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一个大师都会遭遇十面埋伏 从亲身经历到澳门音乐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10:27: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个大师都会遭遇十面埋伏——从亲身经历到澳门音乐会大风如刀
大师如不流浪,必将自刎乌江,这就是当今的现实。其实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至少从精于算计的田忌赛马时代就开始了,到了霸王别姬,几乎已经把所有的贵族和君子都赶尽杀绝,尤以近代为甚。请看那些民国的大师们,除了追随蒋公跑到孤岛台湾去的少数人,绝大多数都是什么下场?吴晗、吴宓、老舍、陈寅恪、刘文典、叶企孙、曾昭伦、曾昭橘、梁思成、林徽茵……这名单要开下去得一大串,哪一位不是顶顶有名货真价实的大师?再看那些具有大师潜质的3000多名高考状元,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行业翘楚和学界的领军人物,反而成为世人嘲笑的对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果不是折桂诺贝尔医学与生物学大奖,毬大爷知道屠呦呦女士?连院士都不能当选,连国内像样的奖项都轮不上,敢在国际士林妄称大师?作为华人并以汉语写作,高行健先生问鼎诺贝尔文学大奖的作品《灵山》,在国内居然连发表的水平都达不到。幸运的是,如此硕果仅存的大师如漏网之鱼,总算杀出重围,奔向了大海,这到底尴尬了谁?老祖宗留给这个民族的智慧,并非经史子集,而是老装(庄)孙子,其代表作只有两部书:一本是罗织经,一本就是小人经。
比之于刘邦,项羽绝对是光明磊落的君子,更是贵族。这并不意味其必死无疑,但这种精神和品质,却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不信,就算过了江东,也没有机会卷土重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君子从来斗不过小人,要么自刎乌江,要么自投汨罗江。当然,如果想活命,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浪迹江湖,如范蠡范大夫……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英雄末路,概莫如此。要么断头,要么落魄潦倒。
上周五的晚上,即2019年3月15日,老夫专程赴澳门,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里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其主题是庆祝回归20周年以及贺新春,基本上以民乐为主。参加演出的有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香港竹韵小集、澳门长虹民族乐团、澳门青年中乐团等等。如果不是指导我家千金学琴的美女老师参与这场演出,而且在舞台上担纲重要角色,打死本人都不好意思附庸风雅。毕竟自己五音不全,荒腔走板,完全是个乐盲。但是,由3位优雅女士演奏的中国十大名曲中的新编《十面埋伏》,却在瞬间引发强烈共鸣,并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贵族英雄走投无路,在四面楚歌中壮怀激烈,悲愤莫名,那种感染与震撼,不亲临现场无法体会……
其实,从2200年前开始,势利小人联手合围君子的战争,就从来都没有结束,到今天登峰造极,愈演愈烈,手段更加高明。这个国家所信奉的哲学就是成王败寇,笑贫不笑娼。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只有当骗子成为大师,或者大师成为骗子的时候,才可以如鱼得水,并呼风唤雨,八面玲珑。以武林的那些装逼大师们为例,如果不是遇到徐晓东的当代搏击,其花拳绣腿不知道还要忽悠多少人。再以空手来蛇的所谓王林大师为例,如果不是触怒了更牛逼的神秘大佬,几人能识破其骗局?
流浪上海街头的那位垃圾大师,不管是不是真大师,不管是不是复旦的高材,至少可以肯定其不愿苟且,出于真情,出于率性,当然,也可以认为其出自固执怪癖。事实上,老夫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而且不止一个。他们当中有真复旦,也有上海交大,甚至还有北大的高材,至今寒酸困顿,以草根为伍,却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下面不妨谈谈亲身经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老夫所在的核工部特大型央企奉旨转民,在全厂招考大学生参加民品项目的培训,最终选拔出13人,由本人带队赴上海实习,被戏称为十三太保。这些人清一色是名牌大学毕业,有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专业涉及反应堆工程、原子核物理以及放射性化学,年级分布从78级到83级。无论资历还是学历,这帮哥们按照如今的成功标准,稍微会来事的话,步入厅局级恐怕都不好意思示人,进入省部级甚至成为更大人物都完全正常。然而,这支队伍没有几年就全部覆灭,作鸟兽散。在本单位混的最好也就是科级干部,个别人在体制内勉强敖成处级,还是在离开之后,另择高枝,否则照样没戏。而大多数则沦落江湖,其中包括最没毬本事的老夫,成为了一枚乡村学究,以码字为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太保目前还有一人始终没有挪窝,一直留在原单位。此人是上海交大82级的高材,在校期间还是整个上海市大学生省级同乡会的会长,才艺俱佳,风光无限,曾独当一面,多次组织大型活动。刚被分配到大山沟里的军工厂时,曾自发组织过大型的联欢晚会,担任主持人,倍受那些含苞待放的厂花们青睐。然而,因其锋芒毕露,太过英锐,很快就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次次的优化组合中,一次次中招入套,不断被边缘化,最后竟然被贬到劳服司的绿化队,整天伺弄花花草草。老夫最近一次见到他,大概是在十年前,真不敢相信那个弓着腰干活的绿化工,就是当年带着本人在大上海的外滩指点江山的青年才俊。那一瞬间的无语沧桑,如同鲁迅再次看见闰土……
由流浪大师,到澳门的音乐会,又到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到世道狰狞,命运无常。古人云:邦无道,富且贵,耻也。老夫身边还有这样一位挚友,已经快40年没见面,却绝对是我心中的大师,当之无愧,没有之一。此人是当年的高考状元,比上海的流浪大师要高几届,入读北大,毕业之后放弃公职,目前在家仅靠不知从何而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如守仁格竹一般数十年凝视着深邃夜空,专注于自以为是的学问。这家伙至今未婚,孤身一人,也几乎从来没有谈过一次像样的恋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与老夫联系,没准还真能发现一个如假包换的网红(靠,希望老友不要看到这段文字)……
最后,借用电视连续剧天道中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并与大师们共勉: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大师流浪很冤吗?
