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炒作“中国威胁”,他们可能真找不到素材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23: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环球时报

一场脑洞大开的“中国威胁”闹剧再次在美国国会山上演。近日,十余名美国议员致函拜登政府,要求其解决“使用中国制造的农用无人机带来的问题”。他们所谓的“问题”,竟是臆想气雾剂喷洒无人机可能收集和分析“肉眼无法看到”的农作物数据,“获取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那些在现实中可能甚至都没有现场看过农用无人机作业的议员们,用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知,再次刷新了美国一些政客反智的底线。

这样的指控原本不值一驳。真实的情况是,中美在农业科技领域存在大量基础性合作,《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签署就根植于农业科技交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教授凯伦·曼克尔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两国建交以来,2100多名美国农业科学家访问过中国,2100多名中国科学家参观过美国的农场和实验室,“这种专业领域的交流帮助两国崛起成为全球超级粮食生产大国”。今年6月举行的2024年中美农业圆桌论坛上,双方专家和代表也都认为,在开发和利用农业先进技术方面中美仍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农业本来是离“大国竞争”最远的领域之一,但近年来美国一些议员在这个方向使劲挖“安全漏洞”,一会儿宣称中国买光了美国的农业用地,一会儿又污蔑中国在美国的农田里偷走了转基因种子,现在连喷洒气雾剂的无人机都不放过。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那些反华议员炒作“中国威胁论”真的没有什么素材了,才会不断闹出类似美国战斗机上的中国磁铁、美国港口安装的起重机、美国农田上空的喷洒无人机都成了“威胁”等一出又一出闹剧。

这些闹剧所牵涉的真相本身并不难查证,但真正的危险在于,那些议员或反华人士致力于推动的“解决问题之道”无一例外地都指向了不断砌高的对华贸易壁垒,甚至是极端的“脱钩”。人们看到,“中国威胁论”染指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普通从业者往往就会被殃及。美国《新闻周刊》最近的一篇文章以“美国农业无法承受与中国的另一场贸易战”为题指出,从2018年到2020年,由于对华贸易冲突,美国农民遭受了毁灭性损失,“对中国商品征收新关税的想法是危险的误导”。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JMNB8dVOTa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8 01:30 , Processed in 0.053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