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sshd8.com/thread-46808-1-1.html
2015年6月的中国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举世瞩目,但其真正的背后原因和内幕却罕有人真正知道:今天本文就真正披露真相。 1994年的时候中华思想家宣昶玮因为发现一个中华天才柯云路,结果引起当时的政权核心领袖妒火中烧!于是围绕着打击压制中华天才柯云路和打击压制中华思想家宣昶玮,这个核心领袖几乎把整个中国的天都翻了个个!先是1995年他暗中鼓动起了全国批判气功批判伪科学,后来又把某某功给镇压了。而为了打击宣昶玮就在1996年的时候在安徽淮南市的一个超级大煤矿搞离谱的“改革”:宣布即使是工程师(当时宣昶玮正是该矿的一个工程师)如果没有岗位也必须下矿井当挖煤炭的工人!而且当时的这种离谱的改革就仅仅发生在中华思想家宣昶玮所在的煤矿,而其他所有的淮南市的煤矿都不这样搞、全国其他地区的煤矿和其他企业统统不这样搞!于是逼迫宣昶玮辞职了。 当宣昶玮没了工作以后宣昶玮就试图去中国的股票市场买卖股票维持生活:而且宣昶玮是个股票买卖天才——刚刚到了中国的股票市场买卖就显露了是个股票买卖天才。 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当时的政权核心领袖就从美国请来了一个金融天才到中国的股票市场操纵:就从那个时刻起他们开始了在中国股票市场打击宣昶玮的股票买卖的经历。 这个政权核心领袖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二十多年的在股票市场打击宣昶玮的股票买卖的历史。 当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以后,宣昶玮对此进行了揭露:发表了文章《近期股市跳水再次证明习近平的政治敌人垄断中国天下》,地址: http://www.sshd8.com/thread-46804-1-1.html 以宣昶玮的经验,知道这次中国的股票市场波动的真正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 那个原先的政权核心领袖已经在中国的股票市场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了:他和他的家族以及他的团队已经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同时的垄断了整个中国的经济与金融、情报安全机构、舆论、维稳机构等等几乎垄断了中国的一切。 而今天给大家提供的这篇文章,则是另外一个研究者的研究与观察:可以说和宣昶玮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今天提供给大家参考:让大家知道今天中国政治的真正真相,也知道这次股票市场波动的真正内幕。
对手在股市捅出天大窟窿 习李起死回生有转机
原文地址链接http://www.ntdtv.com/xtr/gb/2015/07/08/a1208917.html
作者:法道济 更新时间: 2015-07-08 11:38 AM [纽约时间 中国股市 | 救市 | 股灾
中国股市在短短3周内,总体跌落近30%,蒸发了近三万亿美元市值;股民损失惨重,哀鸿一片。监管部门使出全身解数,也未能阻止住不休的跌势。如果持续下去,势必拖累整体GDP,冲击习李政府的保7%〝新常态〞,使本来不稳的政经社会局势更加动荡。 广告
如何理解这次股灾的背景,如果从习李上台以来的政策变化轨迹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端倪。
习李上台之初,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在2013年3月份超出100万亿,已经是GDP的两倍;政府赤字已经达到2.1%。基于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习李制定了适当紧缩性政策,采取减少货币总量,适当压发展速度的宏观治理措施,用李克强指数,来衡量经济态势,强调中央权威,约束地方诸侯经济上胡乱作为;抑制通货膨胀,以改善民生;为实体经济起死回生创造条件。
李克强认为以前的那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很难再走下去。他曾在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说:〝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性通货膨胀,不仅干扰或者说破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当然,李克强的新经济政策势必对股市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就在李克强说完这番话后,深圳股市大跌,显示了股民对李克强的新政策表示了不满。但是,鉴于当时的情况,李克强的经济政策是抓住了中国经济的脉,是比较务实的全面的经济政策,虽然不利于股市,但对于保证人民生活,挽救实体经济,是有正面意义的。也获得了世界各国及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参考《水皮:李克强公开课其实就说了不能再印钱一句话》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blog/32 ... .html#ixzz3fANaRBGo)。
但是,习李经济新政才出中南海,就受到了迎头痛击。习李在2013年3月正式上台,新经济政策实施刚刚两个月,资金紧张开始蔓延,逐渐演变成大面积钱荒。到六月初,两只国债由于资金不足而流拍;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飙升至历史新高。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大幅上升至13.44%;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触及30%的历史高点。商业银行资金短缺,甚至发生了中国银行资金违约事件,这是闻所未闻的奇事。
纵观这次钱荒危机,来的蹊跷,原因不明,央行只能用〝结构性短缺〞来解释。根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高达104.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大量资金被央行锁定,因此整个金融体系并不缺钱。滙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说的好:〝央行完全有能力、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去缓解这种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不管是逆回购也好,还是降准也好,都有足够空间。〞他对出现这种现象觉得匪夷所思,只能用不相干的原因解释。