西奈山人
这些日子,流浪读书拾荒人老沈火透了全社会。
关于老沈,从目前的信息来看:
一,这是一个从小酷爱拾荒的人,总觉得被人们丢弃的垃圾中藏着许多宝贝;
二,为了拾荒,老沈不惜与家人决裂,父亲至死也不知道他一直在拾荒,兄弟等其他亲人更是相忘于江湖;
三,老沈有自己的存款,有条件有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他不喜欢,他过着现在的日子,完全是浸淫其中,怡然自乐;为了给父亲送终,老沈才剃了一次头,换了一次衣服。社会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老沈觉得不适合自己;
四,老沈没有结过婚,曾经对一个女人心动过,无果而终,之后就彻底对婚恋无感;
五,老沈黎明即起,为的是赶上垃圾箱的清理节奏。早晨利用两三个小时从垃圾箱中寻找他的宝贝,天亮时睡个回笼觉。老沈有二手手机,蹭公共场所的WIFI查资料读书;无论是寻宝还是读书,想睡就睡会儿,睡到自然醒;
六,老沈有过工作,同样是因为拾荒的癖好而停职留薪;七,老沈喜欢买书、读书,从现有信息来看,他的书多是所谓的“国学”典籍;
八,老沈从书中也读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他也喜欢用读书心得评论世事;
以上是老沈个人的情况,红起来后,围绕老沈发生了许多社会现象:
一,老沈的视频广泛传播,被群众称为“流浪大师”,无数网民怀着各种目的去寻找老沈,而亲见老沈的人,称呼他时都去掉“流浪”二字,直接尊称“大师”;
二,网民评论中最醒目的一句是“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三,有“国学”专业学者评价老沈:基本没入门。
总之,老沈以流浪落拓的形象,谈论一般人以为高深莫测的典籍,给这个族群带来了巨大的观念冲击。
其实,老沈这样读过书,上过学,有过公职,有能力过大多数人所谓正常生活的人,西方多的是。之所以老沈让人感觉惊愕,是国为汉文化的族群自古的家国观念根深蒂固,发现一个这样“才华满腹”还有点儿帅,却“不着调”的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会轩然大波。
2000多年前,东西方同时存在两位“不着调”的大师,东方是宋国的庄子,西方是雅典的狄奥根尼。
庄子有官不做,是怕被俗事玷污迷失了人的天然本性;狄奥根尼睡大木桶,光屁股逛街,大白天打灯笼,和庄子也是相似的价值观。
但是这二位跟老沈不同,这二位都是开山立派的大宗师,他们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了哲学根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么生活的必然性,他们的理论也极为严密雄辩,其他哲学流派的大师们如果真和这二位辩论一下,很有可能怀疑他们自己的理论。就像号称“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的名家大腕公孙龙,“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
狄奥根尼更了不得,第一个提出“世界公民”这个概念;让亚历山大大帝走开,不要挡住他大木桶的阳光;让牛逼哄哄的柏拉图等雅典那些哲学大腕在他面前都三缄其口。
而老沈不一样,说实话,老沈的学问一般般,如果放到“殿堂”里,只有伸着脖子听着的份儿。之所以让大家觉得他“才华满腹”,最主要的原因是汉民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固有观念,再加上现在的人们连老沈这点儿文化都没有了,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拥戴老沈成为“大师”。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不仅适合追捧老沈的广大瓜众,其实也同样适用于“大师”老沈。
老沈酷爱拾荒,是因为他顽固地认为垃圾中有宝物。其实他读“国学”何尝不是如此?垃圾箱里难免有几个易拉罐,“国学”里有难免有几句闪光点。
可惜,垃圾箱里永远拣不出美联储,《战国策》里也永远拣不出自由。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7 05:47 , Processed in 0.0452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