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文刷屏:当“圣母”成为贬义词 人类就离魔鬼不远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08:3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ove 于 2021-5-2 11:20 编辑

观人随笔


  


顾意评论文章:五一哪也没去,宅在家里思考问题。这个世界太嘈杂、躁动、拥挤,是不是?

在今天的微博上,有一个没有上热搜的热搜。我看了一天,网友们大致分为两派,相当对立,不可开交。

我也思考了一整天,给亲爱的读者分享二十条:

1.当一个地方出现灾难时,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这个地方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只是受害者。我们该批评指责的,是那些负有责任的人。

2.那些受害的脆弱,和我们的脆弱没有什么两样。很多人以为同情只是施舍,其实那是救赎,自我的救赎。

3.机构发言和个人发言有本质不同。个人发言代表的仅仅是个人,既所谓个人言论自由;机构发言代表的肯定不是一个人,天然具有官方性。

4.机构发言该是什么样的?这就好比结婚得着正装,你不能穿着裤衩背心就把姑娘娶了。得讲究体面,恪守正派价值观,因为机构代表一群人的形象。

5.当机构发言偏激时,其实是对那些愿意理性看待和思考问题的人的绑架。

6.的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优胜的一方主动去对比,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7.这种认知的对立、情绪的对立,在可见的未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愈演愈烈。

8.一场战争,是由1%的罪人和99%的炮灰组成的。很多时候,张牙舞爪者,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而不知道自己只是个工具。

9.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某国人、某族人。

10.人性高于由社会生活演绎出来的其他情感。



11.在宏大叙事里,任何个体都是渺小的。一旦被风暴挟裹其中,就可能万劫不复。

12.永远不要对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偏见。因为在这个群体的内部,本身也有层级和对立。而那某一层级和某一方,可能恰恰就是你所站的位置,恰恰就是你。

13.永远不要对一个复杂的群体有仇恨。因为这种笼统的仇恨会蒙蔽你的双眼,击懵你的大脑,让你失去独立的自我思考。这种仇恨,和那些自己过得不好就抱怨社会、报复社会的情绪,没有区别的。

14.不存在一个群体,既全部是施害者,又全部是受害者。这很矛盾。

15.你看,我们自己内部,不也人以群分吗?

16.永远不要用别人的烂,衬托自己的好。不仅是不道德的问题,而是这样的对比并没有获得实力增量,只是一种文明降维。

17.继公知成为骂人的词后,圣母也成了骂人的词。这或许是语言的进化,但却是文明的倒退。

18.公知本是褒义词,圣母曾经也是褒义词。语义的反转,意味着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真正的圣母的,因为凡人皆有私心和缺点。它是心怀善良之人的想象和向往。但这种向往,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不是嘲弄的对象。

20.当一些人把“圣母”视作贬义词,可能已经离魔鬼不远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5-2 20:48: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15 11:07 , Processed in 0.03984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