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范围内,邪教并非法轮功一家;在中国,“老鼠屎”也不只那一坨。在严防严打之下,为何邪教铲也铲不掉?最根本原因在于,信徒一旦被邪教洗脑,受到邪教的精神控制,就“duang”的一下陷进去,很难走出来。那么,为什么邪教洗脑这么厉害?这是邪教的特技?还是特技的邪教?其实,是邪教利用心理学加了“特效”。
“登门槛”效应:从普通人到邪教信徒的那声“duang”
如果一个人在街上突然大吼一声:“我要去信邪教!”你肯定要掐一下自己,是不是见鬼了;如果一个人在大街上拉着你说:“我们是某某教,你愿意加入我们吗?”你或许直接笑场了,看看周围有没有摄像机。实际上,邪教往往会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正目的,先打消你的顾虑,告诉你不过是希望邀请你来一次有趣的体验——阶梯要一步一步往上登嘛。
无聊的时候,邪教人员会请你吃饭,共度一个温馨的周末,谈人生谈理想,最后跟你拉钩钩,“下次大家一起唱歌或读书哦”。熟络了一些之后,你看起来有“慧根”诶,就拉你参加邪教的内部活动了。
如果你是一个容易被影响的人,好吧,也就是他们说的你有“悟性”有“缘分”,你的感受将会无以言状的美妙,他们可以让你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关心你的朋友,他们的“神”是你“灵魂的父亲”——外面风刀霜剑严相逼,只有这里,有无尽的温暖、希望。最后,久而久之,你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一份子。
一旦加入邪教,信徒们不会一开始就献出全部家财。你的“上级”会建议你拿出5%,作为对这个“美丽大家庭”的奉献。也就是,如果你一个月挣5000块,就拿出250块来维护你的心灵家园、灵魂净土,“只要250!250!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你看着教内的朋友们都用鼓励、期待、友好的眼神望着你,见你还有犹豫,一个总能给你心灵慰藉的“老前辈”上前,从包里拿出1000块放到募捐箱里,然后回过头来微笑着说:“这是我这个月全部的工资,奉献给我们最爱的神,无怨无悔。相信我,亲爱的,付出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付出得越多,你越感到快乐,克服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私,你的灵魂才能得到净化,被神所接纳。”于是你拿出了这250块,你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满足和陶醉,为自己的无私所感动。你的兄弟姐妹们都笑了,他们为你热烈地鼓起掌来,庆祝你的人生又迈入了新阶段。
不久之后,你自动捐出15%。你想着,人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再多都不算什么的是不是?教中的“长老”嘉许地摸摸你的头,他的眼神是欣慰的,如同一个母亲看着归还偷来之物的孩子。第二天你被告知“晋升”为“传教士”,“duang——”从此你不再是一个普通教众。
一种被认可的荣耀充斥在你心中,你对这个“大家庭”更多了一份“责任感”,你开始试图“传教”并劝说其他成员捐献,你会慢慢放弃一些东西同时忍受得越来越多。——所有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种很奇妙的“神圣感”:原来我可以为了“信仰”放弃这么多东西!原来我对苦难和考验可以忍受到这个地步!最后你会逐步全身心地奉献,因为你觉得既然你已经做了这么多事了,再多做一点又何妨呢?
