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斜月三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是一部反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6:41 | 只看该作者
                                                      评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的标题是‘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这回的后半部分讲的是晴雯生病,请了个医生给她治病的事,看起来是个琐碎小事,却隐含作者深意,故事梗概如下: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晴雯笑道:“外头有个鬼等着呢。” 宝玉道:“外头自然有大月亮的。我们说着话,你只管去。”一面说,一面便嗽了两声。麝月便开了后房门,揭起毡帘一看,果然好月色。晴雯等他出去,便欲唬他玩耍,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着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随后出来。宝玉劝道:“罢呀,冻着不是玩的!”晴雯只摆手,随后出了屋门,只见月光如水。忽听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悚然。心下自思道:“怪道人说热身子不可被风吹,这一冷果然利害。”一面正要唬他,只听宝玉在内高声说道:“晴雯出来了!” 晴雯忙回身进来。

事情是由麝月而起,麝月五行属金(月属金),晴雯属木(晴字有日属木),麝月对晴雯有相克的作用。晴雯看到麝月出去,想和她开玩笑也出去了,结果受了风寒。后面发生的事情更有趣:

一语未了,只听咯噔的一声门响,麝月慌慌张张的笑着进来,说着笑道:“唬我一跳好的!黑影子里,山子石后头,只见一个人蹲着。我才要叫喊,原来是那个大锦鸡,见了人,一飞飞到亮处来,我才见了。要冒冒失失一嚷,倒闹起人来。”一面说,一面洗手,又笑道:“说
晴雯出去了?我怎么没见。一定是要唬我去了。”

麝月看到一只鸡飞起来,吓坏了,大家知道鸡对应的地支是酉属金,金克木对晴雯不利,所以这个事情是个兆头,如果用大六壬预测或算一卦,就能分析出它会预示着什么,任何奇怪的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兆头。后面果然晴雯生病了,请了个大夫给晴雯看病,看病的过程很简单,但是开出的药方却把宝玉吓坏了: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法,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罢。”

枳实是大寒之药,脾胃虚弱者不适用,晴雯就是脾胃弱,服之必泄真元。药书上说:枳实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麻黄是治外感风寒的药,但是不适合治表症。晴雯刚刚受风寒,属于表症,风寒只是侵入体表还没有影响到体内,所以这时用枳实也是伤元气的。让人奇怪的是一个医生怎么能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呢?连宝玉都看出来药方有问题。作者这样写实际上隐含着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五十一回的标题叫‘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这个题目就说明问题了。

作者称大夫是胡庸医,胡就是暗指胡人,也就是满清,他用的虎狼药针对的是晴雯,晴雯是黛玉的分身,属木,木在东方,所以晴雯的性情象东方汉人,刚烈直率,有情有义。那么这个胡庸医对晴雯用虎狼药实际上是骂满清对明朝汉族人下毒手。具体看药方里面有枳实这个药,极寒性,满清就是从极寒冷的地方(通古斯)来的,所以他们的寒性(属水)对明朝(明朝属火)有克制作用,当时明朝后期的极寒冷的天气,就是满清萨满教的巫师干的,它产生的效果相当于胡庸医用虎狼药对付晴雯,戕害明朝汉文明。作者用这件事情暗示出满清对明朝汉人的毒害。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 08:44:20 | 只看该作者
                                                   由妙玉看清朝华夏人的命运

在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最后来到了妙玉的住处--栊翠庵,这个住处的名字含义甚深,栊谐音龙,翠是绿色,所以栊翠的含义就是青龙,青龙在五行里属东方,是华夏人居住的地方。栊这个字左木右龙,所以与东方木和青龙相符。通过这个住处的名字可以看出妙玉代表了东方华夏人,

妙玉虽然信佛,但是刘姥姥一进栊翠庵就发现里面花木繁盛,暗示东方木气生机勃勃,不象宝钗居住的地方(属金)了无生气,所以宝钗的住处才更符合佛家意境。妙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带发修行,头发是人的情丝,越长越好。妙玉虽然信佛,却是禅宗,是中国彻底本土化的佛教流派,吸收了很多中国道家文化(妙玉就很爱看庄子的文章),所以是外佛内道。

妙玉是拥有真情之人,对宝玉情有独钟,而且她从不掩饰她对宝玉的喜爱。下面描述是贾母带大家参观栊翠庵时,妙玉和宝、黛、钗吃茶的场景,很耐人寻味:

