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为我和一台经济学家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四千五百九十五
我以为和一台湾经济学家同获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其一,是石三生在《世界欠顾晓军一个诺奖》一书中推荐了我;其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们喜欢搞这样的「合并同类项」;其三,是我知道台湾的这位经济学家也曾被提名。
当我看到〈这3名美国人为何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文时,才知道我又失望了。然而,当细细读完该文、并认真回味了之后,我又觉得,我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只不过是差之毫厘而已。真的!
为何这么说呢?该文指出,「获奖理由是他们研究出数据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提高最低工资等的影响」,「经济学研究鲜活的社会问题……因此,戴维·卡德等人采用了比较相似社会群体动向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领域是劳动经济学……199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针对在同一时期提高了最低工资的州和保持最低工资不变的州,收集了有关快餐店雇用变化的数据。按照当时的经济学理论,如果提高最低工资,经营者会因厌恶成本增加而减少雇用。戴维·卡德等人比较了两个州相同业态店铺的数据,发现雇用并未减少……安部由起子指出『确认了移民流入不会影响低收入劳动者的研究也很出名,在广泛领域发展了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
又道,「利用数据的力量颠覆传统理论的研究将给今后的经济学带来很大变化……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曾想弄明白:是否受教育时间越长,人一生的收入就会越多。他从学龄着手研究。以日本为例,按小学入学时间看4月出生的孩子与3月出生的孩子到毕业的受教育时间相差大约1年。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利用这个差异,收集孩子的数据并得出了结论:受教育时间越长,毕业后的收入越多。吉多·W·因本斯开发出了这种被称为『自然实验』的统计方法。」
在弄清了戴维·卡德(David Card)、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吉多·W·因本斯(Guido W.Imbens)分别研究什么后,不妨也知道下我研究出了什么?
2009-2-22,我针对「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发表了〈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文中,阐述了我的「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时代指数理论,用时代指数及曲线之比较,告诉人们:讲成就,要扣除同一时期人类社会整体指数的攀升,这样获得的结果,才是当下社会真实的成果。
时代指数及曲线的成立,还可判别社会之不同的群体、在若干时期内、于政策受益的多寡。从而有利于决策者们、运用时代指数及曲线、调整政策,适度向受益寡者之群体倾斜,以保证「一碗水端平」。
2010年6月初酝酿,并于2017-7-12发表了〈「发展」与「发钱」的动态平衡〉,形成了我的「经济学『动态平衡』理论」。动态平衡理论,阐述我之经济学的「发展」与「发钱」之概念。
动态平衡理论及「发展」与「发钱」,论证了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每当经济萎靡、停滞不前时,有一种内在力量会自然出现、并纠错,强调发展;而当矫枉过正、生产剩余时,也会自然纠错——人们要求福利、「发钱」,从而遏制「发展」。
「动态平衡」,源于机械学中的动平衡。而我拿来、并运用,且叫作「经济学『动态平衡』理论」。如果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这种动态平衡,其一,可以将自然纠错、变为阶段性有意识地调整,以避免经济规律的惩罚。其二,既然「发展」与「发钱」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形式,那么,社会中的不同的族群、就没有必要为此过于撕裂等。
当我说完、我过去的、于经济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我想、每一位读者都会有比较,也都会有自己的结论了——顾晓军究竟该不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而于那位台湾的经济学家,我就不介绍了。因,他是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于经济学、名气也比我大;有人说,他早晚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我谨祝他健康、长寿——终有一日,我俩可携手去获得那世人瞩目的、人类经济学领域之桂冠。
不吐不快,敬请读者原谅我之鲁莽。
顾晓军 2021-10-14 南京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