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4类调味料,务必放冰箱储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08:4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医生在线





56 岁的李大叔前阵子闹了场病。那天他用自家腌的豆瓣酱烧鱼,晚饭刚过就觉得头晕恶心,半夜开始剧烈腹泻,被家人紧急送医。检查发现是食物中毒,罪魁祸首正是那瓶没放冰箱的豆瓣酱。

原来这瓶豆瓣酱开封后,李大叔图方便一直放在厨房窗台,最近夏天气温高,瓶里的酱料慢慢变得黏糊糊,还带着点酸腐味,但他觉得“老辈人都这么吃”,舀掉表面一层就继续用。医生说,这种高盐发酵食品开封后不冷藏,会滋生李斯特菌等致病菌,尤其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更容易中招。

李大叔在医院挂了5 天点滴才恢复。医生特别叮嘱,开封后的酱料、腐乳等,哪怕包装上没写冷藏,也得放进冰箱,每次取用要用干净筷子,发现异常千万别舍不得扔,比起看病花钱,扔瓶调料实在划算多了。


native advertising




01

4类调味料不放冰箱等于吃细菌!

厨房调味料若保存不当,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以下四类调味料开封后务必冷藏,否则可能吃进大量细菌,威胁健康。

1.发酵类调味品

腐乳、豆豉、黄豆酱、虾酱等靠微生物发酵制成,开封后若存放温度较高,内部微生物会加速繁殖,外界杂菌也可能入侵,导致变质。实验表明,在30℃以上环境中,豆瓣酱瓶口残留酱料易滋生霉菌,出现霉斑。建议使用干净餐具取用后,及时密封冷藏,发现霉斑需整瓶丢弃。

2.蛋白质丰富的调味品

蚝油、沙拉酱、肉酱等富含蛋白质,开封后室温存放易长毛发霉。蚝油蛋白质含量高且含少量糖分,室温下变质速度更快,温度越高发霉越快。霉菌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危害健康。建议开封后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并在1个月内用完。

3.高脂肪的调味品

芝麻酱、花生酱等富含脂肪,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脂肪氧化反应,产生哈喇味,甚至生成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辣椒酱等含不饱和脂肪的调味品,在高温、氧气、水分条件下更易酸败。建议选择避光密封容器,开封后冷藏保存,3个月内用完。

4.半黏稠的调味品

辣椒酱、番茄酱等水分含量约60%,耐高渗透压微生物可在此生长。实验显示,开封后的番茄酱在室温下3天即可能变质,而冷藏可延长至1个月。建议使用玻璃容器密封,冷藏保存,取用时避免沾水。




02

这些调味品开封后适合室温干燥保存

许多调味品开盖后在室温干燥环境下保存即可,既能保证风味,又能减少变质风险。

晶体状调味品:盐、糖、味精等晶体状调味品,本身含水量极低,只要密封好放在阴凉干燥处,就能有效防止吸潮结块,无需放入冰箱。

液体调味品:酱油、醋、料酒等液体调味品,含有盐、酒精等成分,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开盖后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干燥的橱柜中,可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风味流失,同时减少细菌滋生。

干货调味品:花椒、八角、桂皮等干货香料,干燥状态下能长期保存风味。将其装入密封罐,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发霉即可,冷藏反而可能因环境潮湿影响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调味品保存时要远离灶台等热源,避免温度过高加速成分变化;每次取用后及时盖紧盖子,防止潮气进入。若发现调味品出现霉斑、异味或质地改变,应立即丢弃,不可继续使用。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7 00:42 , Processed in 0.0638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