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撤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老老吃了,他嫌腌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XXX”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X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X”。妙玉斟了一X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上面写X的意思是这个字过于生僻,所以用X替代)

大家可以看到妙玉用极好的杯子给钗黛二人,而自己的杯子给了宝玉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仍将’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宝玉来这里不只一次了,每次妙玉都会把自己用的杯子给他用,可见妙玉对宝玉的钟爱,宝玉害怕钗黛二人看出破绽,连忙掩饰说你给她们用好杯子,却给我用寻常杯子。但是妙玉是个直率实在的人(东方华夏人就是这个特点),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她仍然说自己的杯子才是最好的杯子,而且把它给宝玉用,也没想钗黛是否会介意,毫不掩饰自己对宝玉的钟情。

妙玉出生于书香门第,极有才华,诗才更在黛玉之上,红楼梦里两大诗仙,就是她和黛玉,两人都属木,都极其美貌、超凡脱俗宛若仙子,可见东方是出神仙的地方。可是妙玉的命运结局很不好,刚才分析过了她住的地方叫栊翠庵,象征东方华夏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妙玉的命运又影射了华夏人的命运。太虚幻境里有关于妙玉的判词,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命运: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首’世难容‘的词表面上是说妙玉的悲惨命运,实际上是说华夏人的悲惨命运。“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是说华夏人气质高雅,极有文采,如神仙那样,可见只有华夏人才有道骨仙风。“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这句话是说妙玉认为那些总吃肉的人,又腥又膻,实际上是说胡人吃肉,是野兽的本性,血腥嗜杀。“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这句话表面说的是妙玉最终沦落风尘,遭受侮辱,实际上是说明朝华夏人被胡人(满清)奴役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里凡是属木的人物都是隐射了华夏人,如黛玉、晴雯、妙玉、香菱和尤三姐等,她们的命运结局都很悲惨,实际上暗示出了明朝华夏人在满清的统治下悲惨的命运。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5:22:07 | 只看该作者
                                                       由行牌令看反清复明

在第四十回里面,贾母一家人和刘姥姥行牌令,甚是开心,但是牌令的内容及每个人引用的诗句含义甚深。牌令的顺序是这样的:贾母、薛姨妈、史湘云、宝钗、黛玉、迎春和刘姥姥。这几个人的牌令和诗句所描绘的景色及心情是由明亮愉快向惆怅压抑转变,其中所暗示出的含义恰恰是明朝向清朝转变的这个过程。先看贾母的牌令:

左边是张“天”。
——头上有青天。
当中是个五合六。
——六桥梅花香彻骨。
剩了一张六合幺。
——一轮红日出云霄。
凑成却是个“蓬头鬼”。
——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这个牌令和诗句给人的感觉就是,天地明朗,景色诱人,正气十足。头上有青天,钟馗捉鬼就是正气十足的表现,说明这个时期的明朝,汉族人仍然过着幸福、有朝气的生活。后面薛姨妈的牌令:

左边是个“大长五”。
——梅花朵朵风前舞。
右边是个“大五长”。
——十月梅花岭上香。
当中“二五”是杂七。
——织女牛郎会七夕。
凑成“二郎游五岳”。
——世人不及神仙乐。

上面这个牌令及诗句总的格调仍然是明快富有情趣的,但是开始转入秋天,如十月梅花岭上香、织女牛郎会七夕等。下面史湘云的牌令是转折点,也是所有牌令中最关键的,点出了明朝:

左边“长幺”两点明。
——双悬日月照乾坤。
右边“长幺”两点明。
——闲花落地听无声。
中间还得“幺四”来。
——日边红杏倚云栽。
凑成一个“樱桃九熟”。
——御园却被鸟衔出。

‘双悬日月照乾坤’这句诗点出了明这个字,暗示出了明朝,日月照乾坤说明了明朝是光芒四射,正气十足的朝代。‘闲花落地听无声’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思,说明明朝衰落了。“樱桃九熟” 和‘御园却被鸟衔出’讲的是皇帝御园里成熟的樱桃被鸟叼走了,含义是到头来落空的意思,暗示出明朝被清朝替代,史湘云的名字就有告诉历史的意思。

后面是宝钗的牌令和诗句,宝钗象征秋天属金,满清又是后金,所以宝钗的诗句实际上暗示出在满清统治下的老百姓的生活:

