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海外逸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詩詞文集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05:56:42 | 只看该作者
《祭蟹文》

嗚呼蟹兄﹐汝我有緣。行將就釜﹐汝莫我怨。汝雖頂盔貫甲﹐一意橫行﹔我非劍客俠士﹐豈打不平。憶昔碧波清水﹐悠哉游哉﹔如今縛螯縛足﹐無以生還。蓋緣紅白對映﹐色相誘人﹔膏腴脂凝﹐薑香引津。是以饞蟲大動﹐食慾遂生﹔欲不烹汝﹐莫可自禁。古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嗚呼哀哉﹐此汝之謂。烹既已熟﹐請入我腹﹔快矣樂哉﹐得享口福。蟹兄蟹兄﹐伏祈見諒﹔願爾來世﹐速投人胎。蟹魂不遠﹐汝其來饗﹔嗚呼莫怨﹐嗚呼莫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05:35:34 | 只看该作者
《情賦》

值此物慾橫流之際﹐錢權交結之時﹐情之為物與古時亦同亦異。濫情者與古時同也。古有三妻四妾﹐今有情婦小密。唯三妻四妾皆曰名正言順﹐而情婦小密實屬不可告人。至若離情﹐古今亦同。故有別賦﹐以昭哀慟。揮手站台﹐目送飛鴻。愁緒熱淚﹐滴腮霑胸。若夫病入膏肓﹐將作永訣。戚友哀傷﹐淚繼以血。尚有舐犢之情﹐今猶勝昔。乃有啃族﹐父母憂泣。悠哉遊哉﹐莫知自立。有子若此﹐不如溺之。而於親情﹐薄如絹紙。親為嚴慈﹐何足道之。若為己身﹐欺之棄之。欲表忠心﹐人倫滅之。父母無罪﹐批之鬥之。順孝之情﹐置若罔聞。瞻養之責﹐似屬非份。至於友情﹐念而傷懷。論及信義﹐實為感慨。
利之所在﹐賣友叛親。有愧義犬﹐不棄老貧。桃園不再﹐管鮑已矣。九鼎之諾﹐亦成往事。更有愛情﹐莫堪言及。古之殉情﹐今亦稀矣。白首諧老﹐至為不易。離異背婚﹐比比皆是。罪魁禍首﹐乃是孔方。世俗若此﹐思之堪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05:58:25 | 只看该作者
《秋賦》

秋之時序以農曆七﹑八﹑九月為期。故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日﹐乃一秋之中也。否則﹐何以命之為中秋。古人曰﹕“月到中秋分外明”。蓋天高氣爽﹐萬里無雲﹐時當月圓﹐清光愈盛。當此之時﹐聚三五知交﹐會於園中﹐以茶代酒﹐以果當饌﹐清談娓娓﹐戲謔暢懷。亦人生之一大樂事耳。及皓月當空﹐齊仰首視之。李白詩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東坡詩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之謂也。然以余觀之﹐圓月泛光﹐非玉可比。以鏡喻之﹐似較貼切。第鏡能鑒人﹐月不能也。故此喻亦似未妥。暫以存疑。
秋之種種﹐非一言能蔽之。想初秋繼夏﹐暑氣未消﹐時有蒸熱﹐故有秋老虎之謂。方此之時﹐雖曰秋至﹐實仍夏焉。欲省冷氣﹐不可得也。及至稍涼﹐以扇代之﹐始適老伴之意。亦窮書生之無可奈何者。       
俗謂秋貌多變。時晴時陰者有之﹐時風時雨者有之。至若秋雨綿綿﹐連日不開﹐陰鬱之氣﹐侵人脾胃。天公不作美﹐郊遊之興﹐為之阻抑。故而呼朋招友﹐會於堂室﹐持螯飲酒﹐吟詩作對。至於微雨賞菊﹐別饒情趣。庭階玉砌﹐菊花羅列﹐水珠汗滴﹐嬌姿臨風。其樂如斯﹐不亞登高。余雖不餐秋菊之落英﹐亦插黃花於衣。       
及至秋深露冷﹐衣被加厚。花落葉黃﹐隨風起舞。或蟬鳴漸稀﹐悲時令之嬗遞。或蛩聲轉哀﹐知寒冬之將臨。唯吾輩俗士﹐於化土之前﹐亦感時不我待﹐遂強吟悲秋之句曰﹕

一年虛度又臨秋﹐回首人生半是愁。老去何堪功不就﹐無奈日日醉鄉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7:24:28 | 只看该作者
《敦煌賦》

