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弃美国终身教职, AI科学家回国任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5 23:5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近日,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官网公布消息称,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常任轨道助理教授、AI经典教材《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亦被称作“花书”)中文版的主要编译者符天凡博士,已正式入职南京大学,担任计算机学院准聘副教授一职。

据港媒《南华早报》25日报道,今年32岁的符天凡于去年12月加入南京大学,他的工作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和材料开发。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他希望能够抓住中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尤其是在制药研究方面。

符天凡告诉《南华早报》,中国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投入为像他这样的年轻科学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说:“南京大学完美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卓越领导力,该校在基础科学方面的广泛优势,为我应用人工智能加速科学发现的研究提供了一片沃土。”他补充道,在海外漂泊数年,能够回到家人身边也是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南大官网介绍,符天凡博士的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发现”(AI for Drug Discovery)、“人工智能赋能的科学发现”(AI for Science)以及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入选中国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他于2023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移居美国前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和硕士学位。

符天凡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深度学习驱动的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其学术成果在Nature、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CML、ICLR、NeurIPS、KDD、TKDE等知名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他在临床试验结果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选为Cell子刊Patterns期刊的封面文章,并且已成功应用于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

符天凡向《南华早报》介绍道,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科学工作流程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在药物研发中,过去依赖耗时且成本高昂的反复试错实验,如今借助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的强大力量,能够实现加速突破。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3_26_769789.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08:26 , Processed in 0.0637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