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气”刘志军不是习近平立标杆的“大老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06: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观大陆众媒体11日的头版,有两个核心人物:一是带着黎族斗笠的习近平,一是被公诉的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不过,前者是在博鳌论坛结束后在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区考察,并面带笑容;后者则要么一脸愁容要么干脆只闻其名不见其容。还有一点,前者曾呼吁“老虎、苍蝇一起打”,而后者恰恰被公认为那只因为诸多罪名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大老虎”。然从目前习之指向和刘志军的“过气”程度来看,后者已不是前者立标杆的“大老虎”。

北京时间10日午间,新华社最先发布消息,称铁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已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向北京市第二中院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北京市二中院已依法受理此案,并将择日开庭审理。此消息发布后,连日来先后登上各大门户网站头条的“H7N9禽流感疫情”以及朝鲜核威胁等,只能“让位”给刘志军。不过此等优待并未持续多久,即被《日台签渔权协定:允许台渔民赴钓鱼岛捕鱼》挤掉。11日,随着纸媒对细节的广撒网式挖掘,《刘志军受贿金额约为6,000万》、《刘志军曾要求律师保其不死被拒》等复又成为门户网站头条的不二之选。

曾经位高权重,占据“铁老大”一把手席位的刘志军,无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中国版“罪与罚”。罪责是——“被告人刘志军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处罚如何还是未知数,但从刘志军寄望律师保其不死却被拒的事实来看,民众“不得不死”的揣测也不完全是天方夜谭。

凡是牵扯到中共高官的负面消息,人们更愿意看看代表党最高意旨的《人民日报》怎么说。不过这一次,该报却并未满足民众的窥探心理,对刘志军被公诉的消息没有任何提及,只在10日晚间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的形式问候了一句“你好,明天”后写道:“公众等待一个正义的判决,更求解一个长久困扰的难题:从小贪到大腐,预防机制何以频频失效?膨胀是权力的天性,只有关进牢笼才能驯服。锁住牢笼的,要有法律,也该有公众的监督。权力有所畏惧,才能知分寸、守正道。”

是的,公众在等待一个正义的判决。不过,这次等待确也漫长了点。《南方周末》按时间顺序回顾了刘志军案:2011年2月被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职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再添严重经济问题;2012年1月6日中纪委立案调查;同年5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迄今进入公诉阶段,前后历时两年有余。这张曾经性格鲜明、发出不同声音的右派旗帜报,却忘了呼应众多粉丝们问一句:“正义为何来得如此缓慢?”

与《南方周末》泯然众人矣相比,还是落地于皇城根儿的《新京报》最有个性。除了全景式扫描刘志军案,如《刘志军、丁书苗的钱权交易》、《网传刘志军涉案数亿不太可能》等的报道外,还不忘补上一句情绪明显的诘问:“是什么让共和国部长堕落如斯?”诘问之外,该报试图引导大众去思考。“在公诉刘志军之际,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公权力机构,显然不应仅仅关注,刘志军受贿数额是不是又破了纪录、玩弄了多少女性等吸引眼球的内容,而是更应该借助法律的审判,案情的公开,去反思——何以会出现刘志军?”

《新京报》的担忧着实没错。自刘志军案被公诉的消息经由新华社发出后,各路媒体除了通报最新消息外,更多刺激眼球的消息再次无死角地被翻出。大有满足公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心理的既定意图。以至于,“刘志军情妇大揭底”、“刘志军临幸新版《红楼梦》全体女演员,连丫鬟都不放过”、“刘志军被带走时房中有2名提供特殊服务女性”等,一时间以压倒性胜利被疯传转播。而这样的盛景,在刘志军案的数次转折点中都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证明新闻时效性的“导言”内容在不断变更罢了。

显而易见的是,从各个舆论场的反响和热度来看,刘志军能引起的波澜已经大为衰减。纸质媒体的观点性文章也急剧锐减,南方系当家花旦《南方都市报》不再借此机畅谈法治,《东方早报》在为张氏叔侄鸣冤叫屈后,只是呼吁“建设责任政府”,惯于在高官腐败问题上给当局“找补”的《环球时报》,这次也意外地选择了沉默。

同样是人们臆想中的“老虎”,同样是滥用职权,同样是贪污受贿,也同样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中共高官,谈到刘志军案,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另一只“老虎”——薄熙来。不过限于大陆言论管制,所以即便想做出“刘志军案后谷俊山、薄熙来案将陆续登场”的刺激性文章,也苦于限制不得不放手。

不仅大陆各界对刘志军案表现得很淡定,就连一向关注中国高官动向、将中国高速度解析为低质量祸源的西方媒体,此次也鲜有报道。《金融时报》的主角还是撒切尔夫人;BBC则更关注高潮迭起、无规则可循的朝鲜动向;《纽约时报》虽然提到了刘志军案,但只给了一个毫不显眼的位置,内容也是老调重弹,比如借动车追尾说说中国的高铁之安全隐患,借传言中宣部泄露出来的一条指令反讽中共当局的种种言论限制等。

独立评论人“老徐时评”依据起诉书中提到的四个“特别”推测道,“看来他的命可能保不住了”,还不忘调侃一句——“没出事之前一路绿灯特别能战斗,甚至曾经传出可能升任副总理。出了事了就全成特别严重了。”作家杨恒均则更愿意从人文角度入手,“刘志军无论从收入、社会地位与人生成就上,都达到了十几亿中国人无法企及的地步,依然欲壑难填,走向毁灭。制度没有限制住他是第一原因,信仰金钱是另一原因。”再联系一番王立军曾经的一句经典语录——“在一些干部裤腰带上绑了定时炸弹”,算是齐全了。


(泉野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5 16:24 , Processed in 0.0401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