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航母突袭关岛背后,中美海军战略变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23: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山穹剑

昨夜,一则消息引爆全球军事圈:中国海军两艘航母——辽宁舰与山东舰,在几乎未被外界察觉的情况下,于太平洋深处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战略合围——直逼关岛。



日本防卫省的通报犹如一记重锤:山东舰现身冲之鸟礁近海,舰载机起降的轰鸣撕碎了西太平洋的宁静,南下关岛;而辽宁舰更是在南鸟岛海域划出一道锐不可当的航迹,突破第二岛链直逼关岛。


当美国海军还在为“华盛顿”号航母的刚刚回港而手忙脚乱时,中国航母编队的阴影已悄然笼罩关岛。这场看似平静的“海上芭蕾”,实则是中美海军战略博弈的深层裂变——


从“近海防御”到“远洋存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西太平洋的天平正在发生历史性倾斜。


图片


一、双航母合围关岛——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突袭


1. 从“单舰突破”到“双舰合璧”。辽宁舰与山东舰的行动绝非偶然。6月7日至8日,辽宁舰率先在南鸟岛海域现身,日本防卫省的雷达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中国航母突破第二岛链的清晰轨迹。这座远离日本本土的荒岛,曾是美军反导系统的关键节点,如今却成为中国航母迈向深蓝的“跳板”。


仅仅一天后,山东舰的舰载机轰鸣声惊醒了冲之鸟礁的黎明。这座被日本强行“国有化”的礁石,此刻成为中国航母向太平洋纵深挺进的“桥头堡”。两艘航母一南一北,犹如一双铁钳,死死卡住了关岛的战略咽喉。


2. “美国式反应”的荒诞与无奈。面对中国航母的突然逼近,美国海军的反应堪称“经典的反面教材”——


一是“华盛顿”号的仓促出港。《星条旗报》的报道称,这艘航母在甲板空空如也的情况下紧急离港,固定翼舰载机仍在硫磺岛训练。这种“裸奔”式的出动,暴露了美军“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


二是“尼米兹”号的力不从心。远在南海的“尼米兹”号还在为菲律宾“撑腰”,面对西太平洋的变局,只能望洋兴叹。


三是第七舰队的“沉默是金”。当记者追问“华盛顿”号出动原因时,美军发言人的“不予置评”四个字,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更能说明问题——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会在同一天失去两艘航母的踪迹。


这种混乱的背后,是美国海军全球部署的“捉襟见肘”。当中国航母编队以37万吨的总吨位、1056个垂发单元的强大火力逼近关岛时,美军在西太平洋竟无一艘航母可以应战。这种“攻守易势”的战略突变,足以载入世界海军史册。


图片

二、从“近海防御”到“远洋存在”——中国海军的破茧成蝶


1. 双航母编队的“力量密码”。此次行动中,中国海军展现出的战斗力令人震撼——


护航舰艇的“豪华阵容”:4艘055型万吨大驱、5艘052D型驱逐舰、6艘054A型护卫舰、3艘综合补给舰,总吨位高达37万吨。这种规模的舰队,不仅超过了整个法国海军,更在防空、反导、反潜等领域形成了“全维压制”。


舰载机的“空中铁拳”:辽宁舰与山东舰的舰载机联队,包括歼 – 15T弹射型战斗机、空警 – 600预警机、直 – 20F反潜直升机等先进机型。这种“攻防一体”的航空作战体系,让中国航母真正具备了“走出去、打出去”的底气。


2. “年度例训”背后的战略深意。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的表态,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这是根据年度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这句话的背后,是解放军“平战一体”的战略思维:


“例训”≠“例行”:从单舰突破到双舰合围,从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中国航母的每一次“例训”都在突破地理与心理的双重边界。


“不针对特定国家”≠“无的放矢”:当辽宁舰的航迹第一次覆盖南鸟岛,当山东舰的舰载机起降声回荡在冲之鸟礁,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岛链枷锁”正在被逐一打破。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战略推进,让中国海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近海防御”到“远洋存在”的质变。

http://hanfeng1918.com/baijia/126845.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03:40 , Processed in 0.0535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