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军导弹击穿克里米亚大桥 15万俄军面临断粮断水(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23 09: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rank 于 2023-6-23 09:37 编辑

深度工场


墙内自媒体深度工场文章:

1

俄军大将被骗,巡航导弹突破拦截击穿大桥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赫尔松州代理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表示,乌军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命中克里米亚半岛与赫尔松州大桥。从现场照片看,大桥已经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南线俄军主要粮食运输通道接近被切断。

现在看起来,就在俄罗斯方面传说乌军司令扎卢日内上将已经被俄军导弹打死或者打残的时候。实际上,扎卢日内正躲在乌军指挥部策划一场大行动,一场成功欺骗了俄军格拉西莫夫大将,要彻底切断南线15万俄军补给线和退路的大计划。

克里米亚通向赫尔松的大桥被炸了,这一幕很熟悉对吗?我们可以重新回想一下,发生在2022年夏天的赫尔松战役。

2022年6月,乌克兰开始到处宣传要发动百万大军赫尔松大反攻。于是,普京下令哈尔科夫州俄军四大主力师全部紧急增援赫尔松左岸地区。

随后的画面,就是乌军在赫尔松州左岸反攻,遭到一次又一次失败,最多就是一个百米大捷,夺取100米最多数百米区域。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嘲笑乌军这是自寻死路,拿天灵盖撞俄军的狼牙棒。

但是,从7月开始,乌军开始发射海马斯火箭弹袭击第聂伯河上的安东诺夫大桥。一次又一次袭击大桥,前线乌军也一次又一次百米大捷,不断压缩俄军防线。





到2022年11月,因为第聂伯河上的安东诺夫大桥已经无法再有效通车,俄军后勤压力越来越大。最终赫尔松左岸数万俄军开始大规模撤退,乌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重新夺回赫尔松左岸地区。







现在,这一幕又重新开始了。乌军一方面在扎波罗热前线不断发动攻势,完全吸引了南线15万俄军。另外,乌军又开始打大桥了。

整个南线15万俄军,就只有2条补给线,一个是路过托克马克铁路枢纽的铁路线,一个就是克里米亚运输线。

巡航导弹突破拦截击穿大桥 15万俄军面临断粮断水

现在,乌军要一个接一个的打桥、打铁路枢纽,逐渐打掉俄军的2条后勤补给线和后路。随着俄军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俄军就好像脖子上被勒紧一条绳子,越来越紧。

本来因为洪水,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俄军就开始流行瘟疫传染病。一旦再断粮断水。恐怕南线俄军就要危险了。

2

乌军停止大规模攻势,真相被揭穿

媒体报道,最近几天,一会乌军宣布要暂停攻势,一会泽联斯基跑出来说俄军工事太坚固,进攻缓慢。这里说明两个事情,第一,俄军工事确实坚固,而且前线俄军确实敢打敢拼,乌军突击失败。



第二,就是乌军已经把俄军主力10多万全部吸引到第一线,那么,在前线囤积了这么多俄军以后,势必将会有大量物资被源源不断送到前线。就会出现大量集中仓库和转运站。乌军就开始炸弹药库、炸大桥、炸铁路了。

native advertising



扎卢日内根本就知道,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乌军光靠60多辆豹2坦克根本无法突破俄军30公里大纵深阵地。除非乌军都是斯拉夫超人,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是,乌军在扎波罗热200多公里战线,展开全面反击战吸引俄军主力全部集结在第一线以后。乌军在第一线持续发动适度攻势,以迫使俄军运输更多武器弹药。

但是,乌军真正的杀手是要通过打后勤战术持续削弱俄军,最终迫使俄军放弃扎波罗热后撤。这就和2022年的赫尔松左岸战役,乌军施展的战术一模一样。



就是疯狂打身后,不断利用北约的情报和卫星侦察优势,以及海马斯和风暴阴影的打击精度优势,抓住俄军后勤铁路枢纽、弹药库和桥梁一个劲地打。而不是在前线与俄军拼炮兵火力,拼坦克数量。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6-23 12:16:01 | 只看该作者
利用北约的情报和卫星侦察优势,以及海马斯和风暴阴影的打击精度优势,抓住俄军后勤铁路枢纽、弹药库和桥梁一个劲地打。而不是在前线与俄军拼炮兵火力,拼坦克数量。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6-23 13:52: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乌克兰军人不可与俄军硬碰硬死拼,而应该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消灭俄军有生力量和前线指挥官为主。不是把俄军赶跑,而是让俄军自己坚挺了不住逃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6-24 02:24:04 | 只看该作者
乌克兰这是妥妥的恐怖分子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29 21:24 , Processed in 0.0549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