左边是“长三”。
——双双燕子语梁间。
右边是“三长”。
——水荇牵风翠带长。
当中“三六”九点在。
——三山半落青天外。
凑成“铁锁练孤舟”。
——处处风波处处愁。

‘双双燕子语梁间’看起来欢快,实际上是引用北宋刘季孙的诗“题屏”,原句是‘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所以宝钗的这句诗有大梦惊醒的意思,代表老百姓的美梦结束了。‘水荇牵风翠带长’引用的是杜甫《曲江对雨》诗原句“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解诗者以为杜甫此诗“回首繁华,不堪俯仰。 ” ,暗示出百姓怀念以前明朝时的繁华,不胜慨叹。‘三山半落青天外’引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原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⑹,长安不见使人愁。”诗写“凤去台空”、“长安不见”的怅惘愁绪。实际上说的是老百姓再也看不见原有京城繁华的悲伤。

“铁锁练孤舟”--处处风波处处愁,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舟可以指国家和政权,那时的舟是木头做的,木代表我们华夏汉人。铁链锁孤舟的含义是说大明朝的江山社稷被铁链锁住了,铁链属金,满清是后金,金克木,所以这句话的含义是明朝的江山及汉人被满清控制住了,但是控制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处处风波处处愁,说明改朝换代以后,满清给华夏汉人带来的生活是处处风波处处愁。这是在批判满清的黑暗统治给华夏汉人带来的灾难!

下面黛玉的牌令和诗句一样也含深意:

左边一个“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中间“锦屏”颜色俏。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剩了“二六”八点齐。
——双瞻玉座引朝仪。
凑成“篮子”好采花。
——仙仗香挑芍药花。

‘良辰美景奈何天’和‘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是引用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诗句,讲的都是自由恋爱、美好爱情的故事,这种事情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特别是在清朝是有违礼法,被人批判的,暗示出了在清朝理学佛学的影响下,人性压抑的状态,但是老百姓仍然向往真情。宝钗在黛玉说出这个诗句的时候很吃惊,觉得黛玉很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诗句,说明宝钗代表了当时满清的正统思想—无情。‘双瞻玉座引朝仪’ 玉座谐音御座,说明老百姓怀念明朝时左右文武百官分两行朝见皇帝的场景,‘仙仗香挑芍药花’这句诗, “仙杖”表示以杖挑着“篮子”采花者是仙女。“芍药花”代表爱情,古代男女相赠芍药以结情好。由林黛玉说出这句诗,暗示出了明朝汉人的美好爱情和道家仙女的风姿。

后面迎春的牌令诗句不成功,被大家罚酒,刘姥姥的牌令和对应的话也颇为有趣: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老老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大家知道薛蟠的名字是蟠有虫和番,象征番人也就是满清,这个虫子旁,是说满人就是个虫子,薛蟠自己也唱过苍蝇蚊子的歌。刘姥姥的大火烧了毛毛虫,实际上是说满清的统治黑暗压抑,老百姓盼望着用大火烧掉虫子满清,从而恢复大明(明朝属火)。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06:05:11 | 只看该作者
著名美国海归:中国必须摒弃“太监化” www.creaders.net | 2015-06-23 19:34:23  科学画报 | 2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作者饶毅

  虽然我国百年前已结束沿用时间和规模领先世界的太监体系,作为文化习俗、个人行为的太监化倾向迄今尚未绝迹。

  因其严重性和普遍性不一定被广泛认识到,反而不时以不同面貌被“发扬光大”。在有些时候、有些范围,过度太监化可以毒害社会的健康。太监化的人和行为泛滥的国家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什么是“太监化”?没有人格、不负责任地讨好强权,没有是非、不择手段获得物质利益,没有理想、不利集体而寄生于社会,皆属文化习俗、个人行为的太监化。

  历史上的太监无需负责只要讨好强权,多为生活所迫服务于权势而解决个体生存问题,情有可原;现实的“太监”不为公事、公众利益担责任,而自愿选择献媚于强权而牟私利,难以谅解。

