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名校又爆多宗自杀案 | 这些孩子“求死的欲望”到底从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20: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雅小学堂






文 | 谢刚
硅谷校区心理学家
博雅小学堂积极心理训练营导师

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曝出3个月内9名学生死亡引发关注,包括7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据校方证实,其中3人因自杀身亡。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平均每年约有 1100 名本科生自杀,留学生更是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被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焦虑、抑郁所引起的自虐,甚至自杀事件。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身为父母、教育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自杀悲剧再次发生?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来自硅谷校区心理学家、美国天普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谢刚老师。她提出:防御自杀首先要增强孩子的韧性因素,通过家庭的和陸和支持,包括友好的社区,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


01
躺在墓里的,可能就是我
2013年5月,一位拥有全A成绩的十一年级亚裔女生从金门大桥跳下,结束了自己17岁风华正茂的生命。
当晚接到消息,学区总监马上通知了她所在的高中校长和她妹妹所在的初中校长,两位校长在第二天上课前召开全校教职员工会议解释了这个噩耗,并宣布如果哪位老师情绪难以控制,包括她的网球教练,校区会安排代课老师。

美国南加州大学

当事女生所修的六门课的老师,由副校长亲自逐一通知。其他四所高中的咨询老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也一大早赶到她的高中,为需要的同学提供悲伤辅导,她的好朋友们被特别集中在一个小组。
妹妹所在的初中老师们也被通知如果看到哪位学生情绪有波动,请立刻通知咨询老师和学校心理学家,因为有不少学生是她的邻居。
七天后,静寂的墓园里,我泪眼模糊地参加了她的葬礼。除我之外,只有两位高中老师参加。我知道学校领导不来,不是因为不重视这件事,而是怕给在场的几十位学生造成错觉,给自杀蒙上英雄色彩,引起不堪设想的“自杀群”现象。
曾经有学校在自杀事件后允许校内的纪念活动,结果又有几位学生采取同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巨大的棺木被缓缓地降到穴底,然后一束束洁白的鲜花落在上面,“咚咚”的声音好像在敲门,试图唤醒沉睡的她。
灿烂的阳光遮盖不住黑衣上承载的悲痛,反而更映照出大家眼中的疑感和绝望。
那一幕,永远刻在我记忆里。
因为我知道,躺在墓里的,可能就是我。
初中的时候,父母在家里的争吵愈演愈烈,没心思管我们三个孩子。弟弟妹妺还小,天性敏感的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经常想到自杀。
当时热播的日本连续剧《血疑》中的女主角幸子身患血癌,说“要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我觉得那该有多么浪漫,也想象着自己“像非洲野象一样孤独地死去”,追悼词都给自己写好了。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3年春季对上万名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
近15%的青少年报告曾很严肃地考虑过自杀;近13%报告已经为此做了计划;近8%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经尝试过自杀。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5~4岁的年轻人中因自杀身亡的占近万分之一。
就算是万分之一也太多了,因为所有关于自杀的研究都证明它完全可以被预防。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历史上多少君王在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现代多少重病患者都会去积极配合治疗,以求延长生命。
而我们的孩子,体能、智力接近人生顶峰的青少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放弃他们无价的生命?
我一直为家长做心理健康讲座,帮助社区了解“求死的欲望”哪里来?自杀的原因在哪里?同时更找到“活得很快乐的青少年的特点”,以求降低自杀风险,不让这种悲痛降临到更多的家庭。
结合学校心理学家协会的总结,以下几点供国内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02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杀并非由一个原因造成,而是存在以下风险因素,然后由一个诱因引发。
1、精神疾患(抑郁、行为障碍等);
2、家庭压力;
3、环境风险,如家里枪支的存在;
4、情境危机(如亲人离世、受虐待、家庭暴力等)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
为什么当年我有风险因素(父母争吵不体),也有征兆(给自己写下追悼词),但是没死成呢?除了没有死的途径(如当时住平房、家里没有枪或毒药、市内也还没建火车等),广为引用的自杀人际理论解释,人还需要“求死的欲望”才能完成自杀。
“求死的欲望”来自人长期体验自己是他人的累赘和缺乏归属感。这两项和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成就感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正好相反。
如果有成就感,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累赘,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当年我很幸运,在高中找到学业上的成就感,再加上生性外向,身边没缺过朋友,所以才没有被一时的绝望推上不归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把“家庭的和陸和支持,包括友好的社区”列为增强孩子韧性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应该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另外,研究表明,90%死于自杀的人有精神健康疾病。
从作家张纯如到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 Robyn Williams),因精神健康问题而自尽的名人已经引起公众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最近几年关于自尽高中生的调查也不例外。美国大约10.7%的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而其中只有18%~25%会寻求治疗。
如果孩子心理有需要,而家长或朋友的帮助效果不显著,一定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支持孩子就医。