认知不协调理论:“因为爱所以爱,感情真的好慷慨”
宗教是无法解释和证伪的,我们无法用科学去证明其真实性,信徒们大多是本着“因为信所以信”的态度和逻辑,而邪教更是将灌输法则运用到极致,让你拒绝思考。而当你加入邪教,你会越来越相信它,哪怕一开始只是将信将疑——因为我们会逐步相信我们所坚持的东西。
人不会轻易否定自己,因为那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傻子一样。在内心里,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所以我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不然我们的内心就会一阵莫名的不爽。当一些重要的行为一旦做出,我们会不断调节自己的想法去适应它以减少我们的不适。尤其是当你作的决定一旦反悔将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那就来吧,别犹豫别放弃”。
举个例子,伊拉克战争后,美国高层意识到一些民众开始试图减少他们“认知不协调”的体验——一开始战争的起因是推测萨达姆拥有威胁美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场战争是正义的,大约五分之四的美国人相信他们的军队会找到这些武器,并支持这场刚刚发动的战争(数据来源:Duffy,2003,Newport and Others)。但是,战争爆发后发现,哇塞,伊拉克连根毛也没有,相反,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历历在目。当美国民众看到战后伊拉克的混乱、欧洲和穆斯林国家的反美浪潮以及狂热的恐怖主义后,整个人都不好了。据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记录:一些美国人修正了政府开战的记忆,他们认为一开始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为了从残暴的和种族灭绝的统治下解放被压迫的人民,为中东的和平与民主打下基础,58%的美国人宣称即使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仍旧支持这场战争,战争的根本性原因被改变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认知不协调现象。
同理,之所以邪教信徒们会不断寻找“神”存在的证据,相信教主就是“神的使者”或者干脆教主就是“神”,同时不断美化、神化他们的教主,不断拉人入教以强化“信仰”、显示虔诚,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我们不仅坚持我们所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爱我所选,选我所爱”。
洗脑:“洗刷刷洗刷刷”让你深信不疑
邪教洗脑通则:谁(传达者)对谁(听众)说了什么(信息)?
传达者:“成功”的邪教肯定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可以吸引和指导其成员们,让人感觉像是“父亲”,现在还有的邪教是“母亲”。
信息:生动、感性的信息以及团体给那些孤独和忧郁的人所带来的温暖和包容,都是极具吸引力的——鸡汤不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孤独的孩子么——相信这个领导者,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吧;我们有答案,有办法;不要害怕,我们是爱你的,只要你相信,你就能感受到。这些信息通过演讲、小组讨论等各种渠道在耳边不断重复加强着影响力,正如“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为了真理”。
听众:什么样的人容易被邪教欺骗?一些是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面临个人危机,孤独忧郁的人;还有一些是直觉思维,易受暗示的人。
心理学将人们对事物的思考分为两个大类:“依靠直觉的思维”(下意识思考)和“理性的逻辑分析”。比如,当你看到一个人在哭,你会下意识地认为对方很难过;当你看到有人面红耳赤地大吼,你就知道他现在一定很生气。这种“第一反应”是即时性的,不需要我们去费力思考,感觉好轻松。可是,依靠逻辑分析的理性思维呢?比如我们在做一道复杂的算术题或者解决面临的困境时,无法“跟着感觉走”,相反地,我们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解答问题,累不爱啊有木有。宗教信仰,往往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因此直觉思维对宗教信仰的作用很大,它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宗教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你是个无神论者,你则会下意识用逻辑思维来证明很多宗教问题事实上是无稽之谈。信或是不信,一切皆始于你用何种方式思考。
团体效应与从众心理:大家一起来“high”
邪教通常会将信徒与其先前的社会关系割裂开来,同时也避免他们和其他异教成员接触,这被称为“团体闭塞”现象:外部联系逐渐减弱,直到团体完全承担向内的社会性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建一个邪教内部的“朋友圈”。这个“朋友圈”尽量让每一个人都只和教内成员发生联系,一旦信徒和家人、朋友失去了联系,他们就无法从外界获得支持。这时,邪教会向他们提供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界定所谓的真实与虚幻,并且私下惩罚那些不一致的声音。
另外,邪教唤起信徒在外界所遭受的痛苦感觉,并强化这种痛苦,让他们缩小自己的注意面,更加紧紧地向邪教组织靠拢。例如一个叫做“废墟”的游戏,其中的“导师”罗列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伤害与被伤害的状况、种种被毁灭的美好与希望:“是谁,对你说他会永远爱你?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了你……”而总有一种能与你自身心底埋藏的伤痛契合,于是你的情绪便会被引发。当教室中开始传出抽泣声,音乐声会更加悲壮激昂,“导师”也会完沉浸在自己的讲叙中,声泪俱下。只见满室幽光,信徒无论男女老幼,已情绪失控,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