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与华盛顿的反恐战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4:3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称为“7·5”事件后最严重的新疆喀什巴楚县“4·23”恐怖袭击事件,引发各界舆论强烈反响,至今余波仍在震荡不息。除了民间各种谣传和内外不同版本的盛传外,北京和华盛顿也展开了一场开诚布公的反恐战争。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习近平已经就此次暴力恐怖袭击作出批示,指示要全力维护全疆稳定。

暴力袭击发生的次日,也即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经由新疆本地媒体天山网传出后被大陆乃至世界媒体紧急跟进。中国外交部在24日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发言人华春莹给出的说法是,“新疆当前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有一少撮恐怖势力仍在千方百计试图干扰和破坏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他们的图谋将不得人心,也不会得逞。”此段论述并未出现在外交部官方网站,所以大陆媒体也并未予以全面报道。

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文特雷尔(Patrick Ventrell)也呈明了美方就此事的立场和态度,不过口气和言词中无不透露着对中国当局的批驳之意。比如,一方面站好队列,“美国鼓励中国官员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新疆地区的长期稳定,并呼吁中国政府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透明和可靠的调查”;另一方面也重提旧事,呼吁中国政府尽快释放因职业关系获刑的新疆记者。此外,还要求中方给维吾尔族人提供全方位保护,不仅包括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保护,也包括国际人权承诺,还呼吁中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经过连续几天的酝酿,26日中国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开始毫不避讳地谈及此事。《中方:美对新疆恐怖事件的表态无同情心》、《习近平批示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 对案件善后作指示》成了众媒体头条区的不二之选。但鉴于新疆问题本身的敏感性,所以各大门户网站除了播报通稿外,并未见任何独家评论作为配稿。

中方批评美国“无同情心”的消息最初由带有官方背景的《环球时报》发布出来,内容取自于外交部25日的例行记者会,但消息源却是“出口转内销”,援引自美联社——“北京说是恐怖事件,美国呼吁公开调查。”美联社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文特雷尔24日对新疆巴楚案表示“严重关切”,“我们督促中方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透明的调查”。但中国对此颇为不悦。在25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华盛顿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

经多维新闻查证,此段驳斥华盛顿“无同情心”的表态,也未出现在外交部官网上。大陆众媒体的消息源均标注为环球网。但从华春莹“华盛顿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到“无同情心”,还是存有差别。中共官媒如此“标题党”的做法,想必并非单独针对华盛顿发言人表态,同时还附带着对美国媒体借机“抹黑中国”的间接指摘。

外交部如此震怒以及官媒如此深得要领,是有足够底气的。因为就在新疆暴力恐怖袭击前不久,一场被称为“9·11”后最严重的恐怖袭击造访美国波士顿。事后,习近平致电表示同情和慰问,中央电视台、广播及媒体滚动播报最新进展,中国公知悲切与共,民众点蜡烛祈祷。意见领袖吴法天在个人认证微博上的抱怨,或多或少代表着中国官方不满的肇因。“中国新疆发生恐怖袭击,美国仅表示‘遗憾’,转而质问中国的人权保护和民族政策,实则变相支持疆独。”

香港凤凰卫视也在《时事开讲》中追问美国缘何在恐怖袭击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特约评论员直言,“在新疆恐怖袭击的问题上,美国媒体和国务院至少是有相当大的误导的成分在里边,这种所谓的双重标准在西方国家已经很多。”此外,该评论员还将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抛向公众。也即,美国“9·11”后一方面坚决反恐,另一方面却对中国范围内的恐怖势力,比如疆独、藏独和东突等持默许态度。之所以美国会有此暧昧之策,有此双重标准,自然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

不过,自居为世界警察的美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果继续在反恐问题上抱持着双重标准,恐怕自身利益受损外,更难深得各国人心了。其实,不独是美国媒体在“抹黑中国”,英国媒体如BBC等,也把世界维吾尔族大会搬出来做台,使得另一个完全不同于官方的恐怖袭击版本流传来开。

25日,新疆“一把手”张春贤已经通过召开维稳会议传达了习近平的指示,也对在此次恐怖袭击中遇难的民警和社区干部进行默哀;经《解放军报》披露,驻守在新疆伊犁的武警8663部队的一系列反恐实战演练亦是风起云涌。与此同时,新疆巴楚县也传来“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的消息。然而,北京与华盛顿的反恐战争还在继续,中国任重道远的反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泉野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5-16 10:08 , Processed in 0.0388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