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甫向玄宗求官的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09: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山兰

杜甫很早就去考进士,但均不中。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创造性思维,无法适应呆板的科举考试;二是官场太黑暗,许多人操控了科举考试。文人又高傲,不肯去低头求人,焉能考上?

杜甫在长安十余年,显然希望有机会捞个一官半职的。后来,机会来了。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754年,那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前一年,李隆基召集文人献文章。杜甫献了赋三篇。李隆基很欣赏杜甫的文章。使他在集贤院里等候分配工作。李隆基命令宰相考试写文章,给他们授予官职。李隆基这样对待文人,公平地说,应是很不错的。这远比二十世纪那些家伙对待文人的态度,要好一万倍。

李隆基把杜甫交给宰相,让宰相分配给他一个官职。而李白,去了长安后,得到翰林的头衔。显然,李白的拍马功比杜甫高一筹;另外,李白的诗大概也比杜甫的诗更会受到皇帝的喜欢。李白离开长安时,李隆基给了他一大笔钱。而杜甫就没有这样幸运了。

当时的宰相是杨国忠。杨本人就是靠送礼拉关系才发达的,后来,靠其堂妹杨贵妃被李隆基宠幸,他才红得发紫。李隆基的这头老牛那时啃着杨贵妃嫩草,一切都忘了。杨国忠是无赖一个。他对于李隆基交代的任务还不敢怠慢。给了傲慢不肯巴结他的杜甫一个河西县尉的小官。那里是荒凉的西部地区,穷苦的地方。主要是收税和追捕逃犯。就像今天把某人发配到西北一样的。杜甫大概是嫌那里艰苦,不肯去。后来,被授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大概是看武器库的一个小科长一类的官职。你不是想在繁华的地方为官嘛,只能当一个绿豆大小的官。

文人又高傲,又不肯干实事,哪里有好果子吃?

杜甫自然不肯寂寞,就上书皇帝,欲求大官。老实说,杜甫的上书,表达的意境太低下,还有几分矫情。他先介绍自己家族从杜恕、杜预以来,一直为文臣已经十一代了。到他的爷爷杜审言,在中宗时文章很有名。他依赖祖宗的故业和传统,从七岁起就写文章。已经近四十年了。但现在他衣服盖不住身体。常常求人家施舍。他恐怕自己会穷苦而死。只求天子可怜他。“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这是说,如果李隆基能把他提拔成和他祖先杜预那样的高官(在古汉语中,这样的话表达的意思是模糊的),至少,杜甫想像李隆基把他提拔成在和皇帝直接打交道的官,他的文章虽然无法和六经的水平看齐,至少和杨雄和枚乘打平手还是有把握的。他是这样的忠心(杜甫自己那样认为),陛下您如何忍心弃之?

试想一下,李隆基看完了这样的奏折,会如何想?他也许把杜甫的奏折拿给杨国忠看。杨国忠会给杜甫说好话?杜甫当年写诗,描写杨国忠把百姓带上枷锁,拉去打仗。百姓嚎哭连天。杨国忠会喜欢他吗?再说了,杜甫张口要李隆基把他提拔成杜预那样的高官。杜预娶了司马昭的妹妹。他曾为镇南大将军。为灭吴的主力军。杜预文武双全。晋灭吴的主意都是他出的。他注过《左传》。杜甫这样的要求,实在有点荒唐。

《新唐书》在杜甫的奏折后,一句话都没有提李隆基是如何反应的。过去,如果大臣的公事奏折上奏后,皇帝若不理,历史书会说“不报”。而杜甫的这个求官的奏折属于私人事。历史书根本没说李隆基的态度,大概是李隆基根本没理杜甫的要官要求。在李隆基的眼中,杨国忠是一个好人兼好官。这是一定的。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宰相已经给了他一个小官,他嫌官小,想要一个大官。这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再说,前面的文人宰相张九龄等,处处拦着李隆基的作为。李隆基早已不耐烦了。而李林甫处处拍马,揣摸李隆基的心思,顺着李隆基的愿望去提建议。李隆基才觉得真正的好官就像李林甫那样的人。人老了,一般是异常固执。何况是当年威风凛凛的皇帝呢。李隆基见过的各种人多去了。他和杜甫谈了几句话,就大概能判断出来是迂腐的文人,还是会左右逢源的大臣之才。

杜甫如何会想到这些事情呢?

据说,孟浩然在李隆基面前读了自己的诗“不才明主弃”,来发牢骚。李隆基听后,说“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李隆基在说这话的时候,基本没有皇帝的架子,似乎还有几分可怜。孟浩然指责他,他显得有几分委屈。在这一点上看,作为皇帝的李隆基,似乎已经很难得了。李隆基曾对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说过这样很委屈的话:“凡事不能都以你家的想法去办吧?”李隆基对待文人的态度,可以说是很开明的。

杜甫无法在官场混得开,这完全是他的诗人秉性无法适应官场的法则而导致的。在官场上,一个没有后台的人,必须是干实事的本领还是有的;拍马的本来至少是中等水平。这两项中,杜甫一样都不具备,他张口要求一个高官的位置。那是根本没有可能的。

这就是伟大诗人去混官场的悲剧。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4-26 14:16 , Processed in 0.0425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