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诺登赴港一周年 美国起诉解放军军官欲何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06:5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司法部5月19日首次起诉他国官员和职员就把矛头直接对准中国,这一点并不意外,毕竟这几年中美两国“贸易战”和“网络战”从未停歇过。但是,美国选择的起诉时机却有各种“巧合”,其中一个巧合就是时值CIA前职员斯诺登(Edward Snowden)赴香港一周年之际。眼下,奥巴马政府最担心的就是中共如何拿斯诺登爆料对美国发起反击。目前受到“连累”的只有中美网络工作小组,预计接下来中共还会出台进一步反制措施。

  奥巴马政府此举在司法和外交上都是一场豪赌,因为他赌上的是中美两国的军事战略互信,以及两国的经济关系。在美国中期选举的大背景下,美国在策略上采取对中国企业“动手”是常有的事,但美方低估了斯诺登爆料的效应,更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尴尬境地。7月份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中共此时中止该框架下的网络工作活动,是最令美国尴尬的。毕竟这一对话机制是在美国的要求下设立的。

  贼喊抓贼的闹剧,一时让世界哗然失色,也让美国声名狼藉。而这都要归功于美国人斯诺登的爆料。多维新闻2013年6月曾独家爆料,在斯诺登离开香港之前,美国媒体和官方一度炒作中国网络威胁,甚至在斯诺登抵达香港后施压中共和港府“交出”斯诺登,但结果却让美国大失所望。从此斯诺登逃到了与中国有高度政治军事互信的俄罗斯,也踏上了爆料更多机密的“旅程”。由于斯诺登的“义举”,“棱镜项目”、“美国百万用户信息遭监控”、“监控全球122位领导人”、“长期入侵中国网络”等骇人听闻的美国式阴暗大白天下。美国“偷窥癖”的曝光,彻底坐实了它作为网络霸主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事实。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此前却一再声称自己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以网络技术运用与普及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大国力量博弈提供了新的平台与空间。这种战略博弈的重要体现是抢占规则制定权,以便主导制定网络战交战规则。为巩固江河日下的霸权,掌控网络规则自然忽视不得。但中俄却“当仁不让”,2011年、2012年两国曾两次力推网络规则,与美国斗法。如何“搞臭”中俄,美国近几年一直在“努力”。从2011年3月美国前情报总监克拉伯(James Clapper)直言“中俄都热衷网络发动攻击”,到2011年11月美国反间谍办公室直指“中俄是全球最大网络黑客”,再到2013年2月有美军背景的曼迪昂特网络公司将网络攻击的矛头直指中国解放军,不难看出,美国为坐实中俄“罪行”,可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本以为大功告捷在即,却不曾想,斯诺登2013年5月20日逃亡香港,将美国“偷窥癖”的嗜好抖个“底朝天”。一直宣扬自己是网络安全守护神和反黑客攻击的急先锋、世界人权的“教师爷”、平等民主自由博爱的摇旗者,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的笑柄。所谓“急先锋”,所谓“教师爷”,只不过是美国抹在自己脸上厚厚的“脂粉”而已。美国骗得了一时,终没能骗得过一世。

  在2013年6月加州庄园习奥会之前,美媒披露美国国防部报告称,美国超过24项先进的武器系统的设计遭到中国黑客威胁,其中涉及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战斗机和军舰项目。

  白宫展开了一系列为奥巴马指控中国网络袭击行为进行铺垫。美国以为,对中国“兴师问罪”的机会终于来了。但“棱镜”项目提前大走光,让美国从道德的神坛上跌落到尘埃,逼得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试图讨伐中国的势头骤然哑火,官方与媒体无一例外。在与习近平的会晤中,彻底丧失底气的奥巴马,没有直指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相反习近平则强调中国是网络攻击受害国。在2013年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抓住斯诺登案不依不饶,一进一退间,双方攻守势换,美国灰头土脸。

  但在寂静整整一年后,美国5月19日再拿解放军“开刀”,这便显得颇为诡异。斯诺登爆料“棱镜门”事件,曾让美国成为众矢之的。恰在斯诺登赴港一周年之际,美国“硬着头皮”起诉中国军官,可能就是要给中国“使绊子”、“穿小鞋”,为自己找回些许颜面。

  美国起诉中国军官时机,除了与斯诺登赴香港一周年“相撞”,也与中俄军演、普京访华、“亚信峰会”召开时间“交叉”。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面临美国制裁和空前孤立,而向中国寻求战略和舆论支持,显得尤为迫切;而奥巴马力推亚太“再平衡”的今天,越南日本“狐假虎威,美国对此“半推半就”,中国也急需与俄罗斯“联手作战”,震慑越南日本,打破美国“围剿”。“航母杀手”亮相且实战意味浓厚的中俄军演上,习近平普京罕见共同出席开幕式。普京访华期间,中俄还发表联合声明以及签署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普京访华前表示,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一些俄罗斯智库认为,目前中俄政治合作已达顶峰,只差签署联盟条约。中俄空前走近,意味着“去美国化”的堡垒更加坚不可摧。面对中俄惺惺相惜,强强联合反击美国,奥巴马重走“网络间谍”这步棋,破坏和谐气氛,也便不足为奇。

  当然,“亚信峰会”召开也是奥巴马起诉中国军官的重要考量。就在美国司法部起诉中国军官之时,中国首次主场外交“亚信峰会”20日召开。这个在美媒看来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安全论坛,主要聚焦互信与安全,其中网络安全势必包含其中。该论坛是中国深度广度力推“去美国化”的又一契机,也为中俄尝试建立有别于美国的亚洲安全格局新规则提供了机遇。

  从叙利亚到乌克兰,从巴以到伊核,从朝鲜到日本韩国,从东海到南海争端,奥巴马外交政策遭到的批评声纷至沓来。美国搞不掂TPP后,中国却要借10月APCE主场外交推动亚太自贸协定。“混乱”、“软弱”、“孤立”,已成为奥巴马的外交“封号”。如何为自己“正名”,奥巴马焦头烂额。在中国主导的“亚信峰会”召开之际,美国怎能错过这次“示强”和“搅局”的机会?

  但奥巴马必须意识到这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指控,自己心虚之余,同样更不能让中国服软。中国已中止7月战略经济对话中的中美网络工作组会议。中国外交部、国信办、中国国防部也纷纷表态,斥责美国颠倒是非,荒唐可笑。中国外交部19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Max Baucus)提出交涉,崔天凯也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抗议。美国目前分明在玩一场司法和外交赌博。对于中国军官的指控,若最后未能得到中国“配合”,奥巴马势必失分,美国形象再添污点。重要的是,这更会成为本就欠缺互信的中美关系的掣肘和羁绊。奥巴马此前呼应习近平称,要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但如今看来,却更像欺名盗世的伎俩把戏。这也难怪,批评“奥巴马外交无能”的声音会频见报端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29 07:06 , Processed in 0.0510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