敦煌古鎮﹐壁畫之鄉。絲綢舊道﹐地接西疆。馬駝商旅﹐東達咸陽。華夷物易﹐賴此以昌。且又北通戈壁﹐南枕崇岡。沙漠綠域﹐曾居戎羌。畫岩窟洞﹐傳自盛唐。偉哉敦煌﹐華夏之光。千窟百穴﹐瑰寶是藏。但見飛天在壁﹐彩繪呈牆。金璧輝映﹐藍白紅黃。至若女神翔舞﹐綢帶飄颺。背彈琵琶﹐仙音嘹揚。壯哉敦煌﹐九洲之芳。莫高榆林﹐萬像是彰。菩薩神佛﹐均著彩裝。土塑石雕﹐群氓所創。千姿百態﹐各呈其相。坐立站臥﹐莫不有方。佛兮佛兮﹐頂輝聖光。菩薩諸神﹐莊重安詳。敦煌故地﹐亦曰陽關。玉門要塞﹐戍者難還。王維詩曰﹕“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渙亦云﹕“春風不度玉門關”。故而聞“三疊”之離曲﹐遂悲吟而淚潸。而今汽車如龍﹐鐵路已通。藍天白雲﹐飛機橫空。喜古城之新顏﹐樂街市之繁榮。招旅客之熙攘﹐暢東西之交融。噫吁嘻﹗微斯地﹐吾孰可思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5:52:47 | 只看该作者
《悼張純如》

嗚呼純如﹐英年早逝。哀哉痛矣﹐泣血以祭。憶昔日寇侵華﹐卿尚隔世。金陵血屠﹐是為國恥。而卿雖生美﹐仍為華裔。遠隔重洋﹐心系慘史。是以殫精竭慮﹐數載秉筆。遂成巨著﹐留傳後世。詎料倭寇驚怖﹐頻施威脅。卿情何堪﹐擾亂日滋。一夕驚聞﹐卿已謝世。芳華盛年﹐遽然夭逝。華人獲知﹐皆感痛惜。余雖陌路﹐玉容未睽。悲悼之情﹐實深余懷。故成此文﹐以申哀思。嗚呼痛哉﹐伏維尚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06:08:45 | 只看该作者
《浮生六記》後序

渺乎其遙哉﹗天道悠悠﹐莫之能窺。慨世事蒼黃﹐浮生若夢。悲江水長逝﹐雪鴻無蹤。孤雁哀鳴﹐白首難期。夭桃摧絕﹐紅顏命乖。海棠麗質﹐遭風雨之妒嫉。萍草無根﹐歷漂泊之艱辛。方魚水之相得﹐效鸞鳳而于飛﹔詎料連理枝折﹐堪嘆魂夢難接。何物造化﹐播弄眾生。既生佳人情重﹐才子意長﹔不與良辰久享﹐美景共賞。窮困潦倒﹐誰言大任將降﹖淚枯心瘦﹐豈是淑閣情暢﹖自古好事多磨﹐天意難問﹔霜皮百圍﹐地力虛載。篷瀛無路﹐玄海有邊。和靖安在﹐嗣宗往矣。傷伊人之玉隕﹐徒留佳話。哀蕙蘭之香消﹐豈忍卒讀。數言未盡﹐筆灑墨淚。四韻吟成﹐聲轉哀咽。詩云﹕

淡月搖寒焰﹐涼風透素衣。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悲去鴛衾冷﹐啼來杜宇悽。泉台冥路斷﹐何處芳魂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07:16:36 | 只看该作者
致某友﹕

丁未歲姑洗月朔某某致書某某君足下﹕竊自春帳識荊﹐一語傾心﹔數月共硯﹐遂結雅情。驚博識之鴻淵﹐學富五車﹔羨珍璣之盈腹﹐筆揮煙霞。憶昔聯袂西郊﹐春日麗暖﹔引步翠徑﹐柳風拂面。猜字草亭﹐生滌襟之沁涼﹔留影花壇﹐惹醺人之芬香。山魈宮裡﹐鼻聞塑料之妙語﹔河馬池邊﹐體有熟藕之美喻。履茵褥﹐倚雕欄。碧波浴天鵝﹐鐵柵羈靈猿。絨團滾蜀國之熊貓﹐斑斕鳴異域之彩禽。鹿擺蛇頸誇長﹐象舉鞭鼻灑霖。至若我輩﹐逸興遄飛。方宏論之驚俗﹐遽縱笑而振枝。時把臂以竊私﹐耳吟細韻﹔或興至而放歌﹐氣噓生雲。數子之中﹐余所青目者﹐唯君而已。以君之才匹放翁﹐齊石湖。晨餐巫山之雲﹐夕吐隋侯之珠。故欲與君﹐驅鴻役鱗。唱元白之新聲﹐接蘇黃之芳鄰。翰杓方酣﹐辭海已枯。瓊瑰傾而鮫室空﹐星斗輝兮天宇舒。是以縱胡雁﹐系尺素﹔將瓦礫﹐換琨璐。在牆在羹﹐以申積愫﹔獻芹獻曝﹐是望郢斧。書懷不盡﹐更賦四韻曰﹕

