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海军051型导弹驱逐舰改装升级之路(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07: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旅沪级驱逐舰和随后第三代旅海级驱逐舰的陆续服役,以及新世纪一波052B/C/D等造舰高潮, 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焕然一新。

在核威慑战云笼罩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当时陆基战略核导弹数量严重不足,且发射准备时间长和机动能力差,因此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下,很难对威慑中国的核国家形成有效的威慑能力。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式,中国在60年代就开始研制战略核潜艇,以形成潜基核反击力量来保持足够的反击能力,威慑潜在核对手。



在60年代制定潜基战略核力量的计划时,中国海军制海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尤其当时中国还没有获得黄海详细的水文资料,因此核潜艇从基地穿越近1200千米浅海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深水海槽进入大陆架外的深海。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最好的战略就是取得这片浅水海域的战时制海权,将敌对和其他国家的反潜力量驱离出去,才能保障潜基核战略的顺利实施。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海军基于国家现实经济和科技状况,奉行"空、潜、快"方针,即发展战斗机、潜艇、快艇。所以水面舰艇部队大量装备的是轻小型快艇、护卫艇,缺乏大型驱逐舰、护卫舰。在国家60年代海军战略调整后,为了有效保证核潜艇深海出航和远程洲际导弹试验远海舰船部署的需要,中国将研制新型驱逐舰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海军一代豪杰--051型驱逐舰



被北约称为"旅大"级的051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导弹驱逐舰,因首舰105"济南"号于1971年在旅大(旅顺、大连)建成而得名。首制舰105于1968年12月24日开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交付海军使用。105-110建于大连,131-134建于上海,161-165建于广州。他们并非专门为争夺制海权而建的。很大程度上80年代初潜射运载火箭(潜射战略导弹)的发射计划促成了051型舰的诞生。本想在80年代末用052型替代,但因为要完成出口泰国的护卫舰以及其他的因素,052直到1994年才建成,老旧的051不但没有退役,而且还老树新枝,迎来了一次次的改进。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05"济南"舰(第一次在舰上运用直升机)、109"开封"舰(为了试验"海响尾蛇"的性能第一个加装,现在又改装了16枚C-803导弹)。051G"旅大"级的改进型舰是在其基础上改装和加装设备的新造舰,以提高其作战性能和改善居住性。改进型舰的首舰于1986年8月正式开工,1989年底交舰。

尺度: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

排水量:3250吨(标准)/3670吨(满载)

航速:31-32节

续航力:3000海里/18节

武备基型舰)2座三联装旋回式"海鹰"导弹发射装置,射程>90公里。

2座双管130毫米舰炮,射程29公里。

2座双联57mm高炮,120发/分,射程12千米。

4座双管25毫米机关炮

2座12管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炮、4个深水炸弹役掷筒以及艉部2道水雷布雷轨道

(各种改装)105舰于1987年加装了直升机机库与起降平台。

109舰装1座八联装汤姆逊CSF"响尾蛇"防空导弹装置,并于最近改装了4座四联装YJ-83导弹,射程120公里。

(051G型)165舰、166舰均装备了052型上配备的37毫米炮。166舰比165更进一步的是它将海鹰-2改成了8枚YJ-1(即C801)

载机:105舰可携载Z-9反潜直升机2架

动力:两套独立的汽轮机推进装置,分设在前、后机炉舱内,双轴双桨



051型导弹驱逐舰研制过程

1·积极筹备,为自行研制驱逐舰奠定基础

1953年6月,我国与原苏联签订了第一个造船协定,即《六四协定》。该协定包括向苏订购4艘07型雷击舰。该型舰是苏联1937年至1941年期间建造的舰队雷击舰,主要用于对敌水面舰艇作战,并担负巡逻、警戒及布雷任务。舰设计时的正常排水量为2166吨,主机为2台蒸汽轮机,全速36节。配有单管130毫米火炮4座,双管37毫米炮4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座,还配备了深水炸弹发射炮及深弹投掷架各2座。4艘舰前后分两批次于1954年、1955年抵达青岛,来中国前曾进行过恢复修理。1954年7月,人民海军在青岛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驱逐舰大队。

1957年,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获得了部分56型("科特林"型)驱逐舰技术设计图纸资料。与此同时,海军还成立了研究机构,开始驱逐舰研制方案的探讨工作。1959年2月,海军提出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设想,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产品设计院一室于当年年底完成了草图设计,在此基础上,海军科研部提出了研制导弹驱逐舰的战术技术要求。考虑该战术技术要求较先进,一时难于研制出来,苏联56型舰动力装置国内研仿工作已作安排,提出了驱逐舰的研制工作分三步走1)利用苏联转让的56型技术设计舰体为基础,加装导弹发射装置,总布置作适当修改;(2)将现役07型舰艘两门主炮、后鱼雷发射装置1座拆除,改装导弹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试验,以取得经验;(3)在第一、二步研制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新型导弹驱逐舰。

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困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驱逐舰的研制未能列入计划。考虑到驱逐舰研制技术复杂,耗资也大,设备仿制周期长,对重大设备需作预先安排的特殊要求,海军领导在多方支持下,征得总参谋部同意,在国家财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于1962年拨出800万元经费用于驱逐舰关键配套设备的仿制。到1965年底,各项仿制设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1966年驱逐舰正式上马奠定了基础。

