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异常表现就是“喝水像牛饮”。正常人喝水是解渴,糖尿病人喝水是“救火”。因为高血糖会让血液变得像糖浆一样黏稠,身体为了稀释它,就不断地向大脑发出“缺水”的假象,于是一杯接一杯地喝,喝到胃都胀了,嘴还是干得像沙漠。
有位阿姨每天能喝掉四壶保温杯的水,嘴里还总像塞了棉花团,结果一查,糖尿病都五年了自己还不知道。
第二个表现是“喝得多,尿得快”。正常喝水应该是喝多了才尿多,可糖尿病人是喝一口尿两泡,夜里跑厕所跑得像打卡。这不是膀胱小,是肾脏在拼命排糖。
高血糖通过肾小球滤过后,会带走大量水分,结果就是——尿频、尿多、尿急,尤其夜尿次数比白天还勤。我有个病人笑说:“我一晚要起六次,哪是在睡觉,是在排队上厕所。”一测血糖,果不其然。
第三个表现是“喝水不解渴,越喝越口干”。这点最具迷惑性,因为很多人觉得口渴喝水就好,可糖尿病人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像无底洞。
这是因为血糖太高,导致细胞“脱水”,哪怕血里有糖,细胞还是饿着渴着,水进不去,渴也止不住。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指出,这种“细胞性脱水”是糖尿病早期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尤其在饭后两小时最明显。
第四个表现是“水喝够了,人却越来越累”。糖尿病不是喝水能解决的口渴,它背后是胰岛素功能紊乱,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你喝进再多的水,糖进不了细胞,身体就像车有油进不了发动机,越开越没劲。
我曾经碰到一个快递员小伙子,送货送着送着就蹲路边喘气,怀疑自己贫血,结果一查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差点没抢救过来。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是老年人才有,其实现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已经被盯上了,尤其是那些天天喝奶茶、吃夜宵、久坐不动的上班族,糖尿病就是他们“喝”出来的未来。
国家代谢病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35岁以下人群糖尿病前期检出率超过38%,而其中一半人群都有“异常口渴”表现,却没人当回事。
嘴巴是糖尿病的“报警器”,别再把口渴当口味问题,把夜尿当肾虚,把疲倦当熬夜的锅。你每天喝多少水,怎么喝,喝完什么感觉,都是身体给你发的“糖信号”,你听懂了,就能早发现、早控制;你听不懂,就只能等血糖表“啪啪打脸”。
糖尿病不是“喝水喝出来”的病,但它一定会“喝水喝出事”。你以为是水的问题,其实是血的问题,是胰岛素的问题,是你忽略了身体一次次求救的声音。别让一杯水,变成通向糖尿病的“引路人”。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中国糖尿病流行趋势调查》
2.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患者行为研究》
3. 国家代谢病中心《我国青壮年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识别与防控指南》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诊疗与患者自我管理白皮书(2023)》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中国糖尿病流行趋势调查》
2.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患者行为研究》
3. 国家代谢病中心《我国青壮年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识别与防控指南》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诊疗与患者自我管理白皮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