春風入我室﹐海月照臨君。天末飛魂夢﹐江城度暮雲。
手揮青鳥去﹐目盼綠衣人。莫使井台上﹐朝朝生渴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6:27:55 | 只看该作者
《平仄論》

夫詩者自詩經而下無平仄之律。其始於初唐而盛於中唐。至宋則入於詞。至明清而韻律益嚴。蓋明清之人才下李杜遠甚﹐不能立意措辭﹐創千古傳誦之新句﹐而專其神於平仄韻律﹐不亦舍本逐末乎﹖或其意在桑榆﹐亦未可知。唐宋之前﹐詩不言平仄而名句代出。至明清拘於韻律而詩多索然矣。平仄之於詩詞僅能美其音韻。然魏晉之詩不可謂不佳。是可知﹐詩之好歹不在平仄耳。故孟子曰﹕“不以辭害文﹐不以文害志。”移之於詩詞則毋以平仄害辭﹐毋以辭害文﹐毋以文害意。立意為上﹐文次之﹐辭又次之﹐平仄則於其末耳。況方今語體盛行﹐吟詩填詞者萬無一人﹐更欲藉嚴律而阻新學者﹐則詩詞將無傳焉。可不慮哉。余觀夫詩律代有鼎革﹐何今之不可變耶﹖且屈子創楚騷之別體﹐李杜開盛唐之詩宗﹐故今之騷人墨客亦須樹一代之新風﹐庶不負蒼天生渠等于斯時斯地耳。詩律之變非空中之築樓閣﹐須有所憑而有所本也。承舊而創新乃當今之務。泥古而不化者謬也。字之平仄能合律者固佳﹐不合者不必強之﹐切勿以辭就律﹐致詩義生澀﹐莫知所云﹐令人費神。然詩詞之鼎革不可棄其韻味﹐是為詩詞耳。如其韻味酷似新詩民歌﹐何不直書「新詩民歌」為﹖古人曰﹕「過猶不及」。難在得其正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06:28:32 | 只看该作者
《陳君傳》

夫諸海之中唯情海之風波獨多耳。甜酸苦辣﹐五味畢具。悲歡離合﹐七情齊備。其情事之可憫可嘆者﹐可悲可喜者﹐令人感之深焉。陳君者﹐余所善一翁之友也﹐乃富賈子。其女友乃文氏女也﹔父營二廠﹐家道殷實。是歲﹐陳年弱冠逾四。滬地淪陷已三載。某日﹐陳偕其女友赴舞會。主人待客深周。盤列中西名點﹐杯泛牛奶咖啡。舞歇歌繼﹐言笑歡洽。至餐時﹐佳餚堆盆﹐盛饌載席。酒映燈影﹐箸響碟銀。或姆戰﹐或戲謔。餐畢復舞﹐夜闌始散。人影離亂﹐互道晚安。陳與女友出﹐適一街車緩駛而來。陳止之求載﹐乃入。前座尚有一人。陳意乃駕車者之友而搭乘也﹐不之怪。車遂駛去﹐幾經拐彎﹐至“法大馬路”而東﹐背道馳也。陳始驚愕﹐問之不答。再問﹐叱曰﹕“惜命﹐閉嘴。”車至外灘﹐驟止﹐推陳出車。載女過外白渡橋而去﹐至新雅酒家﹐時為日寇軍官俱樂部也。置女一室﹐備受凌辱﹐終日思陳﹐淚無已時。陳目車逝﹐狂呼不得﹐痛哭而歸。是夜﹐寢不寐﹐旦即起﹐奔告女家﹐舉宅悲慟。女父遣人四出尋訪無著。陳亦舉城求之而不得﹐愁緒縈懷﹐鎮日鎖眉﹐寢食不思﹐衣帶漸寬。其母哀之﹐勸其別娶。陳莫之聽﹐冥求更急﹐舉動若狂。如是者數年﹐終不知女之所在。至寇降﹐女始歸家﹐備言其狀﹐聽者酸鼻﹐各盡欷歔。陳聞女歸﹐急趨其家﹐欲一傾相思之情。女拒不見﹐令婢傳言云“玷辱之軀不堪以奉君子。願君別娶﹐勿復為念。”陳堅欲見之﹐對曰﹕“卿之所受﹐余盡知之﹐可憫可諒。此非卿之過矣。余心如舊﹐卿勿見拒。”且責之以盟誓。俟於客室三日不去。女感其意﹐乃見之﹐遂偕秦晉。翁今歿矣。唯陳君伉儷存否﹐余莫知之。然其情事堪歌堪泣。余故傳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06:08:53 | 只看该作者
《唯物辯證說》