2·研制第一代导弹驱逐舰

60年代中期,为适应洲际导弹全程试验海上护航、警戒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由七院七0一所承担总体设计任务,李复礼、潘镜英等主持设计工作。经过论证、预研和初步设计,选定了舰的总体方案,其标准排水量为3000余吨,采用高参数、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主要武器装备有两座三联装舰一舰导弹发射装置及导弹武器系统,双130毫米、双57毫米等多种口径火炮组成的武器系统,两座12管火箭式深水炸弹武器系统;配置了声纳、雷达、通信、导航等观通设备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

1967年6月,国家计委、国防土办、国防科委审查、批准了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总体技术设计方案,随即全面展开了总体施工设计和设备研制。1968年,首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22个省、市,10多个工业部所属的工厂和研究所承担所需的732项材料,1240项配套设备,其中包括110余项新研制设备的研制任务。

七0一所、七一三所、七机部三院为了解决导弹上舰问题进行了多次可行性论证。1968年12月,研究、设计部门又会同大连造船厂在现役驱逐舰上临时加装舰二舰导弹。根据海军的要求和通过多种方案的对比、优选,最终确定了"品字形"、三联装、直接吊装导弹的方案,并由七一三所谢宪章、姚跃滨为主负责设计。同时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发射装置与导弹装填装置分开设置的方式,选定了结构紧凑,占据面积小,操作方便,装弹时间短的设计方案。

大连造船厂建成的首舰于1971年12月交付海军。1973年9月,首舰在海军试验基地进行导弹飞行试验,单射、齐射均获得成功。70年代中期,由海军、六机部主持,对导弹驱逐舰的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设计鉴定。尔后,又按海军的要求对发射装置迸一步改迸,改善了导弹贮存的环境与操作使用条件,并提高其在中、高海情下的适航性和抗核爆炸能力。

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装备两台大功率蒸汽透平机,4台锅炉,18台蒸汽辅机和27台电动辅机,组成了舰的推迸系统。开始设计的风道迸风阻力太大,两台透平鼓风机安装得太近,致使锅炉供风量不足,20只油头不能充分燃烧。因此,首舰试航时,主机的最高转速达不到额定值,影响了航速。为解决这一间题七0一所在中华造船厂、杭州汽轮机厂协作下,制成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道模型,从试验着手进行阻力分析,改迸导流帽线型和风机间距离,采取减少涡流损失等措施,解决了两台风机的抢风现象,使锅炉全部油头能完全燃烧,舰的航速也达到了设计指标。

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配备了不少特种电子设备。七0六所、七二六厂和四六一厂的科技人员共同研制成功SJD一I型远程球鼻首探测声纳和SJD一N型攻击声纳。SJD一I型声纳先后进行了11次大型试验。这型声纳在实船测试时能在水文条件差、航速为18节时有效探测潜艇目标。声纳与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和指挥仪协同动作能实施对潜搜索和攻击。七院七二四所经过十多年努力,突破双波束平面阵列天线和全固态前向波发射技术,并采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频率捷变和数宇动目标显示,研制出新型的相扫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这种雷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大、效率高、信号适应能力强、结构紧凑等特点。

首舰还进行了耐波性考核等一系列试验,证明该舰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1975年,首舰设计、生产定型。从1971年开始,我国陆续建成15艘051舰,计051首批舰7艘,051D定型舰6艘,051Z指挥舰2艘(其中一艘因发生事故报废),相继编入东、南、北海舰队服役。

3·改进设计第一代驱逐舰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80年代初,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对第一代驱逐舰进行现代化改装,研制改进型,并作为开发新一代驱逐舰的第一步。1983年,七院集中七0一、七0九、七一六、七一四等所,进行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改进型舰载作战系统的方案论证,并确定七0一所为驱逐舰作战系统的主要技术责任单位。方案从舰总体和作战系统的要求出发,对各电子、武器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研制提出技术要求,强调各武器系统的有机忧调,改变过去先确定装备,然后再研制作战情报指挥系统的做法,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展全舰作战情报指挥系统的研制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进型导弹驱逐舰作战情报指挥系统的主要设备于1986年12月开始,成功地进行了陆上对接联调试验,而后装在改迸型的导弹驱逐舰上。

1981年,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改进型(051G)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采取以上两个方面的重大技术措施,这型导弹驱逐舰在武器装备和生活设施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加强了电子对抗能力,提高了作战指挥的自动化程度。改进型导弹驱逐舰于1989年12月建成交付海军。



自行研制国产驱逐舰的艰辛历程

中国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的设计和建造能力是通过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口支援获得的。当时.从苏联引进的1艘"自豪"级驱逐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问里是中国海军最大、最好的作战舰艇,同时也为中国海军驱逐舰盼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自豪"级驱逐舰是苏联在二战爆发前设计的老式备雷驱运舰,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中国海军的需要,所以中国海军开始计划在引进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驱逐舰。此时.中国海军通过实际使用已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和维护经验,而从苏联引进的56型高速鱼雷火抱驱逐舰(苏联"科特林"级)的图纸和资料则成了中国第一代05l型"旅大"级驱逐舰的基础。05l项目虽然稍后经受了中苏关系紧张和国家经济困难调整的影响.但为了海上运载火箭测控编队提供护航警戒的需要,该项目还是在1966年夏季正式开始。

根据国内装备技术的条件和国外海军技术的发展,05l型在设计过程中将反舰导弹作为替代鱼雷的主要对海作战武器,并采用130毫米57倍径舰炮完成对海和对空作战的任务,反潜武器则装备了2座12管火箭式深弹和4台深弹发射炮。该型驱运舰在完成时的技术状态虽然相对国外同期驱逐舰有着明显差距.但对当时只拥有4艘引进进改装的旧驱逐舰和少量近海舰艇的中国海军来说,其提供的水面作战能力是海军战斗力上的巨大跨越。

