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童背后的神童:一位被“埋没”的华裔天才的故事(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5 18:5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纽约时报

1962年,年仅7岁的马友友在卡耐基音乐厅与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同台演出,台下坐着肯尼迪夫妇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等一众贵宾。演出通过电视节目播出,自此,这位华裔大提琴神童便开始了年少成名之路。



在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似乎没人注意到马友友身边那个弹奏钢琴的小姑娘,她正是马友友11岁的姐姐,马友乘。

上周,时报发表文章,讲述了她同样成长于音乐世家,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音乐之路的故事。文中提到:

“伯恩斯坦没有提到的是,马友乘最初学习的乐器是小提琴。和她的弟弟一样,她也是一个神童。10岁时,她就和丹佛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

“What Bernstein did not mention was that Yeou-Cheng’s primary instrument was the violin. Like her brother, she was a prodigy. At 10, she had performed the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with the Denver Symphony.”

根据剑桥词典,prodigy的意思是“在年少时就已显现出优异能力的人”(someone with a very great ability that usually shows itself when that person is a young child),通常被翻译为“天才、神童”。该词最早出现于15世纪晚期,源于拉丁语词prodigium,意思是“预兆、先兆”。

根据时报文章,尽管在小提琴方面展现了惊人天赋,马友乘的父母还是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结束了她的小提琴课程,并让她继续学习钢琴,成为了马友友的首席伴奏者。就这样,她的音乐成长之路似乎从侧重个人发展转变为全力支持他的弟弟——现在举世闻名的大提琴家。

但是,马友乘的音乐人生并没有因此变得完全黯淡无光。1984年起,她和丈夫、吉他手迈克尔·达达普(Michael Dadap)一起接管了父亲马孝骏创办的纽约青少年交响乐团(The Children’s Orchestra Society)。他们秉持着“将音乐的语言教给孩子们”(Teaching Children the Language of Music)的宗旨,从一学期25美元的学费做起,希望让不同肤色、不同背景、不同天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音乐的快乐。

你对马友乘这个似乎被埋没的神童怎么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6:17 , Processed in 0.0391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