  古时,太监服务的对象单一;现代,“太监”顶礼膜拜所有可以一时为其提供利益者。

  太监化的人格无理想,获得生活资料苟延残喘就是其生命的意义,无异于宠物取悦于主人;太监化的行为没有是非准则,只有利益之争,无异于将人类文明退化为动物世界。

  很多人认为,现代我国无太监。其实,目前不少人公认,在中国“成功”必须“夹着尾巴做人”,无异于太监化潜移默化在社会普及的结果。不仅有人自豪于“夹着尾巴”成功,而且有不少父母老师教育后代应该“夹着尾巴”,不知不觉培养太监化后来人。“夹着尾巴”者想法无需独立,宁可人云亦云;行为不要突出,宁可少做不做;做事不愿太好,宁可偷工减料。“夹着尾巴”者甚至日常积极摆出“乞摇状”,以彰显无能而不会威胁他人,以面子上讨好资源掌握者,获得接纳和支持。这些都是在积极实践太监化习俗。

  有些人“夹着尾巴”一时后,待有适当的职位时确实做事情,可以算是被社会所迫;但不少人久而久之“夹着尾巴”成习惯后,最后无论获得什么机遇、条件都不能恢复正常做人的样子,一生将太监化进行到底,还因获得权钱而洋洋自得,不知自尊何物、羞耻何事。

  太监化对社会有多方面的危害。

  社会重大问题,本需多方面积极参与,提出多种方案,在争论和批评后提炼出试用部分,经过探索而推广。太监化的做法只给上级撑一时的面子,不为国家长远着想,并不真正帮上级解决实质问题,只顾监管压制下级,导致广大群众都不愿意动脑筋解决问题,责任往上推,事情给他人做,只争自身利益不做公事,所以我国社会多层面呈现外战外行、内战内行、长期内斗、热衷内斗的现象。

  对文学艺术的监控机制,体现了制度化的现代太监化体系。一些本来有才华的人不仅自己不出产创造性的作品,还不准其他人探索。一些本无才华的人变成“艺术家的太上皇”。他们太监化地禁锢我国艺术家,导致艺术质量低下,产出全国多数人不满的幼稚化娱乐。

  相对我国其他行业,太监化的问题在科技界算比较轻微,因为国家鼓励科技创新而未设限。但太监化仍以习俗的方式渗透到科技界,一些人以“夹着尾巴”为人生信仰,导致有些研究也以看人眼色、拉关系为标准。

  重要科学工作是每一代新人别出心裁敢想敢干的结果,不是听从其他人的指挥,不是顺从大家的想法,在关键之处并非四平八稳而需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自己的探索,有自己的思想,走自己的路。对多数杰出科学家来说,在创造力高的时期常不能四平八稳,而容易与众不同,并不容易调和。如果大家都能很快认识和接受新颖的观点和做法,一般也就不是很有创造性。在大量与众不同的想法中,多数创新也可能并非好的想法,但要允许这些想法大量产生和探讨,才能发掘其中少量真知灼见,让它们生根开花结果。不提倡思想独立、鼓励“夹着尾巴”的文化,不利于我国出现大规模创造性的科学建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06:05:50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上面这篇文章的感想:

这篇文章只是看到了现在的中国社会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太监文化历史悠久,顾名思义太监文化乃奴才文化,太监的生殖器被阉割了,而生殖器又叫人的命根子,所以无根的人叫太监,也说明了无根的文化是太监文化。红楼梦里,作者就批判过中国的文化是无根的文化,象征理学的李纨和象征佛学的宝钗都有无根的特点,李纨和宝钗都有奴性强的特点,象征儒学的贾政喜爱李纨的稻香村,说明儒学和理学一样都是太监文化,奴才文化。这些文化不允许人们有独立的思考和个性,不允许有创新精神,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奴才文化崇拜权威,崇拜等级,是官本位文化。专制文化为专制的制度服务,也许这种文化和制度可以带来超级稳定的社会,但是生活在这种文化制度中的个人并不幸福,很拘谨很压抑, 大家都像僵尸一样,没有自我、没有尊严。

这种太监文化就像金字塔,顶层的人最自由但是人数最少,底层的人最痛苦但是人数最多,每层的人都在向上看,对上层的人献媚,希望成为人上人,而把冰冷的后背和屁股留给下层的人看。最上层的人看到最多的笑脸,觉得理所当然,最下层的人看到最多冰冷的后背和屁股,也觉得理所当然,这种文化和制度充满了歧视和是非,充满了自卑和脆弱的傲慢,充满虚伪、虚荣(爱面子)和各种人为的观念,中国社会复杂和这种文化和制度由很大关系。大家都觉得在西方生活简单,活的不累,那是因为他们更人性化,对个人更尊重,推崇自由、平等、人权。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7:38:44 | 只看该作者
                                                               评割肉喂鹰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条啊!”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呢?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老鹰怒火冲天,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到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的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这是佛祖修炼中的一个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舍身喂虎等,佛教也经常用这样的故事宣传佛祖的伟大,利益众生。如何看待上面这个故事呢?

