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工团必裁军三大必然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9: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阅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焦点,而习近平的讲话,却成了一把军队改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悉,此次将主要裁减文工团等文职人员,改变陆军独大,向海军、空军和二炮倾斜,而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亦将正式启动。在各方猜测的裁军目标群里中,文工团成了首要的猜想狙击目标。
[url=][/url]






解放军文工团当家花旦
还记得“习大大”对军队的要求:“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从其中可以窥见,文工团首当其冲有其必然性。
1、非战斗人员
中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表示,裁减军队员额的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据悉,中共军队的非战斗人员包括机关兵、文职人员、文工团、军事院校和军方下属的各媒体等部门。文工团当然不可幸免被裁军的命运。
按照习近平“能打胜仗”的要求,非战斗人员特别是文工团,实在与这个要求相去甚远。
文工团继承中国工农红军宣传队的传统,运用歌唱、舞蹈、演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的综合性文艺团。文工团通过以运用文艺的形式慰问一线部队,以达到提升士气,舒缓士兵心理压力的效果。
2、靡靡之音的源头
中国喉舌媒体新华网上的一篇博文曾表示,军队文工团备受诟病,有兴“奢靡之风”的嫌疑,不少文工团员成高官、富商的“情妇”,军队文工团“特招”破坏了军规,军队文艺工作者军衔、职务过高。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唐代诗人杜牧曾在《泊秦淮》中如是描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均在阐述“靡靡之音”的不妥之处,尽管在军队中存在文工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士兵的紧张情绪,但过犹而不及,尤其是在文工团频频爆出丑闻的当下,精简裁军瞄准文工团不失为一种预防更加糟糕情况出现的好办法。
3、腐败的安乐窝
中国解放军文工团历来是海内外媒体所热衷报道的团体,尤其是汤灿事件之后,媒体在报道文工团时,更是话里话外夹杂着政治、军队、腐败、桃色意味。它的存在曾被外界解读为“腐败的安乐窝”,是蕴藏权色交易的场所。这也是文工团成为裁军首要目标的必然原因。
这并非“汤灿效应”所能引发的小概率事件,而是“历史悠久”,每每报道贪腐之事,文工团也频频牵涉其中,情妇、小三等字眼总是戳痛当下反腐的神经。
诚然,文工团在裁军之路上首当其冲,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文工团”的工作。不能因为一些军队文艺队伍里的不良分子,与军队贪腐有直接的关系,就否定整个军队文艺工作,更不能鼓吹取消这些建制单位。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0:13 , Processed in 0.0699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