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克强的政治梦想:"消灭"中国农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08: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共十八大之后,李克强成为党内二号人物,并将于明年3月出任国务院总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管家”,外界相当关注他是否会利用自己所受的教育与政治理想来主导中国社会形态的大转型。

  从最近召开的中共高层会议和李克强的表态看来,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热”,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李克强11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又强调:“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可助力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观察人士认为,李克强所讲的后半段话,隐含了他多年来的执政“梦想”。中国农民数量多的惊人,所谓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却日益突出,积重难返。这不仅是中国继续前行的最大挑战,反之也是最大机遇。李克强或许梦想着在自己任上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能够实现农村的整体转型,农民的集体转型,缩小甚至消灭乡下人和城市人的差别,让现在的农民过上和城里人几乎没有差异的生活。

  李克强要“消灭”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吗?相信他的十年任期不足以完成这项“宏大的工程”,但他能设计好这项工程的策略与进程,那李克强也是成功的,不仅延续了中国总理的好口碑,并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历史印记。毕竟,10亿人的乾坤大挪移在“人类历史上没有的”。且这项工程是最实实在在、不参杂任何水分的利国利民的大功绩。上述人士称,李克强任上若能对城镇化这一件事情起到决定性的奠基作用,那他这个总理就是相当成功的,未来不论多少年,他和他的城镇化将被人们永远记住。

  实事上,李克强对城镇化问题的思考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他在北京大学师从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颇有研究的经济学家萧灼基攻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是关于农村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李克强后来还取得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他和导师厉以宁合著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中,他独自撰写“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章,首次提出城镇化发展的“三元经济结构”主张。

  李克强在书中写道,“我国农村不仅被排斥在工业化进程之外,而且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相对扩大。如果说这种工业化的方式在工业增长方面是成功的话,那么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变革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改造方面却是失败的”,“不论是通过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还是依靠在城市中扩张工业部门来转换二元结构,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三元结构的形成是国民经济结构转换的唯一选择。”

  在1998年主政河南后,李克强提出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进,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2002年12月,李克强在河南首次完整地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构想,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谋划中原城市群,突出城市特色和产业支撑,推动农民进入城市,增加就业,这在当时引起争议。但李克强强调,河南要解决好究竟是市长创造了就业、给了钣碗,还是就业繁荣了城市、养活了市长的问题,实现城镇化加速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要走不平衡战略。
  2009年,中原城市群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河南全省的59.7%,综合竞争力位居中西部省份的首位。

  河南的城镇化思路逐渐被中共高层采纳,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随着仕途升迁,李克强对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城镇化道路也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和施展抱负的平台,并将国际合作引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今年5月3日,中国和欧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李克强到会向欧盟国家介绍中国的城镇化规划和路径,并与欧盟领导人宣布建立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重点推动双方在城镇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李克强后来在一个座谈会上回顾他5月的欧洲之行说:“我到欧洲去访问,对方担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跟他们讲中国的城镇化前景,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觉得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有合作的机会。如果只跟他们讲产业,讲中国要加快哪些产业的发展、提高哪些产业的层次,他们就觉得是在与他们竞争,就会琢磨怎么搞反倾销来限制我们。”

  今年9月后,李克强基本接替温家宝行使总理职权。9月7日,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座谈会上,更加详细描绘了他的城镇化思路。此时的李克强,已经能够亲自实践他的城镇化,这距离他梦想的实现也越来越近了。

  李克强说,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中国要继续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会面对粮食安全、能源资源支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和挑战,但这条路是绕不过去的,中国只能沿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刚过50%,其中还包括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若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这样的差距,正是李克强未来政策的发力空间。

  就在城镇化普遍被认为“是一篇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文章”的同时,也招来了不少质疑。经济学家郎咸平就指出,中国人均储蓄不到1万元,如果有钱的话,人人都愿意消费、愿意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之所以不敢消费,就是老百姓因为太穷、没钱!李克强的落脚点不在消费,仍寄希望依赖投资拉经济。

  《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对于“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种观点的逻辑也颇感困惑。在宋鸿兵看来,城镇化从根本上看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生产率的提升!宋鸿兵毫不讳言的讲到:“非洲穷国能搞城镇化来实现经济繁荣吗?80年代初中国能靠城镇化来刺激经济吗?倒果为因只能伤害经济,混淆观念


     文章来源: 多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9:06 , Processed in 0.0403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