“很容易找到有效的医疗和精神健康资源”,也是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美国各州和县都有为青少年开设免费热线,以便他们在离家出走、有自杀倾向或其他危机时寻求帮助。
各市政府也都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不只提供家庭和个人咨询,还常年开设各种亲子课程,增进家庭关系。

03

科普自杀征兆,培训更多“看门人”
研究表明,预防自杀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科普自杀征兆。50%~75%的人在自杀前有征兆,而这些征兆是最容易被熟悉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察觉到的:
1、口头威胁自杀;
2、写下自杀留言和计划:
3、曾经试图自杀;
4、给自己做身后安排,如写遗嘱、把原来宝贝的东西送人;
5、心思意念总和死亡相关;
6、举止、打扮等突然有巨大变化。
我在学校曾经帮助过的几位有自杀倾向的高中生,他们都是被朋友或父母带到我办公室来的。有更多的“看门人”,我们才能为有风险的孩子及时提供服务。
学校对任何征兆都很重视。加州5150法案规定,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显示任何自杀倾向,如说出或在纸上写下“想死”,学校有权在通知家长前先报警,学生会被警察直接带到精神病院监护72小时。
这种情况每年在华人聚集、成绩优异的中学都有发生,让家长措手不及。但这其实是对学生生命的保护措施。


04

了解青少年的大脑:
青少年的情绪调控和抗压机制还在建设中,
冲动常占上风
美国10岁以上的人口中自杀只是死亡原因的第10位,但在10~24岁这个年龄阶段却上升为第三位,每年约有4600年轻人死于自杀,更可怕的是同时还有近157000位的同龄人曾在急救室因自我伤害而接受医疗服务。
青少年期间死亡的首位原因——意外事故以及盲从造成的“自杀群”,都和这个年龄阶段大脑的发育特点息息相关。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总结:
大脑成熟的顺序从后向前,是脑神经被髓鞘包裹的过程。神经只有被髓鞘包裹好后,它的信号才能最快地传导到目的地。
青少年时期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逐渐达到顶峰,但与其他的脑叶相比,大脑的额叶( frontal lobe)不成熟、信号传导性能最差,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而额叶却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是大脑的总指挥。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易受毒品、酒的诱惑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


对从金门大桥跳下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的采访发现,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多少青少年试图自杀也是一时冲动。我们成人因为生活的阅历,认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孩子一旦遇到失望和挫折,很容易看不到事情有转机的可能。
能够帮助青少年大脑健康发育,减少冲动概率的办法,除了健康的饮食,还需要以下两点:

1、充足的睡眠:每晚8~10小时

研究发现,青少年阶段,睡眠周期往后推迟,大多数晚上11点前入睡困难。
很多高中因为这个规律而尽量推退早上开课时间。比如,有的高中每周三9点才上第一节课。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青少年冲动、不理智的言行,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损。

2、经常锻炼:每天保证半小时

国家生物科技信息中心总结,自杀往往是冲动时完成的,试图自杀的人大脑内帮助控制冲动的激素血清素( serotonin)低于同龄人。
有许多自然的方法可以增加人脑内血清素的分泌,包括充足的阳光、体力活动等。经常锻炼不止帮助释放压力,而且提高自尊和睡眠质量。


05

改变信念,
增强抗压、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
这也是为什么“适应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重要的一项。
近七年,旧金山湾区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让很多家长思考,为什么我们60后、70后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走过高压的高考之路,很少听说过有自杀的。
反而是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这么优越,有的还成长在相对宽松的美国学校,怎么就这么多想不开的?


