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过“华尔街”电影,看股票交易本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3: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椒熊柿子 于 2023-8-18 13:37 编辑

1987年的《华尔街》虽然是一部颇有年代感的老电影,但其中蕴藏的和股票交易市场的知识,即使放到今天,也是教科书一样的操作指南。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股票交易市场的本质和投资的原则,从而更加聪明地进行投资。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交易和道德困境的故事。主人公巴德是一名华尔街小交易员,他因为一位客户要求承担股票下跌的损失而被上司怪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德被他的同事提醒,“赚钱的永远是大户(big game hunter),不是我们”,并被告知不要忘记盖柯。盖柯是一位华尔街股市大亨,巴德一直在预约见他,但都被拒绝。最终,巴德给盖柯提供了一份蓝星航空的内部消息,使盖柯大赚了一笔钱。盖柯进一步要求巴德帮助他获取竞争对手怀曼的内部消息,并通过操纵市场来赚取更多的钱。最终,在蓝星航空公司存亡之际,巴德利用盖柯教给自己的手段,迫使盖柯出局。

而他自己,也时至今日,这部1987年上映的电影,依然在商业电影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巧合的是,这部电影上映在全球股市正在经受暴跌以及华尔街的高管队伍因内幕交易丑闻而大幅缩水之际。它已经被视为对1980年代的真实写照,尤以电影中盖柯的著名台词“没有比‘贪婪’更好的词语了”为甚。扮演盖柯的演员也因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甚至在1990年,随着1980年代的偶像人物如迈克尔·米尔肯和伊凡·博斯基都因与内线交易相关的法律诉讼而逃跑,《新闻周刊》杂志封面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贪婪死了吗?”。

讽刺的是,虽然电影中试图去探讨人性,道德和金钱的关系,但更多的是,被盖柯这个形象影响,而决定进入股票交易市场的观众。本片的导演和演员在很多年里,都不断遇到他人表示,这部电影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他们想要成为盖柯那样的人,从而从事了股票经纪人的职业。可以说。“贪婪就是好“正是那个年代的典型短期信条。遭到了监管部门的逮捕。

完整电影讲解:


电影中的商战可以分为两次。首先是钢铁厂事件,盖柯与巴德合谋抬高股价,迫使怀曼高价购买股票。其次是蓝星航空事件,巴德利用关系和媒体大力炒作,引发市场疯狂追买。盖柯为了控股蓝星航空,不得不高价抢购股票,但他错误地判断了工会的态度,无法让股价上涨到预期的高度。于是盖柯试图趁还有利润赶紧抛售,但巴德已煽动身边人抛售股票,导致股价应声而跌。盖柯必须全部抛掉,才能及时止损,损失了几百万。竞争对手怀曼则埋伏在低位慢慢收购。

两次操作都是比较典型的商战套路,但是从电影角度,大家只看到了主角和对手的几方博弈,很容易忽略掉另一个群体:就是散户。电影中,散户是被巨头们利用的炮灰。由于信息差和煽动误导,散户容易被巨头们操纵,让他们成为巨头们实现目的的工具。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很普遍,散户们很容易被巨头们哄抬股价,跟风买入后又被高位抛盘打压股价。

电影中的商战可以分为两次。首先是钢铁厂事件,盖柯与巴德合谋抬高股价,迫使怀曼高价购买股票。其次是蓝星航空事件,巴德利用关系和媒体大力炒作,引发市场疯狂追买。盖柯为了控股蓝星航空,不得不高价抢购股票,但他错误地判断了工会的态度,无法让股价上涨到预期的高度。于是盖柯试图趁还有利润赶紧抛售,但巴德已煽动身边人抛售股票,导致股价应声而跌。盖柯必须全部抛掉,才能及时止损,损失了几百万。竞争对手怀曼则埋伏在低位慢慢收购。




