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年红色旅游 贵州“红色经济”方兴未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0: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红色旅游 贵州“红色经济”方兴未艾









  “以前住的是破旧的老房子,村里都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出门是高速,进村不脏鞋。你再看我家房子,好漂亮。天冷了人少些,夏天很多人都来我们这里玩。”贵州遵义枫香镇苟坝村村民张之国用简单朴实的话语,向访客讲述自己生活的变化。
  1935年3月12日,在这个名为苟坝的小山村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组织上进一步巩固和保证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使遵义会议提出的“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的任务最终得以圆满完成。近年来,苟坝会议会址已成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是贵州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如今的苟坝,有以苟坝会议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广场,经过专业设计的民居,集花海、麦田、青山、绿水为一体的风景,绕村的泊油路纵横交错,干净的公厕,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在青山间错落有致。紧邻苟坝的花茂村里,村里第一户乡村旅馆“红色之家”的主人王治强说:“如今光靠游客带来的收入平均下来我每个月过万。以后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肯定会更好。”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12:36 , Processed in 0.0528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