一有自杀悲剧发生,家长就开始提醒孩子,“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之前呢?我们给过他们,去体验“不如意”和“失败”的机会吗?
相反,很多孩子生活在假象中:考试要全A、竞赛要拿奖、大学要名校、工作要大公司……一旦挫折来临,他们措手不及。
我们这一代,父母工作很忙,花在孩子学习上的时间少很多,倒是给了我们机会去失败,再爬起来。
而有过这样经历的一代人,收获的只是“控制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论遇到什么难题,怎么会轻易放弃生命呢?
无助感( helplessness)是预测自杀最准的情绪。
能够看到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不是让孩子去“降低目标”甚至“逆来顺受。《完美主义者手册》一书中总结近20年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发现“健康的完美主义”帮我们达到自定的目标,这和工作学习上的成就、生活的满意度等都相关。
“不健康的完美主义”问题不在于目标太过完美,而是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式,特别是过度担心期间会发生的错误及过度怀疑自己。
在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同时,可以接受本身力量的有限,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结果。在意外到来时可以想到,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以外的,不把时间浪费到怨天尤人上,才能踏实地面对挑战。


青少年自杀,是用一种永久的方法解决一个暂时的问题。
帮孩子端正对生活的态度,逐步建立抗压机制,能看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
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们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他们对挫折的免疫力。青少年各不相同,适合他们的减压方式也不同。
我认识的高中生中有的编织,有的运动(如做瑜伽),有的喜欢和朋友聊天,这些都是健康的放松身体、抒发情绪的方式。

06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很多家长问:父母没有给孩子压力,但孩子从同学那里自己感到压力怎么办?
家长反映成绩好的高中盛行“学业霸凌”,选普通课或成绩平平的学生,常受那些选多门大学预修课或成绩优异的同学嘲笑,这给他们带来很多压力,成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根源。
那么我们就要帮他们开阔眼界,通过责任,找到自我以外的价值。
“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是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英语有句俗话:“如果你想幸福一小时,就睡个年觉;如果你想幸福一天,就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如果你想幸福一辈子,只有帮助他人。”
帮助別人,服务社区,是增强青少年价值感,同时又拥有归属感的最佳途径。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高中生,不但自己求知欲强,还通过各种方式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
像小学科学队的教练,就是当地高中十年级的学生。他热爱科学,不论自己课业再紧,课外网球队训练再累,都乐于每周拿出两小时的时间指导两个小学科学队。还有很多学生需要照顾家人,或在医院做义工等。
他们的生命超越了自己,有更大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就算生活中遇到挫折,这么多的责任和牵挂也会帮他们想得更远。他们常常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的,怎么会考虑自杀呢?
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为了“受欢迎”而社交,那压力一定很大。可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现在的课业、活动、朋友等和社区、社会及世界的关系,那压力也会成为动力。


美国高中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有几十小时服务社区的经历才能毕业,那是最佳的帮助孩子向成人期过渡的步骤。
很多不了解的移民父母把它看作负担,就大错特错了。我见过很多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建立非营利组织,为社区提供学业辅导、园艺、环保等各项服务,完成几百小时还孜孜不倦,乐在其中。很多人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继续高等教育的动力和方向。
很多上了大学的孩子回来告诉我,回头再看看自己的高中时代,觉得当时自己很可笑,把很多并不重要的人和事看得那么高。
她们当时以为那个高中就是“整个世界”,可现在才开始了解世界有那么大,自己可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有那么多,而学业成绩远远不能定义自己的个人价值。可多少孩子放弃了走到那一天,和找到那个结论的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
这难道不是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希望吗?
我们改变不了青少年还在发育中的情绪调控机制,就算搬家远离铁轨,大桥,我们也不能保证孩子生活在真空里,永远没有压力和失败。
我们能做到的是增强韧性因素,包括亲密的家庭关系、健康的社交圈、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全的减压机制、成就感、价值感、责任感、使命感、信仰等。


这些足以增强生的快乐和意义,抵挡任何的失望、失败、挫折和不幸,以不变应万变,协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8 15:57 , Processed in 0.0419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