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悲壮的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15:1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员回忆,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经常流泪,甚至放声大哭。哭,是因为悲伤,毛主席为什么悲伤呢?

有人说,是因为年老多病感到死之将至而悲伤。不对,毛主席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看得通透,态度从来都是乐观的。

有人说,是因为培养的几个接班人都不成器让他伤透了心。也许有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

有人说,是因为生命将到尽头,而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无力坚持到最后胜利而伤心。这不是没有道理。




毛主席说:“我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个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岛上去了,这件事拥护的多,反对的少;再一个就是发动文革,这件事拥护的少,反对的多。”

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革呢?

文革发起时,毛主席在南方自己的家乡滴水洞写的一首诗,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

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

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

故国人民有所思。

诗的内涵是:在全国发起一场大革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让特权阶层的官僚主义思想、贪图享乐的意识,以及所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幻想,在革命运动的浪潮中冲刷干净。他看到全国上下风雷震荡,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十分高兴,他相信人民群众一定能思考明白这场运动的意义,夺取最后的胜利。

在我们党夺取政权进入北京前,毛主席就担心党的队伍里出现贪图享乐的李自成;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又担心出修正主义,搞资本主义复辟。他希望通过一场大革命,铲除几千年形成的私有文化,达到“触及灵魂”的效果,让干部在运动中受到监督,得到改造,避免成为与工农大众相对立的特权阶层;让人民群众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守住社会主义江山,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但是,文革进展得并不顺利。这不顺利主要来自高层,一方面,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为了个人目的利用文革,一方面,受到冲击的人反对文革。身处暮年的毛主席感到了无力和无奈,难免心中悲伤。

有一天,毛主席读到唐代罗隐的一首诗《筹笔驿》,读着读着,就放声大哭起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抛掷南阳为主忧,

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

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馀岩下多情水,

犹解年年傍驿流。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抛弃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为刘备东征西战出谋划策,建立了蜀汉政权。时势顺利时,仿佛天地都齐心协力;大运一去,即使英雄也难以掌控局面。立国后官场逐渐腐烂,千里江山被贪官污吏轻易抛弃。蜀国灭亡,也不应只怪那个两朝老臣谯周呀。而今只剩下山岩旁多情的江水,仿佛怀念往事不停地绕驿奔流。

毛主席由蜀国悲剧,想到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正在进行的巩固社会主义的运动,大业未就,而自己来日不多,所以忧国忧民的老人家,读到此诗,悲从中来,以至于放声大哭。




此时毛主席的心情,与逝世前一年写的《诉衷情》所表达的心情是一样的。那首诗写道:

当年忠贞为国筹,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据说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身患癌症,也在重病中。毛主席担心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被“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壮志依然在,却无回天力。毛主席写完这首诗,当时倒在床上放声大哭,哭得白发抖动,身边人员潸然泪下,心都碎了。

可惜伟人的心愿,后人一时未能参透,以至于在他去世后,有人对他泼了许多污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6 03:33 , Processed in 0.0392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