051型驱逐舰在舰体,动力、武器和电于设备方面全面立足于国内,是中国海军首次依靠国内技术力量为发展远洋海军建立的基础。在为我国运载火箭试验船队护航时,海军以05l型为护航舰的远洋舰队首次进入第二岛链外的海域。使中国海军第次将战斗触角伸展到了远离第岛链的大洋深处。拥有051型驱逐舰的中国海军终于摆脱了"船小炮少"的困境,再也不会出现西沙海战中用猎潜艇去对抗驱逐舰的被动局而。同时,中国海军也通过装备051型驱逐舰而真正成了海军,而不是早期的沿海护卫队。

051型驱逐舰之所以能在国内巨大的经济和技术用难情况下得以完成制造和服役,最大的促进因素就是为了为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验海上落点测控编队提供全程护航警成的任务。该型舰虽然在技术性能和战术指标上基本与50年代国外同类舰艇类似,但是国内薄弱的基础在其建造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早期服役的05l型驱逐舰中有多项成品缺装或处于试验状态,尤其是缺乏能够满足现代化战争要求的防空和反潜武器系统,上暴露出了很多严重问题。

051型驱逐舰的第一艘105号虽然在1971年就已经交付海军,但其大量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仍然处于实验状态。以致已经完成的多艘051在服役多年后仍然无法全面形成战斗力,直到1980年正式批生产的定型舰108号交付,051型驱逐舰才算真正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标准。

作为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051型有着非常重要的装备和技术意义,但同时也可说是世界上最后一种采用传统观点的驱逐舰.虽然中国的兵器工业和电子工业界己经在05l型的舰载系统上尽了全力,但是基础条件的限制仍然使其防空、反潜装备和电子设备远远落后于时代。O5l型驱逐舰在综合战斗力上明显低于当时美、苏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同类舰艇.缺乏防空导弹武器的051型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是放大后的远洋导弹艇。马岛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与阿根廷海空军的对抗使中国海军见识到 了现代化战争的威力,缺乏战争准备和现代化装备的阿根廷海空军虽然在战斗力上淡不上强大,但仍使英厦皇家海军的驱护舰队受到了巨大损失。而中国海军80年代初期最现代化舶051型在面对类似攻击时几乎不存在战场生存能力。

051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和服役使中国海军获得了急需的中型水面作战舰艇,而且也为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通过对05l型的长期应用所取得的经验和分步骤采取的改进措施,中国海军用了近l5年的时问才使05l型具备了有限的现代化战争能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对051型驱逐舰进行了多次改进改装.被称为"旅大"III的166号导弹驱逐舰直到1990年才进入海军服役。中国的船舶科研单位和海军为了尽可能挖掘051型平台的潜力,还在这级别的驱逐舰发展过程中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和资源,自动指挥情报系统、三坐标雷达,综合电子对抗系统、HHQ-7防空导弹、YJ-8反舰导弹、改进得电子设备和舰载直升机等都曾在051型的不同型号上应用过,世是因为05l平台对应用国产和引进的舰载高技术武器存在困难,以致其各改进型号在综合战斗力的发展上并不能让人满意,尤其是反潜和防空装备上的缺陷始终限制着05l型改进型的战斗力。脱离了战斗机掩护的05l型基本上不具各对抗国外70年代水平的空中打击的能力,而其舰体空间狭小和基础技术条件差的问题更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潜力。



051型驱逐舰的现代化改进

051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在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末期建造的一级驱逐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级驱逐舰。051型导弹驱逐舰共建成了17艘。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力舰种。

