
1938年4月, 其中一架(共两架)马丁B-10轰炸机飞临日本长崎和佐贺县散发反战传单!

日本人对中国散发这些!

我对二战战史很感兴趣. 但由于客观原因, 我对中国战区并不熟悉, 只能从网上收集有限的资料. 这段时间大家讨论涉及到中日战争. 我也凑凑热闹. 我将以前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 提供资料有来自美国, 澳洲, 阿根廷, 香港, 台湾等地的网友. 希望熟悉中日战争的网友指正一下.
资料来源包括: History of Chinese Aviation: 姜長英《中國航空史》ISBN 957-8628-07-2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02:10 , Processed in 0.0690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