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联储QE岔路口:谁在获益 谁在埋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4:0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联储QE岔路口:谁在获益 谁在埋单
2012年09月10日 07:2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叶慧珏 纽约报道  
9月12日货币政策会议前夕,伯南克被架在自己铸就的QE高台,上下两难,进退维谷。
  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召开的全球央行年会之后,伯南克对宽松政策的一番强有力的辩护遭到了来自学界的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曾经担任伯南克副手的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科恩(Donald Kohn)并不给前老板留什么面子,他当场质疑:“为什么我们实施了这么长时间的让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货币政策,经济增幅还是这么小?”
  经济学界开始对美联储无休无止的量化宽松政策所能带来的效果发起攻击。
  “第一轮量化宽松(QE1)所带来的益处非常关键和明显。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的正面效果显然就在减少。”奥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 Funds)首席经济学家杰瑞·魏博曼(Jerry Webma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根据当下的情况,我不认为美联储应当再做任何所谓第三轮量化宽松(QE3)。”
  但金融市场的反应则不尽相同。
  全球央行年会之前,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又一次放话,认为伯南克最终会出台新的刺激计划。此前,对冲基金传奇人物索罗斯与鲍尔森早就行动,大幅增持黄金押注QE3出台。这些金融巨鳄们从2007年开始的几轮量化宽松周期中,一次又一次获利。
  不仅是美联储,全球各大央行最近纷纷加入宽松货币政策的大军,打破了美联储一家制造刺激效果的局面。纷至沓来的各种猜测、质疑和恐慌,夹杂着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起起伏伏,让人对QE摸不着头脑:货币宽松的效果究竟如何?谁在获益?谁在埋单?
  QE3效果递减
  自从2007年8月美联储连续多次大幅降息开始,全球经济在美国带领下进入宽松周期。5年之后,经济“耐药性”的后果正在逐步显现。
  “我觉得人们对QE3有错误的期待,现在的经济基本面已经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联博基金(AllianceBernstein)高级基金经理罗伯特·布朗(Robert S。 Brown)对本报记者表示。
  几个月来略微改善的宏观经济、就业数据以及私人经济逐渐向好的表现,使得推出QE似乎缺乏动力,或者说即便推出QE3,其效果也令人质疑。
  这种非常规的手法,总是在第一次运用时最见功力。2009年3月28日,美联储开始决定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收购“两房”发行的1.25亿美元抵押担保债券,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主动注入流动性。
  这一招击中要害。当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23%至90.8。此后身陷资金链危机的各大银行成功募集资金归还政府救助资金及贷款。
  “我觉得前两轮QE,尤其QE1是有着非常关键的益处的。”魏博曼表示,“如果当时美联储没有采取这一强烈的行动,那么2007-2008年整个金融系统将倾覆更快,我们将经历更加严重的经济萧条,并将持续到2009年。”
  不过他表示,当2010年4月伯南克第二次动用该工具时,效果就不像第一次那么显著。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的计划,并没有按期强烈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目前学界比较主流的态度是,一旦推出QE3,其效果将比QE2更难如人意。
  对冲基金Karya资本管理公司风险管理主管严鸣告诉记者,在推出QE时美联储也需要考虑外部因素:“现在欧元区的紧张势头不如2010年和2011年;和两年前相比,除了中国以外,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股市都上涨不少;除了受到债务危机的欧洲五国之外,其他国家债券收益率则下降不少。再推QE,效果很难说。”
  在市场预期已经被逐渐消解的情况下,伯南克恐怕要想其他的招才能真正刺激市场。
  谁是受益人
  问题是,似乎没有其他的招可以用。在零利率时代,尽管QE的效果日益递减,但无论是对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还是对受经济起伏影响的平民百姓,QE直接或间接起到作用。
  部分弄潮儿已经逐渐习惯如何利用QE获利。
  作为全球第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5.82,-0.04,-0.68%)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格罗斯预言美联储将通过QE3购买更多住房抵押担保证券(MBS),而他旗下管理2700亿美元的基金Total Return Fund,已经将手中MBS的仓位提高到了51%,成为该基金资产组合中最大的一个资产类别。
  而两年前QE2推出前夕,格罗斯还是满腔义愤填膺,2010年10月,格罗斯表示,公共债务永远都有庞氏骗局的特性,数万亿美元的支票对债券持有人不利,这实际上是通胀,是某种程度的庞氏骗局。
  而两年后,他对QE3的道德风险则不发一言,只是拼命鼓吹投资MBS,试图玩弄QE3题材于股掌之中。根据彭博社的统计,Total Return Fund在过去一年增长了8.61%,表现优于92%的竞争对手。
  和格罗斯一样,大量的对冲基金、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人正削尖了脑袋,在QE3推出之前押注加仓某些风险资产,包括黄金、石油以及各种风险衍生品。
  对此,魏博曼则认为,大型机构投资人不是QE的系统性受益人,能否获利完全取决于个体:“我相信一定有一些仓位非常好的股市投资人,比如一些较大的机构投资人,直接通过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获益。但是这种获益并不是系统性的,就是说QE并非对这些大型的机构投资人——对冲基金、资产经理人或者其他投资者必然有益。”
  在过去几年中,更多的散户投资人通过QE推动股市利好而获益。由于QE刺激流动性,推动私人经济借贷市场,刺激股市利好,从而带动整个宏观经济。
  魏博曼认为,QE对于股市投资人的益处,比对于一般人的更加大。但是毋庸置疑,QE这几年对于刺激宏观经济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由于QE刺激流动性,推动私人经济借贷市场,刺激股市利好,从而带动整个宏观经济。布朗表示:“QE的效果通过一种传递机制(transmission mechanism)体现,带动宏观经济从而使得每个参与者获益。”
  副作用频现
  针对QE3,伯南克的小心谨慎全世界都看得见:他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着大量笔墨讨论量化宽松的益处,并始终强调,美联储可以控制这种非常规手段的弊处。
  伯南克表示,到现在为止美联储对MBS以及国债的政策操作没有破坏市场机能——既没有导致通胀预期大幅上升,也没有引发金融杠杆风险上升,也会使纳税人获益。
  问题是,一旦启动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美元贬值及其一系列全球性连锁效应,恐怕不是美联储一家能够应付的。
  两年前QE2之后几个月的传导效应至今还让新兴市场国家心悸不已。输入性通胀成为美元大幅贬值后的必然结果,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热钱大量涌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兴市场为美联储的QE埋了单。
  不过这一次,鉴于全球各国央行提前行动,做好宽松准备,从日本、巴西到中国、瑞士等,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选择的风险货币更为有限,投资经理们逐步将目光放在一些更加温和的货币身上,比如墨西哥比索以及韩元等。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是一大“副产品”。魏博曼表示,有许多人认为,一旦能源价格上升,QE对于经济的负面效果与其刺激经济的效果相当,尽管无法证明二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能源类价格的上涨,是美联储接下来采取更多宽松货币政策的一大风险。
  QE对于私人经济也不全然是正面作用。长期从事创业研究的贝肯海默表示,对于早期创业企业而言,市场的稳定——包括股票利好、债券价格略微下降、黄金吸引力不那么高以及美元走强——能够帮助它们更方便地融资,以保证债务安全。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00:31 , Processed in 0.0387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