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收洋垃圾 这个世界第一不要也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9:0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纽约时报”报导,中国今夏起严打洋垃圾,年底前将禁24种废品进口。中国关闭“阀门”,将造成欧美国家废品无处去,影响美、中数十亿美元生意和上百万人生计。其实,中国近年环境污染严重,“世界工厂”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失衡,洋垃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对原料需求孔急,赚钱第一、不顾环保和国民健康,进口垃圾也成“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不要也罢。
    近年国际媒体很关注中国环保问题,大陆记者柴静2015年制作“穹顶之下”影片,揭露PM2.5和雾霾威胁孩子健康,当局不快封杀影片。但持平看,只能政府作定夺,不准百姓谈论,观念早已过时。中共19大后习近平既称“新时代”强国梦,环保不改善就永远难超越欧美。如今当局亡羊补牢,时犹未晚。
   
    中国为何成垃圾进口大国?至少有几个因素:一,“世界工厂”每年向全球出口大量民生必需品,以2014年为例,中国港口吞吐逾2亿个标准集装箱(TEU,即20呎长货柜)。一亿多个货柜出口后,回程因进口量没那么大,很多空柜顺道载洋垃圾回国,成本低又一举多得。
   
    二,中国对各种原料需求很大,制造商需要各种金属、纸张、塑料,从废品提炼回收成本低,于是大量从欧美日进口废电脑、电子产品、塑料、报纸、包装纸箱、汽车、饮料瓶罐等加工,提取原料。
   
    三,中国人力成本低、环保政策宽松,是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天堂。例如女首富张茵的玖龙纸业,20多年前看到商机,从美国进口各种纸类废弃品回国加工,造就她270亿人民币身价,多次登女富豪榜首。
   
    更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过度追求GDP成长,容忍环境污染,二手废品成公害产业,加工过程有毒空气污水排入大气、土壤、河川、湖泊,加重雾霾,贻害中国大地和人民。监管当局早在2013年就出台严打政策,但利之所趋和地方政府追求GDP政绩、贪腐盛行下,污染产业被姑息。
   
    有个典型故事让人痛心疾首。广东汕头附近小镇贵屿,2012年成了中国“电子垃圾第一镇”,20万人口有3200多家废弃再生产业,15万人靠这行吃饭。20多年努力下,穷苦小镇因电子垃圾暴富,仅2010年,废电子电器五金、塑料回收即达220万吨,产值50亿人民币。
   
    但付出什么代价呢?据美英日和台湾媒体实地采访,该镇每条街道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家庭作坊只用螺丝刀等工具拆解电脑、手机等,取出铜、铁、塑料等转卖;或通过烧烤、化学酸洗等提取镀金、锡焊、铜架等金属,利润高得令人咋舌。譬如一公吨旧手机,可提炼出300公克黄金、3公斤银和100公斤铜,比开采金矿利润还高。
   
    以电脑为例,制造过程含700多种原料,显像管、电脑元件含大量汞、铅、铬等有毒物质。居民缺乏防护下,“裸身”面对有害垃圾;酸洗后有毒废水排入土壤、河川,永久污染环境。结果该镇逾80%儿童铅中毒,妇女流产率偏高,大量人口死亡,八成死者是因癌症,这个“血铅镇”、“癌症区”只是冰山一角。政府虽出面禁止,但走私和地下工厂猖獗,根本难杜绝“要钱不要命”。
   
    西方国家“无良”,中国百姓官员“无知短视”。英媒曾揭露,1980年代起,西方国家出台许多垃圾回收法规,一些商家为降低成本,向亚、非、拉丁美洲出口垃圾。美国每年电子垃圾即达300万吨,中国成最大收购者。但能怪美欧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人联想60年代美商RCA电子在台湾设厂,却偷凿深井灌进含重金属污水,其危害不亚于满清时代向中国人强售鸦片。
   
    中国如今富了,开始重视国民健康和环保。然而,中国缺乏原料,进口废弃纸类和塑料可减少森林砍伐,增加原料来源,只是须严管加工过程。如今每年中国自产电子垃圾已达230万吨,却仅有10%进入循环系统再利用,多数废品埋藏地下,流入海洋、河流和湖泊,让所有人民和后代子孙承受代价。
   
    人到有钱后才重视健康,是短视;生命无价,本就比财富重要。习近平主席今年在G20峰会宣示中国愿领导世界,实现巴黎气候协议愿景。保护地球是超国界、超主权的非政治课题,不必粉饰太平、禁止民众说话。我们更乐见中国终于学到新经验、新教训,就看如何落实,拿出像样的成绩单。
    来源:世界新闻网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0:38 , Processed in 0.0397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