即使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051型导弹驱逐舰也称不上是一种先进的驱逐舰。但该型舰的建造服役改变了中国海军中型水面舰只严重不足的困境,通过该型舰的设计建造,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建造大中型水面战舰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人才,为以后国产驱逐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51型驱逐舰由于首制舰"济南"号(舷号105)被国外情报机关发现在大连建造,并停泊在旅顺港,所以北约将该级驱逐舰命名为"旅大级驱逐舰"。较之其在中国官方名称"051型","旅大级"的名称更为人所熟知。 建造计划 051型导弹驱逐舰建造背景可以追溯到当年研制运载火箭(也就是洲际弹道导弹)计划促成了051型驱逐舰的诞生。从中国内地到南太平洋海域的全射程发射试验任务提出时,当时中国海军的大型舰艇非常少,而且装备简陋,中国海军装备的苏联制"鞍山"级驱逐舰无法胜任而且数量有限。海军立即提出需要建造一批驱逐舰,以便为远航南太平洋的海上测量船队进行的护航和警戒,这个提议马上被批准。当时计划建造包括测量船、远洋拖船、远洋油水补给船、护航警戒舰艇等一系列新型舰船。051型导弹驱逐舰是该造船计划的产物之一。 概况051型舰的现代化改造 051型舰的现代化改装始于1999年,首先介绍改装的是北海舰队的109"开封"舰,改装在大连造船厂进行,于1999年11月完成。改造对象主要是上世纪80年后建造的051D/G型舰,之前建造的051舰由于舰艇寿命过短,不具备改造价值。因此,介绍改造的大致可能包括北海舰队109、110舰,东海舰队133、134舰,南海舰队163、164、165、166舰。 从公布的资料看,改装包括:拆除原有的76式双37毫米舰炮,代之以三座使用封闭式炮塔的76A型,舰尾部原37毫米炮位置安装"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已经火控系统(109舰之前曾安装"海响尾蛇"导弹系统,故为换装)。以4座4联装"鹰击"导弹发射架取代了原有的7222型3联装舰-舰导弹发射器或双联装"鹰击"-8A导弹发射架。舰桥顶部加装OFD-630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安装347炮瞄/导弹火控雷达,改进了维塔克C3I系统,加装了卫星定位导航设备,更新了电子战设备等。 顺便纠正一个关于37炮时常出现的误会 海军舰上现在采用敞开炮塔的37毫米炮有两种:61式、76式,其中61式是纯人工操炮,现在只还装备在少数老式护卫舰、登陆舰和巡逻艇上,而大多数"敞开炮塔"的37炮是76式,属于自动炮,人工操炮只是备份手段,为了方便才沿用了那个土里土气的造型,后来发展到76A,可靠性上去了,所以换了个"洋气"点的马甲,其实芯儿的变化远没外观上让人想的那么大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导弹驱逐舰 051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大型舰只的设计经验,051型的设计参照了前苏联"科特林"级和"快速"级驱逐舰的布局(1957年,中国得到了苏联转让的56型"科特林"级的部分图纸、技术资料)。 051型导弹驱逐舰采用平甲板船型,舰艏舷弧线从距艏部约1/3甲板处开始上升至舰艏。上层建筑分为3段,前部的舰桥,舯部和艉部各有一处甲板室。动力装置采用重油锅炉、蒸汽轮机作为主机,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 以制海作战为主要目的水面舰艇 051型导弹驱逐舰是一种以制海作战为主要目的水面舰艇。051型导弹驱逐舰拥有强大的反舰火力,最有力的武器是其装备的6枚"海鹰"反舰导弹。但该型舰的防空和反潜火力相当薄弱,防空依靠57毫米或37毫米口径(部分舰只曾配置57毫米炮,后配置37毫米炮)以及25毫米口径高射炮,反潜手段只有反潜火箭弹(射程2000米)和深水炸弹。由于海军装备研制滞后,舰上的部分装备服役多年后方才通过定型验收。 最初的051型设计只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布局,而结构设计整个舰体的防水隔舱少。此外,051型的排水量对于用于远海作战的驱逐舰而言也显得偏低,在1980年南太平洋火箭试验和多次出访中,显现出吨位较小及适航性不好等问题。舰上的生活设施简陋,就餐需要在露天甲板上进行,淡水柜容量也不足。最初建造的051型驱逐舰缺乏综合的指挥和控制系统。051G型舰是在051型基础上改装和加装设备的新造舰(舷号165/166),以提高其作战性能和改善居住性。 051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济南"号(舷号105)于1968年12月24日开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1971年12月31日交付中国人民海军使用。后继的舰艇在大连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建造。1975年设计定型。051型共建成了十七艘。其中在北海舰队服役的6艘(舷号105-110);在东海舰队服役的4艘(舷号131-134);在南舰队服役的7艘(舷号160-166)。 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进行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到南太平洋执行试验任务的海上特种混合编队由6艘051型驱逐舰担任护航与警戒。 051型导弹驱逐舰成为20世纪80、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在中国海军装备的驱逐舰中数量最多的一型。本来计划在1980 年代末用052型驱逐舰替代051型,052型直到1994年才建成,老旧的051型不但没有退役,而且还进行了多次的改进。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05舰(济南号,第一次在舰上运用直升机)、109舰(开封号,第一个加装"海响尾蛇"导弹,又改装了16枚"鹰击"反舰导弹)。在2010年以前051型仍将会在中国海军舰艇阵容中担负重要角色。 主要型号 051型导弹驱逐舰在建造服役期间,对其不断进行改装,升级,其武器装备上亦有极大的差别。该型舰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主要发展改进型、改装型以及现代化改进型,其中分别被北约称为:"旅大Ⅰ型"、"旅大Ⅱ型"、"旅大Ⅲ型"和"旅大Ⅳ型"、"旅大Ⅴ型"的等几个主要型别。基本型(北约称为"旅大Ⅰ型")14艘;基本型的改装型(北约称为"旅大Ⅱ型")1艘;改进型051G型2艘。1990年代之后,中国人民海军对部分051型驱逐舰基本型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基本型(北约称为"旅大Ⅰ型") 主要武器系统包括:2座三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双联装130毫米口径主炮,4座双联装57毫米和4座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部分舰),2座12联装反潜火箭以及4座深水炸弹等装置。 在建造过程中基本型的进行了改装(有资料称为051D型),最主要的改动是以双联装37毫米炮取代了双联装57毫米炮。原因是双57毫米炮在试验中始终无法过关,最终被放弃。而之前建造的051型舰,在后来的返厂维修中改装了双37毫米炮。除此之外的改变有40多项,包括反潜指挥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海上补给系统等。 1980年代初期,合肥号(舷号132)、大连号(舷号110)进行了改装,装备了381甲相扫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配备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担当防空指挥舰使用。有资料称为051Z(指挥)型。 1980年代初,051型曾经计划配备有英国制造的武器系统(主要改进项目是配备防空导弹),这种被称作051S型的改进计划之后被取消。

1987年完成改装的"济南"号(舷号105)

"济南"号(舷号105) 于1987年完成改装,改装后的105舰被北约称为"旅大Ⅱ级",主要改装内容是拆除了后甲板的主炮和高射炮,加装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机库,搭载2架"直九"直升机。这是051型导弹驱逐舰中唯一能够搭载直升机的一艘。105舰还承担了一些新型舰载武器及电子设备的海上安装、调试试验任务(曾在直升机起降平台临时加装海红旗-7导弹试验用)。 051G型是051型驱逐舰的改进型(G代表"改"),共建造了两艘(舷号165/166)。051G型的排水量比基本型有所增大。 "湛江"号(舷号165) 于1987年10月开工建造,1991年11月入役。仍然基本沿用旧的武器系统,4座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速射炮取代了老式的半自动双联装37毫米和25毫米高射炮;更新了雷达和电子战系统,防空能力有所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65舰安装了新研制的舰载指挥系统。

