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汉武和汉光武:匈奴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08: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寡言

如果谈到汉史,现在中国人最熟悉的可能是汉武帝。无数人为汉武武功而雀跃。 但这恐怕是现代人站着说话不腰痛。当时人和稍后的人也许感触大不一样。

两汉其实是满戏剧性的时代。除了从秦朝继承下来的郡县制度的大框框,不同的皇帝施政大不一样。 汉高分封,汉文无为。汉景帝削藩大没有撤藩。武帝雄才大略要学始皇,搞到残杀家人,汉朝几乎崩溃,才下轮台罪己诏,昭帝时代好容易才缓过一口气。汉书昭帝本机赞对武帝时代的描述是”海内虚耗,人口减半“。

东汉呢? 东汉光武的做法又不一样,不杀功臣,不攻匈奴。 有人指责光武削弱国防建设,废郡国兵制,罢郡国都尉。削弱地方兵權的同時,导致后来无力抵御外患,而豪強地主的部曲家兵則迅速發展。 又有人指责他废宰相,所有权力归皇帝,所以才有外戚太监之乱。不多谈。

说到底,除了秦的大框框,汉代各位一直在试错,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能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和扩展的道路。

我这里只想谈武帝和光武对匈奴的不同策略。

武帝采取的是积极进攻的态度。战绩辉煌,但也代价极大。下面是汉书“食货志”中的一些资料。

如“卫青比岁十余万众击胡,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司农陈臧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值三十余万金。 …

其明年,票骑仍再出击胡,大克获。浑邪王率数万众来降,于是汉发车三万两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其明年,大将军、票骑大出击胡,赏赐五十万金,军马死者十余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

后果是“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犯法者众,吏不能尽诛,…”

一个据葛剑雄说只有三千万人的国家,光赦免坐盗铸钱死罪的就有几十万,自首的百余万,可见当时天下动荡到何等地步。 如果从财政看,卖官17万爵才收入三十万斤(三十亿钱),人口税(口赋算赋)大概也在同样量级, 动辄几十上百亿的战费委实不是个小数字。

历史上,有多少国家在几十年内能承受战费高达GDP一两成或更高的战争呢? 好处真那么大?

西汉末年,王莽再次出动大军攻打匈奴,请参见汉书“匈奴传”中严尤对王莽的一段。我以前引过,这里面不再引。 后果是“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壹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战斗死亡,缘边四夷所系 虏,陷罪,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

西汉终于亡于对匈奴战争之中。

所以光武帝才反其道而行之。 后汉书臧宫云“宫以谨信质朴,故常见任用。后匈奴饥疫,自相分争,帝以问宫,宫曰:“愿得五千骑以立功。”帝笑曰:“常胜之家,难与虑敌,吾方自思之。”二十七年,宫乃与杨虚侯马武上书曰:“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喻告高句骊、乌恒、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 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 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者。

这番话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匈奴之退出历史舞台,和汉武军事行动关系甚少,和天灾关系甚大。第二,光武不同意臧宫的估计。即使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 仍旧需天下之半以灭大寇,所以不取。

读史至此,感慨万分。汉武和王莽是没有打过仗的文人,刘秀是万人大破昆阳四十余万莽军的英雄。 但好像纸上谈兵者成了英雄,英雄倒多少有点像“狗熊”。 哀哉。

读史读到这段,很怕忘掉出处,所以随手写下一段以备忘。我对国内“汉武大帝”等电视剧和书籍大不以为然。 一个是觉得汉武让汉朝百姓付出太大代价而收获甚少,一个是不喜欢日本人首创的“XX大帝”的用法。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8:13 , Processed in 0.0389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