站在神佛的角度,这种做法很伟大,为了利益终生而勇于献身。站在人的角度,人性的角度,这种做法就是外忍内残,对外忍让,对自己残忍,不懂得爱自己。为了利益众生,为了成佛连身体都放弃,这种做法和邪教为了追求圆满去天安门自焚有啥区别?佛教讲善良和忍让,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听,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善良,对自己的不公。

历史上专制社会的统治者(比如满清)都希望老百姓信佛教,因为这种宗教能使人逆来顺受,培养人的奴性,有利于维护统治(特别是有利于维护异族统治),但是老百姓过得并不幸福,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公,不懂得反抗,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因果报应或来世。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懂得尊重别人的权利才是真正的善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才是正气十足的社会,才是有人权的社会。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4:06:29 | 只看该作者
ZT. 博浪椎:从四大名著看中国之走投无路
2016-08-03 时代书屋

来源:爱思想网

看四大名著,不能只看到其中神魔乱舞的有趣,英雄好汉惩恶扬善的痛快淋漓,帝王将相纵横捭阖的权谋秘计,才子佳人荡人心魄的情孽缠绵。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面明明白白写着:中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孙悟空大闹天宫,很是让一潭死水的天宫闹腾了一阵子。他提出的革命理论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一革命理论,与历来农民起义提出的号召如出一辙。陈胜吴广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就是孙大圣的轮流坐庄的理论么?大概孙大圣看到玉帝的排场,心向往之,豪言壮语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或者吃天鹅肉的心理作祟:“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率领他的猴子猴孙,攻占天庭,把天庭改朝换代成猢狲王朝,这就是孙悟空的革命理想。坐天下的是王,抢天下的是贼;在天庭里,坐天下的是神仙,抢天下的是妖孽,人间天上,奉行同一道德规条。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斗不过妖猴,于是借师助剿,请来如来佛,妖猴斗不过佛祖,于是猴子被洗脑,跟随唐僧,充当了镇压各路反叛势力的急先锋,一路降妖除怪,最后官封斗战胜佛。从现有体制的反叛者到忠实维护者,进而变成现有体制的受益者,孙悟空用了五百多年。天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后双方妥协,互相利用。孙悟空在当初跟他一样身份的妖魔前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称仙佛,口含天宪,大展神威,实现终极自我价值。天庭也可以利用他充当打手,扫荡其他对现有体制构成挑战的各路反叛势力。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怎么都比不上他这第七十三变实在,能得更多实惠。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的嘴脸,在这里被照妖镜照得毫发无隐。斗得过现有体制,就把玉帝的张姓朝廷改姓孙,斗不过就投降,自己的反叛实力就是跟朝廷谈判的本钱,兄弟队伍的头颅就是投名状,几番含娇弄态之后,即漂白了自己的出身。唐末朱全忠玩的是这一套,《水浒》里宋江玩的也是这一套。农民起义救中国?痴人说梦而已。

《水浒》里的宋江,玩的也是这一套,不过一在天上,一在地下。世人都怪宋江,怪他不该投降,他不投降又能怎样呢?梁山事业,实在无路可走。梁山政权,只不过是东京赵家朝廷的山寨版。想当年,赵匡胤在位时,也跟他们的宋大哥一样英明,一样讲义气,一样替天行道,到如今子孙不肖,宋徽宗赵佶昏庸无比,贪官墨吏扰乱天下,假设梁山事业百年长青,谁能保证宋江的子孙比赵佶一定强,好汉们的后代一定比高俅雄起?投降了倒好,中国历史省去了一个不必要的循环节。好汉们的理想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贪官们的理想不过是大肆捞权大把捞钱多睡女人,后者是前者的衍生品,他们只相隔一张纸的距离。梁山与祝家庄,一个由好地主领导,一个由坏地主领导,好地主与坏地主的距离,也不过一张纸而已。

梁山道路,走下去将无路可走。只可怜了那鲁莽得天真可爱的李逵,为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永续飘扬,拎着一对大斧排头价砍来去,不知他端的要砍谁?