"珠海"号(舷号166)

"珠海"号(舷号166) 是051G型舰的二号舰(被北约称为"旅大Ⅲ型"),于1988年开工建造,1991年下水,1993年交付使用。166舰在165舰的基础上对舰载武器系统和雷达电子系统又做出了多项重大改进,换装了4座双联装"鹰击"反舰导弹系统;在舰桥左右两侧安装两座三联装324毫米口径鱼雷发射装置,舰艉增加了1副拖曳式变深声纳,提升了反潜战力。 有资料为了区别两舰,把165舰称为051G1型,而把166舰称为051G2型。



第一次改装后的"开封"号(舷号109)

另外有多艘051型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开封"号(舷号109) 该舰在051型中扮演一种"技术验证舰"的角色。1980年代末109舰进行了第一次改装,主要改装内容:拆除舰后部的双联装37毫米口径高炮,加装了一座法国汤姆逊CSF公司的八联装"海响尾蛇"(Crotale)防空导弹发射架(备弹32枚),改装了作战指挥系统、雷达等设备。051型的134舰等舰接受类似的改装。

第二次改装后的109舰

1990年代末,109舰进行第二次改装,用4座四联装"鹰击"反舰导弹取代老式的"海鹰"反舰导弹,用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高炮取代了原有双联装37毫米高炮,更换了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等。改装后的109舰排水量增大到3730吨。与最初的被称为"旅大Ⅲ型"的166舰配置类似,但防空能力、反舰能力比更强(166舰最初没有防空导弹,反舰导弹4座双联装)。051型的110舰等舰接受类似的改装。

完成了现代化改装的166舰

165/166舰后来又完成了现代化改装:加装了八联装HHQ-7防空导弹系统("海响尾蛇"的国产化型号),换装2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主炮系统、4座四联装"鹰击"反舰导弹系统;舰桥结构做了重新设计,换装了新型雷达电子系统,相应地对舰载指挥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改进后的165/166两舰的综合战斗力在同样进行现代化改造的051型109/110舰之上。 同型各舰 舷号105(原为223) 舰名济南 1971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1980年代中期进行改装,加装舰载直升机系统,2007年11月15日宣布退役后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展出。 舷号106 舰名西安 1974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舷号107 舰名银川 1976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舷号108 舰名西宁 1980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舷号109 舰名开封 1982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第一个加装"海响尾蛇"导弹,改装16枚C-802导弹。 舷号110 舰名大连 1984年服役 北海舰队 建造船厂:中华造船厂,改装情况同109号舰 舷号111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中途停建 舷号131(原为227) 舰名南京 1977年服役 东海舰队 建造船厂:中华造船厂 舷号132 舰名合肥 1980年服役 东海舰队 建造船厂:中华造船厂 舷号133 舰名重庆 1983年服役 东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舷号134 舰名遵义 1984年服役 东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 舷号135 建造船厂:中华造船厂 中途停建 舷号160 舰名广州 1974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广州造船厂,1978年3月8日发生因爆炸事故被毁报废 舷号161 舰名长沙 1975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舷号162 舰名南宁 1979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舷号163 舰名南昌 1982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舷号164 舰名桂林 1987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广州造船厂 舷号165 舰名湛江 1989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现代化加装16枚C-802导弹和海红旗-7导弹 舷号166 舰名珠海 1991年服役 南海舰队 建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改装情况同165号舰,出访东南亚时曾将舷号改为168。 性能数据基本数据 尺度: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 排水量:3250吨(标准)/3670吨(满载) 动力:两台蒸汽轮机主机,分设在前、后机舱内,双轴双桨,主机输出功率:72000马力 航速:36节;续航力:3000海里/18节 舰员:舰员280人(包括45名军官)。 武备 (基型舰)2座三联装旋回式"海鹰"(HY)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76式双联装130毫米口径舰炮。4座双联装57mm高炮。4座双管25毫米机关炮。57mm高炮改装4座双联装37毫米口径高炮。2座12管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4个深水炸弹发射器以及深弹投放架2座(某些舰上已经拆除该装备),艉部2道水雷布雷轨道。 各种改进型: 105舰加装了直升机机库与起降平台,舰载机2架"直-9"反潜直升机。

109舰、110舰加装1座八联装汤姆逊CSF"响尾蛇"防空导弹装置,并改装了4座四联装"鹰击"型反舰导弹。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座。15管干扰火箭2座。 165舰、166舰(051G型)装备了052型上配备的全自动双联装37毫米口径高炮。 166舰比165舰更进一步改进了武器系统,将"海鹰"反舰导弹改成了4座双联装"鹰击"导弹发射架(YJ-1即C801),装备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座,拖曳式变深声纳。 电子装备:354型对空搜索雷达、对海/低空警戒雷达1座、远程对空警戒雷达、381甲型三坐标搜索雷达1座(110、132舰装备) 、343型炮瞄雷达1座、342型炮瞄雷达2座、352型导弹制导雷达1座、导航雷达、敌我识别器。中频舰壳声纳。 166舰更新电子装备:347S(ESRI)对海/对低空搜索雷达。EFR-1火控雷达(用于37毫米炮)。新型导航雷达。电子干扰以及雷达告警机。拖曳式变深声纳。

