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锦涛智囊俞可平与习近平唱反调 称存在普世价值(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人物

 曾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被称胡锦涛智囊的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近日受媒体采访,谈及中国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话题。俞可平既坚持人类共有的一些价值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同时又设置了必须重视中国实际和阶段性的前提,批评了一些“海外学者”“不着地”现象。俞可平谈到了中共反腐,并且认为,社会的不公是最大挑战之一。此外,他还提出自己四个最现实的政治理想,分别是善政、法治、增量民主和安全。

  据悉,俞可平热衷于将西方学术思潮的研究成果用于对中国现实的借鉴。他在接受媒体《环球人物》采访时提出了一些自己在中西碰撞过程中的所得。俞可平对此主要说了四点:首先,人类共有的一些价值,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善治等,被当成西方特有的元素遭到排斥。其实,这些普遍价值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特点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西方先行一步,中国就不要民主、不要自由、不要法治了。在这一点上,中国教训深刻。

  其二,一些西方特有的价值,被当成人类普遍价值受到推崇。比如,西方社会强调个体价值,但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家庭和集体。举一个例子,西方写通讯地址从个人写起,由小到大排列,中国则正好相反,由大到小,最后才到个人。

  第三,在将中西方的某些价值、理念进行对照比较时,忽略了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错位。福山最近在反思美国政治的衰败,认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治理能力太弱,必须强化。我同意这一观点,但不同意将它移植到中国。中共党和国家的权力还太强大,社会力量还没发展起来,所以我同意习近平和李克强提出的简政放权。



  俞可平的观点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共内部很多人的态度

  第四,任何理论都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花结果。离开中国的现实土壤,再好的理论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在这一点上,俞可平特别提醒:有一些出国留学后选择在国外生活的“海外学者”,虽然不乏指点国内改革的“热情”,但如果自以为比国内学者更了解国内的改革发展进程,想成为中国改革的“国师”,其“不着地”的观点最终将误导决策者。

  俞可平认为,社会的不公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西南财经大学公布的基尼系数更高,达到0.61。物质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势必导致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不公是目前造成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正因此丧失公信力。

  对于时下中国政治的重要议程“反腐”,俞可平表示,查处这么多腐败官员,对党的声誉肯定会有负面影响。但不查处就不是负面影响的问题,而可能是亡党的问题了。而且,即使从党的影响和声誉来说,查处腐败官员也比放任腐败更能博得民众支持。严厉反腐恰恰是“重拾民心”的途径。

  俞可平对俞可平在回答有关“自由”“民主”等问题时的说法,对当下中国发展其实也颇有参考性。他说,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必须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自主性。改革创新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若因为强调顶层设计而遏制地方自主创新,势必严重削弱地方的改革创新动力,最终影响社会的有序发展。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8 11:22:36 | 只看该作者
稍微有点正常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谁在光定跳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8 03:24 , Processed in 0.0397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