梁山道路,最终无路可走。

《三国演义》宣扬的是圣主贤相救国论,翻译成无产阶级口吻,就是只有刘备诸葛亮才能救中国。可惜枭雄斗不过奸雄,贤相斗不过奸相,仁义斗不过厚黑,刘姓天下无可奈何花落去,圣主贤相的理想一江春水向东流。仁义事业实在让人悲催,刘备诸葛亮只给后人留下一个欲哭无泪的背影。最终一统天下的司马氏,一点仁义的影子都找不到。

刘备诸葛亮事业的流产,意味着圣贤救国论的破产。

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两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超世独立,一个人站一边,其他所有人站另一边。中国历史上所有读书人的脑袋凑在一起也比不过他思想的深刻。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告诉我们,封建社会已是穷途末路。身处康乾盛世而能认识到这一点的,绝无仅有。比他稍前的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痛心于明朝的灭亡,沉痛反思的结果无非是皇帝太昏庸,大臣太贪婪顾私利,不去从根本上否定制度,没有从我们固有文化中查找致命之处,反而抱残守缺,对传统儒家沾沾自喜,以为明的灭亡,不是儒家文化的失败,而是不能遵守儒家戒律的结果。

就像《旧约圣经》里的犹太人,每受一次打击,每遭一次失败,都认为是对上帝笃信不坚的后果,是上帝因为他们在异教间摇摆不定而降罚,因而每一次反思的结果都是更加信仰上帝。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先进的中国人反思落后挨打原因,还认为我们只是技不如人,而不是体制不如人,文化已落后。曹雪芹超越了他以前和以后所有的旧式知识分子精英。

他通过贾宝玉的口告诉我们,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文化已是走投无路。贾府里面的男人,从上到下全都灵魂烂透了,封建社会的大厦靠这些人支撑,倾倒是必然的事。不仅如此,贾宝玉还以戏谑的口吻否定了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教条,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这一条认识是从根基上否定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最崇高的东西都被他看穿看透了,他还能跟周围的男人沆瀣一气么?他还能从父命读八股考科举光耀门庭为这一腐烂的家族提供继续腐烂下去的养分么?所以贾宝玉清醒坚决地拒绝了合作,不愿为这个注定要烂掉的社会陪葬。可惜宝玉的心思书中无人理解,就连他深爱的林妹妹也半点不知,他只能“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了。他的愁恨,他的傻与狂,是出于绝望,他找不到新的道路。

《红楼梦》所深刻揭示的,不是曹雪芹所处的朝代已濒临绝境,此时是大清盛世,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无限风光的时代,他揭示给我们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走投无路。林妹妹的葬花词,在贾宝玉听来,在后世的我们听来,是唱给所有中国人的一首挽歌。

《西游记》《水浒传》告诉我们,农民起义,革命造反不能救中国;《三国演义》告诉我们,伟大领袖不能救中国;《红楼梦》告诉我们,我们真的已走投无路。

我们的文化没有内生性的力量,靠我们的固有文明来救中国,就好像是用中药来救治需要开膛破肚的病人一样无效。

阅读 984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6:08:43 | 只看该作者
ZT 中国2000年前的经济学家,用“货币战争”灭了两个国家!
2016-03-29 基金圈

春秋时期,东方有个国家叫齐国(现在山东的半个省,胶东半岛地区),这个国家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该国虽然经历了10代人的打拼,但直到第11世孙齐桓公在位时,依然还只是偏居海滨一隅的小国。

此时诸列国的竞争愈演愈烈,齐国要么主动创新图强,要么等着被兼并。创新有可能是送死,不创新肯定是等死!

面对时局变化,齐桓公决定改革!

老板的决心有了,CEO在哪里?

齐桓公本来任命一直辅佐自己的鲍叔为相,但是鲍叔却向他推荐了另外一个人。当齐桓公听到那个被推荐者的名字时,勃然大怒道:“我恨不得吃了他的肉,扒了他的皮!”