051型的退役

2007年10月在青岛退役的106号西安舰,2007年11月13日,海军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与海军博物馆举行了济南舰(舷号105)签字交接仪式,宣布"济南舰"走完36载光辉历程光荣退役,归属海军博物馆荣誉展出。拟定开展时间为2008年1月。至此拉开了051型退役的序幕。2008年8月26日上午南海舰队051级长沙号导弹驱逐舰退役。



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前副院长陈右铭回忆海军718工程

记者:您曾担任718工程办公室主任,718工程上马时,我国海军装备的研制生产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陈右铭(以下简称陈):718工程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一是时间长,论证讨论的时间长达6年,二是分歧意见多,提要求的多:三是头绪多,技术复杂,对造船工业来讲是一个挑战。

在60年代,我们要准备解放台湾,所以那个时候的舰艇研究,所有海军装备的研制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那为什么要搞718工程呢?起因是1965年初,七机部提出要搞洲际导弹。洲际导弹的试验要往海洋打,陆上看不到,需要一型观察船。这是1965年初提出来的方案。到1970年12月15日,周总理主持中央会议确定发展。这才定下来,足足讨论了6年。

718工程的计划提出来以后,科委研究过几次,意见都不一致。到了1967年6月,那个时候我是七院的副院长,09办公室的主任,不应该再管718工程,但这时候科委没有人抓这个事。这时候海军处有一个处长叫李奇,他要求我召开一个会议,研究718工程的问题。我召集会议,把各个业务部门的人都请来,讨论718工程的事情。会议上,各个部门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部门要求搞观察船,有的部门要搞调查船,海军要求搞后勤保障船,油水补给船。意见统一不起来,我就再召集人召开了一次会,又讨论了一次。我把各部门的意见汇总以后,向国防科委领导汇报。

经过两次会议的研究,各方面大体的意见是:洲际导弹的测量观察,靠无线电测量精度不够,必须有海上测量船,最后定项叫远洋测量船。海军提出要有护航舰艇,要有补给船。但具体搞什么船型,意见不一致。1967年1月18日,我们向军委提出报告,初步意见是要搞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工程才算真正开始干。因为开这个会的时间是1967年1月18日,所以工程也就叫718工程。

记者:718工程在立项后是怎么规划详细的船型的?

陈:上报以后.中央军委于1967年9月18日召开军委93次常委会会议,讨论两个装备问题。一是同意国防科委成立09工程办公室.正式任命我为主任;二是同意国防科委上报的研制测量船、护航舰艇、后勤补给船只的初步意见。但会议纪要发出来以后.各方面的意见仍然不一致,这时候文化大革命达到高潮了嘛,所以更详细的计划也搞不出来了。再后来,国防科委也很难工作了,718工程的计划始终没有搞出来。

到了1970年.潜艇的潜射导弹已经决定撤销陆地发射基地,用改装的常规弹道导弹潜艇直接在海上进行试验,导弹向海洋发射。这个导弹的试验,也非要测量控制船不可。潜射导弹的发射试验,还要舰艇警戒、护航,还得要航行补给。所以718工程又重新提上来。

从1969年以后,所有的造船工业企业全部归海军管了。海军成立了一个造船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造船企业和海军之间的问题。但这时候,海军政委李作鹏要刘华清任海司副参谋长兼船办主任,我当副主任。

这时候我提出,应该利用718工程,把海军的军辅船搞上去,航行补给船、打捞救生船等船型都可以借这个机会上马。另外,还要借这个机会,把造船工业也搞上去,重点是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几个厂。当时就是因为要解放台湾,要造登陆舰,大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所以上海求新造船厂搞起来了。

远洋测量船、航行补给船、打捞救生船、远洋救援拖船都是用在远洋的。这些船,你不列到718工程里头,就不能成为专案工程,你就拿不到专项经费。所以,我们海军经过内部讨论,认为这些船要借机会搞,由领导小组开联席会议讨论后上报。

早在这之前,708所就开始在做远洋测量船的方案。我对708所说:"你将来无论搞什么,先把方案搞出来,一有机会就上报批准。"后来果然是这样。

记者:海军准备借这个机会建造一批用于远洋作战的舰艇,那么在最后审批的时候,这个建造计划遇到过什么波折吗?

陈:内部征求意见以后马上上报。1970年12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由周总理主持。在讨论的时候,当时我们就估计到有两大困难,很可能会使718工程定不了。一个是张春桥的态度。原来在征求初步意见的时候,张春桥就坚决反对搞这几型船。他几次说七院是"坏人掌权",不可能搞出这几型船来。"坏人掌权",谁是坏人啊?是我。当时我在管09和718工程。第二个问题也跟张春桥有关:办公室主任谁当。原来的报告是我当造船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李作鹏在报告上我的名字那里画了个圈写道:由刘华清任副参谋长兼主任,再找一个懂得业务的人当副主任。这就说明他连副主任都不同意我当。

张春桥和李作鹏本来有矛盾,但这两个人都对我有意见,我惹着他们了。

在这之前,一位专家在外国的技术资料上看到,说根据功率计算核潜艇可以跑70节,他就给李作鹏写了一封信,说核潜艇航速可以达到70节。李作鹏看了马上批示:"请周希汉,刘华清阅后转陈右铭办。"我一看哭笑不得,我说大专家呀,你写这个东西怎么不跟我们商量呢。我直接回答说,办不了,达不到70节。后来在会议上,我给周总理汇报09工程的进展。汇报完我们出来,李作鹏在后面叫我"陈右铭!我转的信讨论了吗?"我说"还没有,现在恐怕达不到70节。""那为什么专家说能达到?""他不了解情况……""他不了解,你了解?""他是航天的专家,不一定懂造船。""他不懂,你懂?他是专家。""专家是专家,专家不一定所有的方面都懂,他是火箭专家,懂空气动力学,不一定懂造船力学。我不是专家,可我还会开快艇呢,他会吗?"