浩浩宇宙﹐綜錯萬物﹐五色目迷﹐剛柔迥異。至若花放陽和﹐鳥語靜林﹐雷鳴盛暑﹐香生荷池﹔而或秋蟲唱晚﹐落英舞風﹐萬川凝波﹐寒絮飄空。凡此四時之移﹐皆順物情。而雲行雨施﹐風號雪霏﹐金烏出沒﹐玉兔盈虧。凡此天象之變﹐亦應物理。故萬物之推移各有其道。浩浩寰宇﹐皆以物成。物為其主﹐感為其從。物之所存﹐感之所生。若銀盤之掛空﹐唯其掛空而吾知之﹐非吾思之而彼掛空。如若形而上學者之說﹕心之所感﹐物之所生﹐神之所往﹐物之所成。必爾﹐則余不知父子孰先也。故物之所成﹐乃其自然﹐與心神所感風牛馬不相及也。且人之傾生﹐其神則滅﹐然日月梭流﹐草木榮枯﹐亙古如斯﹐不以千古歷代纍億萬白骨而有所更易。物之運行雖聖人不能左右之。所謂「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此即物行之道。欲青春之不去﹐白髮之不生﹐不可得也。故物之欲行不可阻﹐事之欲前不可擋。不然﹐將若車前之螳﹐死有餘辜而不足惜。心神雖為物之所屬﹐然能速物之移。如昔人未悉萬物之道﹐居二十年猶過一日﹐而今人已究此道﹐一日如度二十載。何也﹖因能掌物情﹐悟物理﹐與物之動向共推移﹐故能速物之行。古謂「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也。欲究萬物之道﹐應悉萬物之情﹐而窮萬物之理。辯證之法能遂此欲。對立諸法則乃辯證之核心。對立之同一性乃其一。既曰對立﹐又曰同一﹐何也﹖若生死乃對立之事﹐然亦相依相關。無生亦無死﹐無死亦無生。失一則彼不存﹐故曰同一﹐乃存於一體之中也。二者缺一不可﹐欲存必共。“相反相成”者﹐此之謂也。古人又云﹕“無成勢﹐無常形”。此亦辯證法則之一。凡物皆無定。無定者其勢無定﹐其形無定。勢無定者必動﹐形無定者必變。動者﹐隨時間之推移﹐其物所處之空間無一盡同。變者﹐積量之緩變而為質之躍變。此變非循復之變﹐乃舊亡新生之變﹐  由壑至巔﹐由簡至繁。對立者即矛盾也。物之所成乃矛盾之所在。世事無處不矛盾。矛盾者即事物也。無矛盾即無事物﹐蓋矛盾入事物之廣焉。無事物不矛盾。此乃矛盾之普遍性﹐一般性也。然矛盾之現於事物者迥然不同。現於人者生死食泄。現於天者晴雨晝夜。此乃矛盾之特殊性。而此矛盾之特殊性乃事物各異之內因。事物之質變顧此內因而定﹐而事物之相互影響乃外因﹐乃質變之條件。然二者亦能互換﹐因時因地因情而定。內因為條件﹐外因為根據之質變亦為數不少。任一事物必有與他事物相同之一般性﹐也有自身之特殊性﹐二者共存於每一事物中。凡事物之發展變化﹐皆對立之鬥爭所致。對立之統一乃事物之相對狀態﹐為時無久。對立之鬥爭則為事物之絕對狀態﹐處事物之永恆中。對立之統一﹐事物處於量變階段。對立之鬥爭﹐事物處於質變階段。唯其質變﹐事物得以發展。故以唯物辯證觀物導事﹐則物無不明﹐事無不成。然不求甚解者則不得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9 01:24 , Processed in 0.13135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