原来管仲曾经为了护主,射了他一箭。但是创新不拒贤,个人私仇怎能妨碍国家前程。而且管仲在应聘时只说了三句话,就打动了齐桓公: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所谓:举世滔滔,唯知己渺渺。管仲越说越投机,句句正中下怀。于是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并告示百官:“国家大政,先禀仲父;有所裁决,任凭仲父。

管仲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厉害就厉害在:在他眼里,普通百姓是“人”,免不了好逸恶劳、贪财好色、自私自利,但也有人情亲情。同样,官员和皇帝也是“人”,只是多了一些欲望野心和责任而已。在管仲眼里,这个世界不是由“好人”或“坏人”组成的,而是由“自私自利”的人组成的,所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他不强调道德,也不迷信强权,一心务实。他改革的本质是将人性的弱点变成劳动的动力:集大家之私,成社会之公。

管仲在位的时间长达40余年,成为先秦诸子中唯一成功的典范。说管仲是一位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绝对不为过,请看他的措施和政绩:

管仲改革最核心的是“以商止战”,既:对内方面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对外方面就是扩大对外贸易,用贸易来制衡战争。让各国发动战争的代价大于终止贸易的代价!

因此他又十分重视工商业。他说:“无市,则民乏矣。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一直是很低的,管仲却将“工商”与“士农”并排。

同时,管仲又重视调节贫富差距。他主张:治理国家,要“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管仲还制定了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为了使林木和渔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

在提高积极性方面,管仲提出把土地分下去,实行分户经营,这样人民自觉抓紧农时。他们会知道季节的早晚、光阴的紧迫和饥寒的威胁,会自觉地早起晚睡,不辞劳苦地经营,否则大家都是奴隶,只能消极怠工。这样做的本质其实就是把劳动者由被野蛮强制下劳动变为自觉主动的尽心尽力的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孔子和孟子看到了人性的善,那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商鞅和韩非看到了人性的恶,那是在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所以,儒家和法家的观点确实是对立的,但他们都推崇管仲。管仲认为“善”和“恶”都不是绝对的,但“私”和“贪”却是永在的,自私和贪婪才是人性。管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人性的了解,并想办法使之得到满足。

这跟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早了对方将近两千三百多年。

私营经济也是管仲率先提倡的。齐桓公曾要求将国家资源由政府垄断经营,但管仲说:“故善者不如与民分利共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也就是说政府不能独占资源,应该放手让民众去经营,政府只要征收30%的所得税即可。

管仲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有金融概念的人,他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要求君主通过对货币的控制,掌握住粮食等重要商品,以影响其他商品的交易。他认为商品轻重与否,取决于这种商品的多少,常固不变的价格是不存在的,如果价格恒定不变,就无法调节流通。价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才能发挥调节作用。谷物被“囤积则重,被抛售则轻。集中于国家则重,流散于民间则轻;货币流通得通畅则重,流通不通畅则轻;国家政令与该商品关系重大则重,关系不大则轻。管仲还把谷物、货币从万物中独立出来,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币重则谷轻,币轻则谷重。

上面这段话值得反复咀嚼!

至于国家如何发现货币?管仲认为第一步先在方圆6里的地区内作典型调查,第二步由点及面估算全国的货币需求量,以此为基础确定货币的铸造发行量。

管仲是第一个强调国家贸易的人,他大开国门欢迎各国商人,提出“空车来的不要去讨取税费,步行背东西来的不要去交税”。他还在齐桓公专门建立款待外国商人的客舍,从此全国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关键的是:管仲掌了握对外贸易中最微妙的技巧:为保证本国缺少而重要的商品不外流,采取‘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的措施,保持重要物资的高价,也会使天下的重要物资流入我国。而对本国的剩余商品,则采取‘天下高而我下’‘天下重我轻’的低价政策,促其对外倾销。在一般情况下,要做到‘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保持大体相同的轻重关系。这不就是人民币“贬值”和“升值”的概念吗?

在这种自由贸易方针的鼓舞下,齐国首都临淄繁荣至极:“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据核算其时临淄的居民人数达30万之多,是当时国际上最宏达、富贵雅典人口不到5万。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还有一项非常超前,那就是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管仲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指出: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每当年岁低迷时,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这同2000多年后的凯恩斯经济学又如出一辙。

但是,管仲过于强调商业和普通,甚至忽视了很多道德。比如管仲在齐国首次设立了“国家大妓院”,繁华的都城临淄就试点开了7家官办的“女市”,其中每一市有“女闾”100人,共700人,他也被认为是性产业化的鼻祖。

“国家大妓院”有四大作用:一是增加了国家税收;二是解决了女奴隶被解放后的的再就业问题;三是解决了许多男子的生理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四吸引了爱金钱更爱美女的四方英雄来齐国发展。