两人争执不下,这时候李先念副总理过来了:"瞎子(李作鹏)啊,又发什么脾气啊?现在做不到,先搞研究嘛,将来做到了再搞嘛。"



记者:在这个会议上,您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陈:在12月15日的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就是张春桥。他讲:"搞这么多的船,七院能搞得出来吗?搞这些船得多少钱啊?我是大陆派,打仗靠陆军,我不赞成海军搞这么多的船。"

他这一发难,就非得跟他针锋相对了。我就对他讲:"第一,发射洲际导弹,以及将来发射卫星的测量控制,都需要测量船。测量船建成以后,放在江阴,还可以当测量基地用,从这个方面讲,非常划得来。测量船非搞不可。

第二个,如果要搞这种往海洋发射弹头的试验,没有军舰护航警戒是不行的。弄不好,落下来的弹头会被在试验区的外国人抢走!必须得要警戒舰艇,至少要4艘。051驱逐舰非搞不可,没有051,那就没法搞洲际导弹试验。

第三,有了护航舰艇,还要航行补给。这样多的舰艇参加试验,没有后勤保障不行,必须要有补给船,提供物资供应,吃的,用的,淡水,治病……我们可以把这些功能都集中到综合补给船上,这一型船必须要搞,不搞海军就走不出去。

第四,弹头落下来以后需要打捞,海军现在也没有远洋打捞救生船,这一型船也非搞不可。即使不搞洲际导弹试验,海军也要搞这一型船。另外,如果舰艇发生了故障,我们现在拖都拖不回来。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和我们做生意的船,在我们的海区出了故障要求援救的时候,我们救不了,这不很丢人吗?所以必须得搞一型援救拖船,这型拖船不仅我们海军用,交通部海洋局也可以。

第五,科学考察船也非搞不可,导弹弹头着区的考察、选择,都需要考察船,海洋资源的调查、海洋测量,都需要考察船。"

参加会议的领导小组的几位同志也都从各个方面讲了搞这几型船的必要性。最后,李先念副总理总结说:"我看这些船要搞,就这么定下来。有困难?有困难研究解决嘛。进度赶不上的设备可以缓装,以后搞出来再补装嘛。"

周总理这时候讲话了:"领导小组的成员我看可以,就这样定。主任谁当啊?"

罗舜初副主任说:"我看还是陈右铭当,梁军当副主任。"

李作鹏说:"梁军是科委的参谋长,当副主任不合适,还是梁军当主任,陈右铭当副主任。"

周总理说;"参谋长也可以当副主任。718工程是船,陈右铭是七院的副院长,又是09工程办公室的主任,他当718工程办公室主任,工作方便。"

李先念说:"不要争了,主任就陈右铭当。"会议定下来以后,我回来就跟周希汉讲,完蛋了。周希汉问为什么。我说,我把当权派都得罪了,我还能做吗?他说不管了,干吧。后来我还是靠边站了。被批判,停职检查,但09、718工程的事,办公室的同志还是找我。

记者:您刚才说718工程的头绪多,都体现在什么方面?

陈:718工程的头绪多,协调困难。头绪多是研制的单位多,使用单位多。科学考察船是海洋局用,测量船是科委用。航行补给船,打捞救生船、拖船是海军用。使用单位多,今天他提几个要求,明天他提几个要求,非常麻烦,协调工作很难。

再一个是技术复杂。那个时候,我们连远洋客货轮都没有研制过。1964年,我带了一个代表团到外国去,在法国买了一艘客货轮,一艘货轮,一艘碎石船,在荷兰买了低速柴油机。我到国外买船考察的时候,受尽了刺激,所以我回来以后就下决心非把造船工业搞上去不可。

我给你们讲两个故事。在法国有一个柴油机研究所,我们711所的工程师到这个所去考察,问他们柴油机的情况。他们原来以为我们要买柴油机,所以接待得很热情,但后来问他们技术细节的时候,法国人就把脚翘到了茶几上不理我们了,半天以后才开口:"技术的问题呢,很复杂。说了你们也不清楚。"看了这个场面,我就跟他们的总经理说:"今天时候不早了,就谈到这。谢谢你。"我们就告辞了。

第二个事情,是六机部参观丹麦的一个造船厂,造拖船的很小的船厂。参观车间的时候,他们厂里正在做尾轴红套。六机部的同志问:"这个红套的温度是多少啊?"陪同参观的是丹麦的副厂长,说:"我们做红套是不测温度的,靠工人自己眼睛观察估测就行了。明天我们还做红套,你来看吧。"第二天我们再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这条船的红套做完了。看到这些,我讽刺他们道:"中国有很多小港口,需要很多小型拖船。可是你们船厂做尾轴红套都不测温度,太不正规了,谁敢买呀?"从外国买船、买技术,不可能,主要靠自力更生。所以我们搞718工程的时候,就有一条原则:所有新研制的项目,靠我们专家协作、攻关、自力更生,想靠外国专家来帮助我们,不可能。后来这些船,没有用一点外国人的设备。



记者:当时我们对718工程舰艇编队的基本航速是不是有一个最低要求?

陈:当时我们给航速留的余地比较多。我们当时希望这个编队在航行的时候能保持在18节,实际上各型船的航速都可以做到超过这个数字。

记者:718工程几型舰船的建造过程中,您都去过现场指导工作吗?