从专业角度众说纷纭,但如果从政治角度,可能看得更清楚。此次钱荒,策划周密,来的快,点穴精准,力道极强,但去得也快,立竿见影,见好就收,没有留下任何人为操作证据。钱荒出现,人心浮动,经济窒息,事态严重。起到了杀手鐧的作用,扼住了习李经济政策的咽喉。从此,李克强的新经济政策逐渐转向,开始〝定向降准〞,也就是根据情况,给具体的企业或银行发放资金,其实就是改变紧缩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变相地印钞票,采取实质上扩张性货币政策,走回习李之前的老路。2014年11月,央行时隔两年多后第一次非对称降息,宣告习李新经济政策彻底终结,李克强指数被扔进了历史垃圾堆,从此没人再提起。
如果说,2013年6月的大面积钱荒是事先策划的政治行动,以粉碎习李掌控经济的企图,那么这个操作人是谁?答案就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问题又来了,这个周小川长几个脑袋,敢和习李对抗?他的背后是谁?回答是:一直隐操政局,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江泽民。
周小川的父亲周建南是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与江泽民同在机械工业系统多年。周小川本人是经济科班出身,之前任过外汇局局长,证监会主席等职。江泽民在2002年名义上退休,交班给胡锦涛温家宝之前,在中央,军队以及国务院大肆安插亲信,占领所有关键职位,为以后的垂帘听政布局铺路。他把周小川安排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为其看守钱袋。中国人民银行自朱鎔基之后,模仿美国联准会制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看出,周小川在垂帘听政的班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今我们知道,胡温十年,政令不出中南海,下定决心不作为,根本原因是江泽民在上垂帘听政,有责无权,实质上是处于傀儡状态。除了政治军事上没有丝毫权力外,经济上同样没有主导权。当时的温家宝总理多方受制,举步维艰,多次流露隐退之意。最后,只能通过救灾提高声誉,被海外异议人士称为〝影帝〞〝仰望星空〞等等,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江泽民通过国务院几个江系副总理,以及实权部门的首脑,如周小川等,以及各大超级国企领导,控制财政金融等根本权力,掌握中国经济主导权。
周小川虽然为老人嫡系,但在央行行长的位子上,也曾取得过重大成就,为中国经济登上新台阶,做出过重大贡献。比如,几家专业银行多年积累下近万亿坏账,无法解决。从2005年开始,周小川主导下,工商行等几大专业银行逐步上市,在股市中脱胎换骨,不但自动消除坏账,而且实现大幅度增值,跨进了世界顶尖银行行列。如工商银行上市当年,就以6万亿人民币的总值,位居世界第十六大银行。这一大手笔为周小川赢得了巨大声誉。中国的股市在他的管理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后来的股灾使大部分股民承受了巨大损失,但对于共产党来讲,挽救了许多国企,利益集团满盆满钵,确定了其金融老大地位,赢得了与格林斯潘,伯南克等一流央行行长平起平坐的最高地位。为了表彰他,江将其提拔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进入了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习李上台,周小川的角色未变,任务更加吃重,在新的时期继续为老人看好金融后院,钳制弱势总理,保持对经济的主导地位。李克强年轻没有经验,初出茅庐,羽翼未丰,周小川怎能放在眼里?但是李克强的新经济政策,简明务实,抓住中国经济的要害,又挟总理优势,名正言顺,想推倒它,绝非容易的事。所以,在习李上台之初,周小川采取非常狠辣手段,策划钱荒危机,要新政府好看。果不其然,只一合,新总理就败下阵来,周赢得了扭转乾坤的重大胜利。
习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以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正式标志。习近平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李克强在此次会议彻底抛弃了以前紧缩经济的宏观调控论调,提出了〝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最终,以周小川为首的金融实力派,再次取得了合法地位,赢得了中国经济的主导权,随后降准降息,为推高股市造势,企图再次重施故伎,利用股市,一劳永逸的解决地方坏账,国企脱困等经济难题,由此才有了目前股市的既有局面。
在这篇文章将近完成之际,传来新消息,股市回弹乏力,全靠国家队护盘支撑;已有A股173家公司晚间申请停牌,沪深两市停牌股票达1/3。未来的牛市出现,不太可能了。
从习李对此次事件的反应来看,这样一个牵扯上亿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习大并未出面表态,虽然媒体报导总理李克强,多次召开紧急会议,扬言〝暴力救市〞,但并未获证实。只是在7月6日会见出席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的全体代表讲话时,侧重介绍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时谈到,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并未涉及金融领域,更没有谈到最近股市的情况。习李面对如此重大事件,守口如瓶,保持沉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事。从最近开市两天的情况来看,股市虽因受到有关金融公司及股市监管部门的保驾护航,未出现跳水,但多次出现拉锯现象,回弹乏力,并未有如媒体报导所说的所谓暴力救市,中央政府全面介入的迹象,好像还是由金融部门自身消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次股灾,对周小川的借股市翻身的传统思路是沉重的一击,其使用了十几年的绝招不再灵验;非但如此,如果一意孤行,很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彻底崩盘,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所以,中国经济何去何从,需要重新思考定位。从习李来讲,这次股灾虽然给其施政带来许多问题,但对手捅出天大篓子,非此即彼,习李新经济政策起死回生,不能不说是面临一次转机的机会。
去年北戴河会议之前,就有谣传,周小川将卸任央行行长,由现任山东省长郭树清接任。后来此传说不了了之。股灾之后,可以预料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年近70岁的周小川英雄老矣,该退休了。现在球到了老人手里,央行行长换人,换谁?如何继续保持对经济的主导地位?会不会对垂帘听政产生连锁反应?就此崩盘?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