21年那场曾火爆全网的金融事件 – GME事件,正是一样的套路。虽然这场事件被包装成:散户大战华尔街并取得胜利,但事实上是这样么?让我们抛开媒体的煽动,重看GME事件的本质。

在大部分新闻里,GME事件的起因,是一家做空机构在2021年1月19发推文说看空GME,并嘲讽购买GME的人都上当了。这让美国最大论坛Reddit上的game stop粉丝们震怒。在一位名为Keith gill的带头大哥的带领下,号召并集结了子论坛WSB (WallStreetBets华尔街赌一把)的290万网友,大量买入GME股票,对抗做空机构。2021年1月21日,散户们相继冲入市场,争相买入,哄抬股价,对冲基金机构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纷纷爆仓。

在1月28日,29日,散户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把股价拉高到最高为$483,而在1月21日的开盘价格只有$39.23,因此到了1月28日,股价比1月21日开盘最高上涨了11倍。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如义隆马斯克这样的大V也亲自下场,甚至连白宫都关注了此事。那么最后到底是谁赢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拉一点,就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事件的全貌。






上图是GME股价走势,我们把重点时间点标注了出来。

首先,2019年4月,George Sherman成为了GameStop CEO,获得超过200万美元的股票授予和期权,最初估值为1050万美元。而到了2021年1月29日也就是GME事件开始后,这些股票期权,价值9亿。

2019年9月,Keith Gill,就是那位带头大哥,号召大家一起狂买GME的论坛大哥,买入5万3千美元GME股票,当时价格在4块钱左右。到21年1月29日,价值四千八百万。

2020年8月,Ryan Cohen,一位身价超过十亿的美国最大宠物用品电商的前任CEO ,大量买入GME,大概占9%股份,并在几个月后声称要将其打造成游戏界的Amazon,当时GME就已经有一次大涨。到1月29日,他手上的股票价值超29亿美元。

2020年9月,Morgan Stanley, 加仓GME 913.19%。成为GME前十大股东,持股量1,995,842 ,到了1月29日,价值超6亿四千八百万。

我们要知道股票市场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买,就有一卖。GME在2014年开始就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因此受挫。市场不看好,于是出现大量卖盘,那时候是没有人愿意去买GME的,有一卖就要有一买来促成交易,在市场中没有人的时候,庄家必须行使责任,充当卖家。所以在2020年,庄家成功在股价最低点吸收了市面上大部分流通股。

那么时间线调回2021年1月,GME事件最激烈的那十几天。在论坛,马斯克,查马斯(硅谷风头家,脸书高管)的力挺下,,无论是股市中的投机者也好,GME的死忠粉也好,甚至是许多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股市的投资小白也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贪婪的诱惑,跟风入场。那么多的买盘,意味着要有人提供卖盘,那大部分的股份在谁手上呢?还是在最初那些庄家的手上。股票的爆拉正好顺了庄家的意,庄家顺势而为,将自己手中的筹码一并高价卖给了这些跟风入场的散户与韭菜。




这些庄家是谁?Fidelity、BLACKROCK 以及 VANGUARD。根据《投资者商业日报》(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汇编的数据显示,此次美国散户掀起的逼空大战中,GME的前十大股东中,除了CEO瑞安•科恩外,其他几乎都是机构。比如排名第一的富达(Fidelity)大赚29亿美元,贝莱德(BlackRock)和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分别赚了26亿和16亿。
谁在这场战争中输的一文不值呢?答案是那些高位跟风看涨的散户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坚持没有抛售,到了二月份无一例外全部被套,更可怕的是有些散户可能在冲动之下加了杠杆。2021年2月6日,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一位购买了GME的散户于佛罗里达家中饮弹自杀,生命停留在28岁。




总的来说,《华尔街》这部电影非常有趣,主角们的演技出色,而且即使放在今天,作为一位投资者,观看此片也能获得一些启示,进而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魅力。

以上信息来源于:AI Financial 恒益投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17:51 , Processed in 0.0556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