陈:去过,光大连厂的航行补给装置,我就去了五、六次。第一次是成立攻关小组,后来是指导他们试验。后来办公室还带这些厂的人出去参观。

1963年,上海的副市长马天水和张春桥的老婆到江南厂去搞四清,他们搞了个七院的"八条罪状",说是修正主义的典型。说江南厂"船上的消磁电缆曲里拐弯,弄得工程很复杂,如果电缆直线走,能减少很多的工时和电缆。江南厂提了几次意见,就是不改,死抱着苏修的框框不放"。后来我跟海军副司令王万林去江南厂,看了他们的展览,我对厂的总工艺师说:"苏联的工程师就那样笨吗?他们不知道直线走简单吗?消磁电缆直线走,还能消磁吗?"总工艺师说:"我们马上把它改过来。"

沪东厂当时在生产鱼雷快艇。鱼雷快艇有2台主机,2根推进轴。在建造时,我们按苏联的工艺,先安装推进轴和螺旋桨,然后安装主机,用主机来对准推进轴的中心线。这个工艺是比较麻烦,主机很大,装上去后要左左右右地微调主机的位置。马天水给七院列的罪状里,也说了这个。沪东厂的副厂长不懂技术,所以他在会议上就捉出:如果先装主机,再装推进轴,调整推进轴的位置来对主机,这样一改,工时能减少好几倍。设计师始终不同意,说苏联的鱼雷艇就是按这个工艺建造的,马天水就批评这个设计师"死抱着苏修的框框不放"。

后来,召开鱼雷艇定型会议的时候,副厂长又提出这个问题,我听了之后,就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在部队基地,怎么保证推进轴的互换通用?"船厂的同志开始不明白,研究了之后就恍然大悟。若把主机先固定死了,用推进轴来对中心线,那每艘艇的轴长短都不太一样了,无法通用。我对他们说:"一个大队18艘鱼雷艇,一个支队54艘鱼雷艇,每根主轴都不一样,战时不能互换,一个支队要准备108根备用轴,要修一个仓库来装。而且,每根主轴还都要编上号,不能换错。出去打仗的时候,快艇母舰要把所有的备用轴带上,这样的鱼雷艇怎么打仗?"苏联人的造船工艺这样规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光想着工艺简单,节省时间,为什么不考虑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呢?我们的工程师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我是当过鱼雷快艇支队长的,我了解其中的道理。

后来,我们的水翼快艇出去试航,叵来靠码头的时候,因为装有水翼。码头两边都停着舰艇,中队长不敢靠,要拖轮来拖着靠码头。张爱萍副总长很生气:"为什么不自己靠咧?"

中队长说:"有水翼,不好靠。"

我说:"这艇可以靠。把水翼收上来,大胆靠。"

张爱萍说:"他说不能靠,你说能靠,你来靠好了。"

我说:"好,我靠就我靠。"靠上去以后,我回头就批评了那个中队长:"谁说不能靠?"

记者:718工程的项目,当时有没有与国外进行交流和合作?

陈:我们新研制的项目很多,测量雷达、气象雷达、测控通信设备、远洋导航设备,都是过去没有搞过的。外国人不会帮我们,我们完全靠协作攻关,一个一个地解决。比如大连厂搞的航行补给装置,也是一个难点。大连把这个任务接过去之后,我专门去大连开了一次会,成立攻关小组。大连厂用土办法,在陆地上搞了一个试验装置,树起两个大桩子来试验。经过试验搞成功了,至少不比美国的第一代航行补给装置差。

后来,我到西方国家考察,准备买燃气轮机,到了英国的一个厂,正好这个厂还为英国海军生产航行补给装置。我看了他们的设备,英国人以为我们也想买几套,就向我们推销。我问:"你们这个装置卖多少钱?"英国人一开始报价30多万英镑,接着改口说,得60多万英镑,最后又说,这个是专为英国海军生产的,不能卖。我说:"你们说要跟我们搞技术合作,连这个航行补给装置都不愿意卖给我们。这个航行补给装置我们也能做,性能不一定比你们的差,要多少都卖给你们,只要20万英镑,怎么样?"

回国之后我就跟同志们讲:"什么技术合作,那都是胡扯。"我们还算是不错,完全靠自力更生,圆满地完成了研制任务。

记者:718工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厂,对现在的海军,718工程都有什么样的意义?

陈:718工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造船工业、航天事业、海洋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海军的远航作战能力。

1983年,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团拜会上,我向李先念同志拜年,李先念说:"小陈,718现在这几型船都行吧?"

我说:"都行,现在都不成问题了。"

李先念说:"我当时在国务院管生产,我支持你们,就是想把造船工业搞上去,再不要让我每年掏外汇去买船啊。"

李先念同志看得很远。现在想起来,我组织搞09、718工程这么多年,就是把造船工业提高了一大步。造鱼雷快艇,把芜湖厂搞上去了;造潜艇,江南厂、武船厂搞上去了;护卫舰,沪东厂,登陆舰、猎潜艇,求新厂。整个718工程,使海军的造船厂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洲际导弹,1982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了潜地导弹。718工程舰船圆满完成了弹着海区的考察、测量、选点、清扫、警戒、导弹飞行测量、观察、弹头打捞,气象观测预报等任务。经过全面考验,今已证明718工程是成功的。我写了一首诗,纪念718工程的研制历程:工程七一八,型号多庞杂。质量力求精,科技攻关卡。恩来总理抓,论理春桥骂。研制极成功,意义非常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8 02:07 , Processed in 0.0446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