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同年关羽水淹七军,在前线大败曹军,名震华夏。
在见到蜀汉方面接二连三取得的战略性胜利,孙权坐不住了。关羽水淹七军后,孙权立刻派吕蒙白衣渡江,一举攻占了荆州三郡,并擒杀关羽。
对于孙权擒杀关羽这件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不解。众所周知关羽不仅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更是他的结义兄弟。杀了关羽,蜀汉方面必定倾国而来,如此岂不是让北方的曹魏得利?
一直到湖南长沙的一批竹简面世,这才揭开了关羽之死的真正原因。
1996年,湖南长沙一施工队在填埋古井时意外发现竟有几卷竹简隐约浮现。施工人员凑近一看,上头的字密密麻麻地完全看不懂,并且接触到空气后已经迅速氧化。
谨慎起见,这位施工队员立刻联系了当地的警察局。警察同志赶到后,认为这些竹简应该属于古物,可能是被连日暴雨冲刷出来的,于是便通知了文物部门。
半小时后,一队考古专家连夜来到了现场,并对这口古井展开了勘探。
经过了七天的艰苦奋斗,专家在古井底下发现了一个木板围成的方形木井圈,水下存在大量淤泥,淤泥底下则是密密麻麻的竹简。
考古专家花了几个月,采用高科技技术终于使得这些竹简得以重现天日。
这些竹简大多都是三国时期吴国长沙郡的具体文书档案,其中包括各个县的赋税、官府审理案件、户籍情况、名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竹简中还记录下了当时的长沙太守与儿子的对话。当关羽被擒杀后,时任吴国长沙太守的儿子问他,大意为吴国为何不留着关羽的命,为什么要杀他。
长沙太后则是详细叙述了孙权之所以要杀关羽,以及背后的考量。
原来,当时的吴国相比较于其他两国,政治目标其实非常不明确。
曹魏:虎踞中原,挟天子而令诸侯
蜀汉:仁德待人,终生以反曹为己任
东吴:???
所以相比较于其他两个国家的锐意进取,孙权想的不过是割据地方,尽量保持三国鼎立。所以,东吴最好也是最合适的政治策略就是谁弱就和谁连合。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袭取汉中,关羽水淹七军,北方的曹老板都想要迁都以避锋芒了。这时候孙权肯定不能让蜀汉继续打下去了,所以便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后,擒杀了关羽。
至于为何要杀关羽,长沙太守也给出了原因,关羽此人本就有威名,在荆州驻守多年更是深得人心,倘若放他回去,将来荆州必定不稳,所以在战前,孙权就下了命令,擒杀关羽。
另外,在拿下荆州后,孙权按照"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军事策略,对于益州也是十分动心的。
所以东吴方面经过全盘考虑,选择杀了关羽,以绝后患。
孙权命吕蒙白衣渡江,收取荆州,擒杀关羽,此举是战术上的大成功,可却是战略上的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