正是对商业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管仲也成了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经济学家。他的“自由经商”主义跟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非常相似,他的“投资”、“消费”、“出口”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又跟凯恩斯经济学遥相呼应,但是他理论早了对方将近两千三百多年,堪称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鼻祖,更被誉为“中华第一相”,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这些经典理论2000年后的我们还在使用。

我们在插两个小故事:管仲才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动“货币战争”的高手。

齐桓公想灭掉楚国,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齐桓公就派人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楚王听说后开心的说:“鹿,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赶快让老百姓都去捕捉活鹿!”于是楚国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都行动了,颇有点“全民炒股(或炒房)”的意味。这时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楚国也因此却误了农时,而这时管仲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管仲发动的另一场货币战争是‘衡山之谋’。

衡山国盛产兵器,天下无双。管仲在起兵前一年就派人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于是衡山国百姓纷纷放弃农业转而打铁。一年后,齐国派人购运粮食,当时粮价每石十五钱,齐国却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包括衡山国的其它国家百姓都运粮卖给齐国。然后就在夏收前的一天,齐国突然封闭关卡、停止收购粮食和衡山国兵器。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齐国又忽然对衡开始山国出兵。此时衡山国已经无粮可用,兵器也差不多卖光了,又不能在别国买到粮食,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战场上败的精光,只得奉国降齐。

‘衡山之谋’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以高价诱使敌方放弃本业,追求某种产业的畸形利润,最终造成敌人经济瘫痪!在任何时代,一种商品价格暴涨都会带来巨额利润。但除非这种利润来自于国内垄断性技术,那是一定会出事情的。高利润会吸引相当一批人冲进去,而且,这批人往往还是能率先看到商机的精英。等到一个国家几乎全民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暴利就要终结了。

这一点对我们现在仍然有很大启示!

虽然管仲有超凡才能,但中国却是儒家统治的社会,儒家以“贱商”著称,在《论语·宪问》中,子贡就认定“管仲算不上是一个仁者”。他的诸多经济政策,无论是刺激商贸、鼓励消费还是“以商止战”,在儒家看来,统统都是异端邪说,儒家在经济治理上只有“三斧头”:一是“以农为本”,二是“轻徭薄赋”,三是“克己复礼”。遗憾的是,这三条在管仲那里都找不到。因此孔子对管仲否定性评价,就在“俭”与“礼”两方面,但这并没有阻碍孔子对管仲推崇备至。

管仲的改革使齐国从远离中原的小国崛起成为东方大国,齐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然而,齐国坐拥最强国力,却采取了不扩军和不兼并的“和平称霸”战略,管仲那些维持国际秩序的行动,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就在齐桓公晚期,中原的晋国和南面的楚国纷纷并吞小国,疆域不断扩大,它们的军事冒险无疑得到了更大的好处。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两年后齐桓公死于宫廷政变,齐国迅速让出了霸主权柄。

自此以降,相继称霸的诸侯均以武力威慑天下,“尊王攘夷”异化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以商止战”的策略也正式失败,他的用贸易来制衡战争的想法过于理想化,列国争霸只适合丛林法则。
-----------------------------------------------------------------------------------------------------------------------------------------
管仲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 所以才能按照人性建立合理的制度, 实施正确的政策, 国家兴旺, 百姓富足。儒教那套学说只能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 对促进经济发展没啥作用。中国后来的三字经,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在误导人, 西方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所以文化和法律都是围绕着人性人权而制定, 东方文化受性本善的影响, 把道德看的很重要, 讲政治讲正气, 八荣八耻, 这些都和文化传统有关。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论断也是误导人, 正是这个论断才认为公有制最美好, 实践证明公有制最没有效率, 改革开放就是迎合了人的私心和欲望才打破了僵局, 迎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其实中国革命的动力也是迎合了农民的私心才成功的, 比如革命初期的打土豪分田地, 解放战争的土地革命。如果农民们知道革命成功后自己分的地会在人民公社运动中会被收为国有, 估计就不会跟着闹革命了。所以合理的文化和制度就看它是不是符合人性, 人性不可改造, 不可泯灭, 用斗争的方法改变人性, 比如什么很斗私心一闪念, 只能制造更多的罪恶, 还会使人变得更加虚伪, 说一套做一套。

斜月三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5-26 05:14:35 | 只看该作者
这标题定的也太大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8:42:01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又叫风月宝鉴,要反着看,才能看出真相,所以红楼梦是一部反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2:30 , Processed in 0.0560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